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思维在食品安全标准制定中的应用
作者: 张永兵 陈陆佳摘 要:在信息化和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基于此,本文首先对大数据思维进行概述,分析食品安全标准制定中融入大数据思维的必要性,提出大数据思维在食品安全标准制定中的应用要点,旨在为制定更为科学、严谨的食品安全标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大数据思维;食品安全标准;应用
Application of Big Data Thinking in the Formulation of Food Safety Standards
ZHANG Yongbing, CHEN Lujia
(Jiangsu Provincial Productivity Promotion Center (Jiangsu Provincial Physical and Chemical Testing Center), Nanjing 210042, China)
Abstract: In the era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big data, the formulation of food safety standards is facing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first summarizes the big data thinking,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integrating big data thinking into the formulation of food safety standards, and puts forward the application points of big data thinking in the formulation of food safety standards, aiming to provide new ideas and methods for the formulation of more scientific and rigorous food safety standards.
Keywords: big data thinking; food safety standards; application
在食品安全领域,传统的标准制定方法往往基于历史数据和经验知识,难以全面、实时地应对复杂多变的食品供应链环境及新兴的安全威胁。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以保障公众的饮食安全,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强调了食品安全标准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要求标准制定应基于风险评估结果,并适时进行修订。此外,2022年8月1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食品安全标准制定和监管的智能化水平。在此背景下,探讨大数据思维在食品安全标准制定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大数据思维概述
大数据思维的核心在于对数据的全面收集、深度分析和精准应用,要求从传统的样本数据分析转向全体数据分析,从因果关系分析转向相关关系分析,从精确性追求转向效率性追求。在大数据背景下,可以获取到更加全面、详细的数据,进而揭示出隐藏在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1]。大数据思维强调数据的开放性和共享性,鼓励跨领域、跨行业的数据融合与应用,打破数据孤岛,实现数据资源的互通互联,从而推动知识的共享和创新的发展。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大数据思维能够帮助相关人员及时捕捉和分析数据,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总而言之,大数据思维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强调从海量的、多样化的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以数据驱动决策,优化和解决问题。
2 食品安全标准制定中融入大数据思维的必要性
(1)能界定食品中一些危害较大的成分的含量。传统的食品安全检测往往依赖于抽样检测和实验室分析,虽然检测准确但效率低下,且难以覆盖所有食品样本。而基于大数据思维,能够通过技术手段收集和分析海量数据,更精确地界定食品中有害成分的含量。例如,通过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可以快速识别出食品中的重金属、农药残留、添加剂超标等潜在风险,不仅提高了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还能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2]。此外,融入大数据思维还可以对食品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监控,通过收集各环节的数据构建完整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有助于在出现问题时迅速定位源头,并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2)食品安全涉及面广,需要融入大数据来研究同一食品对不同人群的营养或危害情况。食品安全问题涉及众多领域,包括食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多个环节,同时不同人群对同一食品的反应也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在制定食品安全标准时,必须考虑各种因素和复杂情况。基于大数据思维的技术手段能够处理这些海量、多维度的数据,为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食品安全标准提供有力支持[3]。
3 大数据思维在食品安全标准制定中的应用要点
3.1 利用新媒体采集信息和数据
①确定信息采集的范围和目标,包括但不限于各大门户网站新闻、行业官方微博等发布的与食品安全相关的信息,通过设定如“食品安全”“食品污染”“食品召回”等关键词,利用爬虫技术自动抓取这些信息。由于新媒体上的信息来源广泛,质量参差不齐,因此需要进行数据清洗,去除重复、错误或无关的信息。②利用大数据思维,如自然语言处理,对清洗后的信息进行深度分析和挖掘,帮助发现食品安全的新趋势、新问题以及消费者的新需求。③将采集到的信息与现有的食品安全标准进行核对,建立一个食品安全成分数据库,将抓取到的信息中的食品成分与数据库中的标准进行对比,从而发现那些未记录和未存在于标准中的危险成分[4]。
3.2 拓展食品安全监管领域
监管部门应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追溯系统。该系统基于大数据思维,通过包括环境农业、食品加工、物流运输等各环节数据库的构建,实现数据的全面采集、整合和分析,每个环节都需要详细记录关键信息,并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发现潜在的风险点。在环境农业环节,可以利用遥感技术、传感器技术和GIS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实时采集农田的土壤、水质、气候等数据[5]。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深度分析,可以精准地监测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情况,评估其对环境和农产品质量的影响,从而确保农产品的安全性。进入食品加工环节,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和视频监控等手段,实时监控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温度、湿度、添加剂使用情况等各项参数,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及时发现不合规的加工行为,优化加工工艺,并提高产品质量。在物流运输环节,可以利用RFID技术、GPS定位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等,实时监控运输车辆的位置、温度、湿度等信息,进而评估物流过程中的卫生状况,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并制定更为严格的物流卫生标准。
此外,在电商领域,可以利用爬虫技术和文本挖掘技术等,全面采集电商平台上的食品销售数据、消费者评价等信息,及时发现违规产品和商家,为完善食品安全标准和电商法规提供科学依据。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可以利用数据加密、匿名化处理等技术手段,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合规性。同时,还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共享机制,促进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的效率和准确性。
3.3 应用大数据思维研究食品安全标准中的不确定性问题
在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过程中,不确定性问题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问题可能来源于多种因素,如数据收集的局限性、科学认知的不断发展以及新技术、新原料的不断涌现等。应用大数据思维来研究这些不确定性问题,可以为标准的制定提供更为科学、准确的依据,从而提高食品安全标准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①利用大数据思维收集和分析海量的食品安全相关数据,包括食品原料的产地信息、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参数、食品的流通和销售数据以及消费者的反馈和评价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深入挖掘和分析,可以发现食品安全标准制定中可能存在的盲点和误区,进而对不确定性问题进行更为准确的定位和评估。通过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和算法,可以对不同标准下的食品安全风险进行预测和模拟,从而评估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有助于在制定食品安全标准时考虑到更多的潜在风险,使标准更为严谨和科学。②大数据思维还可以用于对食品安全标准进行实时的监测和更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食品安全标准也需要与时俱进。通过基于大数据思维的相关技术手段,可以实时监测食品市场的动态和消费者的反馈信息,及时发现标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而对标准进行及时的修订和完善,确保食品安全标准始终与市场需求和科学发展保持同步。
针对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标准,从技术层面来看大数据思维的应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利用大数据思维完善标准的制定过程。我国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往往依赖于专家经验和有限的实验数据,然而这种方法可能无法全面反映实际情况,尤其是在面对复杂多变的食品市场和消费者需求时。因此,可以利用大数据思维来收集和分析更广泛、更实时的数据,为标准的制定提供更全面的依据。如上文所言,可以通过对社交媒体、电商平台等渠道上的消费者评论和评价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了解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真实需求和关切,从而在制定标准时更加贴近市场和消费者的实际需求。②应用大数据思维对食品安全标准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挑战和问题,如新原料、新工艺的出现以及市场环境的变化等,因此可以利用大数据思维来实时监测和评估标准的实施效果,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例如,可以通过建立食品安全风险预警系统,利用大数据思维对市场上的食品安全风险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保障食品安全。③利用大数据思维提高食品安全标准的国际化水平。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也需要与国际接轨,借助大数据思维可以及时了解国际上的食品安全动态和标准变化,以便及时调整和完善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同时,也可以利用大数据思维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食品安全数据的共享和交流,共同提高食品安全标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4 应用大数据思维加强食品安全标准的实施效果评估
大数据不仅可以用于信息采集,还能有效地进行信息的追踪与反馈,能够实时监控食品安全标准的实施情况,及时调整和完善标准,进而更好地保障公众的食品安全。
①利用大数据思维对目标食品产品的线索进行广泛征集,可以通过社交媒体、食品安全论坛、电商平台等多渠道进行。例如,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征集信息,邀请消费者分享购买、食用该产品的经验和反馈,可以迅速了解到产品的销售范围、消费者食用后的表现等重要信息。②利用搜索引擎如百度等,分析社会公众对食品安全标准的关注领域。通过搜索关键词、浏览量、评论等数据,可以洞察到公众对当前食品安全标准的看法和关心点,有助于发现标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食品安全标准公布后,还需要持续利用大数据进行追踪和反馈,比如监测网络上关于新标准的讨论热度,可以了解到哪些项目被人们集中关注,针对这些热点项目可以进一步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对标准进行动态调整和优化。此外,还可以就食品安全标准的新项目进行民意采集,在各大社交媒体和公共论坛上发布调查问卷或投票活动,收集公众对新项目的看法和建议,增加公众的参与感和归属感,还能为标准制定提供更广泛的反馈和意见,进而更好地完善食品安全标准。
4 结语
综上所述,大数据思维在食品安全标准制定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新媒体数据采集、监管领域的拓展、不确定性问题的研究以及实施效果的评估等多个方面的深入探讨,展示出了大数据思维在提升食品安全标准制定水平和效率上的巨大潜力。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食品安全标准将更加科学、严谨,从而更好地保障公众的饮食安全,促进食品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吕航,赵梦然,王腾.食品安全标准在食品安全管理实践中的运用[J].食品安全导刊,2023(3):187-189.
[2]李玲,胡小苗,刘莹.大数据思维制定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对策[J].中国食品工业,2021(24):64-65.
[3]李鑫.基于大数据的餐饮企业食品安全管理的创新路径与策略[J].中国食品工业,2024(1):41-43.
[4]刘坤,周原,吴比戈,等.食品安全监管中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研究[J].现代食品,2023,29(24):170-172.
[5]陈珊珊.大数据背景下高校食品分析实验室的安全管理[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23(12):1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