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食品包装的可持续设计方法研究
作者: 吴愿作者简介:吴愿(1981—),女,湖北荆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绘画。
摘 要:为实现外卖食品包装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可持续包装的定义与重要性出发,提出了外卖食品包装的可持续设计原则,包括源头减量、物尽其用、循环利用与安全环保。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了选择环保材料、设计轻量化包装、整合多功能包装、优化生产工艺以及推广智能包装5种可持续设计方法。这些方法从材料、结构、功能、工艺和信息等多个维度,全面探讨了外卖食品包装的减量化、再利用、可循环和信息化等可持续设计策略,为外卖食品包装的绿色创新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外卖食品;包装设计;可持续发展;绿色环保
Research on the Sustainable Design Method of
Takeaway Food Packaging
WU Yuan
(Hubei Water Resources Technical College, Wuhan 430070, China)
Abstract: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food delivery packaging, this article starts from the definition and importance of sustainable packaging, and proposes sustainable design principles for food delivery packaging, including source reduction, optimal use of resources, recycling, and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n this basis, the system analyzed five sustainable design methods: selecting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materials, designing lightweight packaging, integrating multifunctional packaging, optimizing production processes and promoting intelligent packaging. These methods comprehensively explore sustainable design strategies for food delivery packaging, including reduction, reuse, recyclability and informatization, from multiple dimensions such as materials, structure, function,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They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and practical reference for green innovation in food delivery packaging.
Keywords: takeout food; packaging desig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reen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随着外卖行业的快速发展,外卖食品包装数量急剧增加,给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为应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如《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等,旨在减少塑料污染,推进绿色包装应用[1]。在此背景下,探讨外卖食品包装的可持续设计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可持续包装的定义与重要性出发,分析外卖食品包装可持续设计原则,并提出5种可持续设计方法,以期为外卖食品包装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1 可持续包装的定义与重要性
可持续包装是指在包装的整个生命周期内,从原材料提取、生产制造、运输配送到使用后废弃处理的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种包装形式。这种包装形式强调在满足产品保护、促销等基本功能的同时,还应符合“3R+1D”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回收利用(Recycle)和可降解(Degradable)。例如,采用生物基可降解材料,如聚乳酸、聚羟基脂肪酸酯等,降低包装废弃物的环境影响[2];利用模块化设计理念,开发可重复使用的包装系统,如可折叠外卖餐盒、可循环使用的餐具等,减少一次性包装的使用量。此外,应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量化评估包装方案在原料、生产、使用和回收等各阶段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排放,有助于系统优化包装设计,提升其可持续性。在外卖食品包装领域,实现可持续包装意义重大。①外卖食品消费量巨大,相应的包装废弃物问题日益突出,急需通过可持续包装设计减轻环境负荷;②外卖平台用户对食品安全、口感品质等要求较高,可持续包装需要在兼顾环保属性的同时,确保食品在配送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感官品质,这对材料选择、结构设计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2 外卖食品包装可持续设计原则
外卖食品包装的可持续设计应坚持以下原则:源头减量、物尽其用、循环利用与安全环保。源头减量是指在设计阶段就应考虑减少包装材料的使用量,例如采用蜂窝状的包装结构设计,在保证强度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材料的使用量[3]。物尽其用强调包装的多功能性。可以将外卖包装盒设计成便于消费者二次使用的形状,如可折叠的束口设计,既能装食品,又可在食用后用作储物盒。循环利用要求包装材料应易于回收再利用,如采用单一材质的包装或可拆卸的多层复合材料,便于后续分类回收处理。安全环保则是指包装材料和制品应满足食品安全和环保要求,不含有毒有害物质,如采用水性油墨替代溶剂型油墨进行印刷,减少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排放。此外,外卖食品包装设计还应兼顾物流配送过程的优化,如采用模块化设计,提高包装的空间利用率,减少运输过程中的能耗和碳排放。同时,应加强不同利益相关方,如政府、企业、消费者等的协同配合,建立健全的外卖包装回收体系和激励机制,提高回收率和参与度。总的来说,外卖食品包装的可持续设计需要从材料、结构、功能、制造和回收等多维度进行系统优化,最终实现外卖包装的减量化、再利用、可循环和无害化。
3 外卖食品包装的可持续设计方法分析
3.1 选择环保材料
选择环保材料是实现外卖食品包装可持续设计的关键。在材料选择过程中,要考虑材料的环境属性,包括原料来源、生产工艺、使用性能和废弃后的降解性能等。对于生物基材料,要评估其种植、提取和加工过程的生态影响,确保其可持续性。例如,以生物质为原料制备的聚乳酸,需要评估玉米等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农药化肥的使用情况,以及生物质发酵和聚合过程的能耗水平。对于可降解材料,要考察其降解条件和降解产物的环境兼容性。例如,聚羟基脂肪酸酯虽然可在自然条件下实现完全生物降解,但其降解速率受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影响,在实际废弃处置过程中可能出现难以完全降解的情况。因此,选择材料时不仅要考虑其降解性,还要评估其在复杂环境条件下的降解行为[4]。同时,环保材料还需要兼顾食品安全性和包装性能,应选择符合食品接触材料安全标准的材料,避免使用含有重金属、致癌物等有害物质的材料。例如,淀粉基塑料在改性处理过程中,可能会使用增塑剂等,需要严格把控其用量和种类,确保最终制品的安全性。此外,包装材料还需具备优异的阻隔性、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等性能,以保证食品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品质。
3.2 设计轻量化包装
轻量化包装设计是在保证包装性能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包装材料用量,从而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负荷的一种设计方法。轻量化设计需要从材料选择、结构优化和工艺改进等多个角度进行系统考量。①材料方面,可以选用比强度高、韧性好的新型高分子材料,如聚酰胺(尼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以减小包装壁厚;或者采用多层共挤复合技术,通过不同材料的优势互补,提高包装的综合力学性能。②结构设计上,可以借鉴仿生学原理,模拟自然界中轻质高强的结构形式,如蜂窝状、三明治结构等,通过合理的应力分布和传递,提高包装的整体刚度和强度[5]。同时,应用拓扑优化、参数化设计等计算机辅助技术,对包装结构进行精细化设计和优化,去除冗余和无效设计,最终实现包装的轻量化。③工艺制造环节,可以采用微发泡、均质化设计等先进成型技术,在材料中引入微米级气泡,降低材料的表观密度,从而减轻包装重量;或者优化模具结构,改进浇注系统,提高材料的充填效率和制品精度,减少余料和废料的产生。此外,还可以应用纳米增强、化学发泡等材料改性技术,通过添加纳米填料或发泡剂,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进一步促进包装的轻量化。轻量化设计需要在深入理解包装材料特性和失效机理的基础上,综合平衡包装的强度、刚度、韧性等指标,并兼顾包装的成本效益和环境影响,最终实现外卖食品包装的减量化和轻量化。
3.3 整合多功能包装
多功能包装设计是在单一包装中集成多种功能,从而提高包装的使用价值和资源利用效率的一种设计策略。多功能包装的设计流程通常包括功能定义、方案构思、方案评估和优化、功能验证和完善等步骤。在功能定义阶段,需要根据外卖食品的特性和消费者的使用需求,明确包装需要具备的基本功能和拓展功能,如隔热保温、防漏抗震、便携收纳和微波加热等。随后,设计人员需要发散思维,提出多种可能的集成方案,如采用双层夹层结构实现隔热功能,内层使用发泡材料如聚苯乙烯、聚氨酯等,外层使用阻隔性能好的材料如聚丙烯、聚乙烯等,两层材料通过共挤复合工艺结合;或者在包装表面印制功能性图形,如二维码、条形码等,消费者可通过扫描图形获取食品信息、溯源物流过程,甚至可链接至品牌互动活动,赋予包装营销属性。在方案评估和优化环节,需要综合考虑包装的技术可行性、经济成本、环境影响等因素,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样机试验等手段,对备选方案进行比较评估,并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最终选定最优方案。在功能验证阶段,要针对关键功能进行测试和评价,如隔热性能可通过红外热成像仪测试包装表面温度分布,防漏性能可采用气密性测试仪或压力循环试验机测试包装的密封性和耐压强度,测试结果反馈可用于指导方案的进一步修正和完善,确保多功能包装的性能满足预期要求。
3.4 优化生产工艺
外卖食品包装生产工艺的优化需要从原料配方、成型加工、表面处理等环节入手,系统分析生产过程中的能耗物耗和污染排放情况,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①在原料配方环节,可以探索应用新型环保助剂,如用天然植物提取物替代传统的石化助剂,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或者优化配方比例,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和兼容性,减少不良反应和副产物的生成。②在成型加工环节,可以采用节能高效的新型工艺设备,如伺服驱动系统、全电动注塑机等,提高生产效率和能源利用率;同时优化工艺参数,如温度、压力、速度等,减少产品缺陷和不合格率,从而减少材料和能源的浪费。③在表面处理环节,可以采用水性涂料、UV涂料等环保型涂层材料,减少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的排放;同时优化涂布工艺,如采用静电喷涂、辊涂等具有高转移效率的涂布方式,减少涂料的损耗和过喷。在整个生产流程中,还应加强在线监测和过程控制,通过传感器、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等,实时监测关键工艺参数和能耗指标,及时发现和纠偏异常工况,持续优化生产过程。同时,应积极应用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理念,推行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如包装废料回收再利用、边角料循环再生产等,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3.5 推广智能包装
智能包装技术在外卖食品领域的推广应用,为实现包装的可持续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智能包装的实现途径多种多样,其中,以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二维码(QR码)等为代表的信息载体技术,可用于实现包装信息的数字化采集、存储和传输。通过在包装上附着RFID电子标签或印刷QR码图形,并与互联网平台相连接,即可实现对食品生产、物流、消费等环节的全程跟踪与管理。而对于外卖平台和商家而言,通过对智能包装数据的分析挖掘,可以优化库存管理、配送路径、需求预测等,提高供应链效率,减少食品浪费。除了信息载体技术,智能包装还可以借助纳米技术、生物传感技术等,实现对食品品质和安全的实时监测。当检测到食品品质下降或安全风险时,智能包装可以通过二维码、条形码等生成动态信息,提示消费者及时食用或采取适当措施。未来,智能包装有望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深度融合,建立食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安全追溯与管控体系,促进外卖食品包装的减量化和可循环利用,助推外卖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本文从可持续视角系统分析了外卖食品包装设计的原则与方法,探讨了实现包装减量化、再利用、可循环和信息化的技术路线和设计策略,旨在实现外卖食品包装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包装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未来,外卖食品包装的可持续设计还需要政府、企业、消费者等利益相关方的协同推进,加强顶层设计、完善配套政策、强化社会宣传和推动绿色消费,形成可持续包装的发展合力。
参考文献
[1]田梓煊.中式外卖食品包装的宜人性设计研究[D].株洲:湖南工业大学,2014.
[2]王安霞,侯贺维.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外卖食品包装创新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20,41(10):186-192.
[3]雷家豪,张媛媛,杜新云,等.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外卖食品包装的功能性探讨与设计策略[J].轻工科技,2023,39(4):147-149.
[4]沙昱璇,沈九美.探讨外卖食品可持续包装设计的有效途径[J].鞋类工艺与设计,2022,2(15):33-35.
[5]戚惠婷,姜蕾歌.在绿色背景下的外卖食品包装设计研究[J].艺术品鉴,2021(18):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