关于老龄群体饮食营养与健康的探析

作者: 李存峰 李玉秋 肖进国

摘 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龄群体的健康问题备受关注,而饮食营养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系统综述了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分析了老龄群体对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其他营养成分的膳食需求,提出了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制定个性化营养指导、加强营养教育与宣传等优化老龄群体饮食营养的策略,旨在通过综合性措施促进对老龄群体饮食营养与健康的关注和改善,提高老龄群体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龄群体;生理特征;饮食营养;健康;膳食需求

An Analysis of Dietary Nutrition and Health of the Elderly Population

LI Cunfeng1, LI Yuqiu2, XIAO Jinguo3

(1.Dong’e County New Town Street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Liaocheng 252200, China; 2.Linqing Liugaizi Central Health Center, Liaocheng 252660, China; 3.Linqing Health Department, Liaocheng 2526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intensification of population aging, the health issues of the elderly population have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and dietary nutrit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health of the elderly. This article systematically review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opulation aging, analyzes the dietary needs of the elderly population for protein, fat, carbohydrates, and other nutrients, and proposes strategies to optimize the dietary nutrition of the elderly population, such as reasonable adjustment of dietary structure, formulation of personalized nutrition guidance, strengthening nutrition education and promotion. The aim is to promote attention and improvement to the dietary nutrition and health of the elderly population through comprehensive measure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elderly population.

Keywords: elderly population;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dietary nutrition; health; dietary needs

老龄群体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不仅有助于延缓和降低患病风险,还能保证身体功能的独立性,进而实现独立生活。因此,重视并践行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对于维持和提升老龄群体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1 人口老龄化现状

1.1 人口老龄化现状与趋势

在我国,60岁以上的人被称为老年人。随着公共卫生和医疗保健的改善,成年人的寿命延长现象日益普遍。截至2020年,中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约为12%[1]。中国已成为全球老年人口总量最多的国家。据预测,到2025年,全球60岁及以上的人口数量将超过12亿[2]。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饮食能力逐渐下降,饮食困难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饮食模式与健康老龄化有关,合理健康的饮食与降低总体死亡率、降低心血管疾病和肿瘤风险相关,合理健康的饮食有助于预防非传染性疾病,并减少对医疗保健系统的需求。

1.2 老龄群体生理特征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会出现牙齿脱落、消化液和胃酸分泌量减少的现象,这不仅影响老年人咀嚼食物,还导致老年人的消化吸收功能减弱,胃肠道蠕动缓慢,排空速度减慢,容易出现便秘。此外,老年人体内的胰岛素分泌量减少,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下降,导致老龄人群对葡萄糖的耐受性降低。老年人还常出现肌肉组织减少、脂肪组织积累增多的现象,这些因素使得老年人易罹患慢性疾病[3]。同时,老年人骨矿物质流失严重,易导致骨质疏松等症状。此外,味觉和嗅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退化。嗅觉下降会减少老年人的食物摄入量,并影响所吃食物的类型,味觉减弱的老年患者往往饮食多样化减少,从而导致微量营养素缺乏。

1.3 老龄群体营养不足与营养过剩问题

营养不良涉及能量、蛋白质及其他必需营养素在摄入上的缺乏、过量或比例失衡,对个体的身体形态、生理功能及临床结果造成不良影响。老龄群体具有特殊的生理状况,易出现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易导致老龄群体跌倒频率增加、感染风险上升、精力与活动能力丧失、伤口愈合延缓以及精神状态紊乱等一系列问题[3]。

尽管营养不良被视为老年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但由于营养过剩引起的肥胖问题同样不容忽视。肥胖与糖尿病、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等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密切相关。近年来,全球范围内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持续攀升,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群的超重和肥胖问题也日益突出。苏格兰健康调查所公布的数据显示,从1998年至2008年,60至70岁年龄段的老年人群体重指数呈持续上升趋势,尤其在女性群体中表现更为显著[4]。通过合理的饮食调控和健康管理,可以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2 老龄群体膳食需求

2.1 蛋白质

衰老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其涉及身体结构和功能的总体下降,常伴随慢性疾病的发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对营养物质的摄入、吸收和代谢能力发生变化。蛋白质作为老龄群体健康不可或缺的营养素,对维持机体功能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然而,老龄群体普遍面临高生物价值蛋白质摄入不足的问题。当蛋白质摄入量不足时,机体蛋白质及线粒体蛋白质的合成速率下降,进而影响骨骼肌蛋白的合成。在衰老过程中,肌肉量会逐渐减少而脂肪量增加,导致肌肉质量和功能的丧失,可能引发代谢紊乱和Ⅱ型糖尿病等疾病。因此,老年人应确保充足的蛋白质摄入,建议摄入量应维持在每日1.0~1.5 g·kg-1,

其中优质蛋白质占比应达到50%[5]。增加蛋白质摄入有助于促进肌肉蛋白质的合成,提高肌肉质量和功能,预防和改善肌肉减少症。研究表明,乳清蛋白结合阻力训练可促进肌肉蛋白质的合成,对抗肌肉减少症具有重要意义。此外,研究发现,乳清蛋白补充剂可促进老年人的蛋白质合成,提高肌肉性能和有氧能力,预防肌肉减少症并降低跌倒风险,还发现乳清蛋白有助于促进疾病康复、预防心血管疾病[6]。

2.2 脂肪

脂肪作用因个体差异而异。适量的脂肪摄入对于提供能量、维持细胞结构以及运输脂溶性维生素等方面至关重要。然而,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基础代谢率下降,体力活动减少,体内脂肪组织比例增加,导致其热能需求相对减少。过量的脂肪摄入可能导致肥胖、心血管疾病、Ⅱ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增加。建议老年人膳食中脂肪的摄入量约占总热量的20%左右[7]。此外,应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并优先选择不饱和脂肪(单不饱和脂肪和多不饱和脂肪),以维护心血管健康。此外,摄入富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有助于预防由于年龄增加导致的认知能力下降和痴呆症,特别是阿尔茨海默病。

2.3 碳水化合物

我国居民的膳食能量主要来源于谷物。老年人能量摄入不足的原因可能包括基础代谢下降、谷物摄入量降低以及身体活动不足等因素。能量摄入不足易导致老年人营养不良问题,如低体重和消瘦,进而影响其生活自理能力和健康水平。适量的碳水化合物摄入对于提供能量、支持身体各项功能、促进消化系统健康以及维持心血管健康至关重要。然而,老年人的代谢率降低、体力活动减少以及潜在的代谢疾病可能导致其对碳水化合物的需求和耐受性有所不同。过量摄入碳水化合物可能增加慢性疾病的发病风险,如血糖波动、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等。因此,碳水化合物摄入的质量比数量更为重要,老年人更应该注重选择复杂碳水化合物,如全谷物、蔬菜和豆类[8]。全谷物富含膳食纤维、抗性淀粉、植物雌激素、微量营养素和抗氧化剂等有益成分,能够更稳定地为机体提供能量。

2.4 其他营养成分

维生素和矿物质是维持身体正常运作所必需的营养素,在免疫系统的健康维持、神经系统的支持、新陈代谢的促进,以及细胞修复和再生等生理过程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些特定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对老年人的健康至关重要。例如,维生素D对于维持骨骼健康至关重要,其缺乏可能导致骨折、跌倒和身体机能低下,也可能导致与年龄相关的认知能力下降。较高的钙摄入量可以增加骨密度,而钙的吸收受维生素D的影响,因为维生素D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维生素B12对神经系统和血液功能的维持同样至关重要。此外,镁也参与健康骨骼的发育,并在肌肉质量的维持中发挥重要作用。

3 优化老龄群体饮食营养的策略

3.1 合理调整饮食结构

老龄群体应确保摄入足够的优质蛋白质,优质蛋白质来源包括瘦肉、鱼类、禽类、豆类和蛋类等。还应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并有助于控制血糖和血脂水平。建议老龄群体多食用全谷类、蔬菜、水果,同时避免过多摄入精细加工的食品和高糖食品,以减少对肠道健康的负面影响。此外,老龄群体应适量摄入橄榄油、鱼油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3.2 制定个性化营养指导

个性化营养指导是根据个体的健康状况、营养需求、口味偏好以及消化能力等因素,制定针对性的饮食计划,并定期进行营养评估与调整,以确保老龄群体获得最合适的营养支持。根据健康状况制定饮食计划是个性化营养指导的基础。老龄群体往往伴随着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慢性疾病,这些疾病对饮食有着特定的要求。因此,在制定饮食计划时,应充分了解个体的健康状况,结合医学营养学的原则,制定符合其疾病特点和营养需求的饮食方案。例如,对于糖尿病患者,应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选择低升糖指数的食物;对于高血压患者,应限制钠盐的摄入,增加富含钾、镁等微量元素的食物。

3.3 加强营养教育与宣传

营养教育与宣传在提高老龄群体对营养知识的认识和推广健康饮食的生活方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有针对性的营养教育和宣传活动,可以帮助老龄群体更好地了解营养与健康的关系,掌握科学饮食的方法,从而改善饮食习惯,促进健康老龄化。通过举办营养知识讲座、发放营养宣传资料、开设营养咨询热线等方式,向老龄群体普及营养基础知识以及饮食搭配的原则等。此外,向老龄群体传递健康饮食的理念和方法,强调平衡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引导老龄群体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念,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4 结语

随着人们对健康老龄化的关注增加,老龄群体饮食营养的重要性逐渐受到重视。本文深入探讨了老龄化背景下,饮食营养对老年人健康的重要性及其影响机制。通过系统综述现有研究,揭示了老龄群体的生理特征、营养需求以及面临的健康问题。老龄群体的营养需求因个体差异而异,如何制定更加精准、个性化的营养指导方案仍需进一步探索。未来,期待更多的研究能够关注老龄群体的饮食营养与健康问题,探索更科学、有效的营养干预措施,共同推动健康老龄化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董梦晗,王旭莲,刘倩,等.老年特殊食品的研究现状与设计策略[J].中国食品学报,2023,23(12):349-361.

[2]TYROVOLAS S,HARO J M,MARIOLIS A,et al.

Successful aging,dietary habits and health status of elderly individuals:a k-dimensional approach within the multi-national MEDIS study[J].Experimental Gerontology,2014,60:57-63.

[3]王会然.老年人膳食营养与健康状况研究[J].家政学研究,2023(1):174-183.

[4]LESLIE W,HANKEY C.Aging,nutritional status and health[M].Base:MDPI,2015.

[5]赵聪,闫金英,裴永菊.抗阻力量训练联合高蛋白膳食对预防老年人肌肉衰减症的研究进展[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3,35(4):472-476.

[6]DA ROSA CAMARGO L,DONEDA D,OLIVEIRA V R.Whey protein ingestion in elderly diet and the association with physical,performance and clinical outcomes[J].Experimental Gerontology,2020,137:110936.

[7]刘颖.我国老年人膳食模式优化研究[D].天津:天津商业大学,2019.

[8]赵方蕾,房红芸,赵丽云,等.2015年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膳食能量及宏量营养素摄入现状[J].卫生研究,2021,50(1):37-45.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