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检测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与评估
作者: 李俊武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饮食结构也日益多样化。在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情况下,开展食品安全检测工作,确保检测结果的精准度,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所在,而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与评估工作在食品安全检测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探究食品检测实验室的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食品检测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意义以及食品检测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与评估路径。
关键词:食品安全;食品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评估
Establishment and Evaluation of th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Food Testing Laboratory
LI Junwu
(Shenzhen Zhongjian Joint Testing Co., Ltd., Shenzhen 5180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and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people’s consumption level, the diet structure is increasingly diversified. In the case of frequent food safety problems, carrying out food safety testing to ensure the accuracy of test results is the key to ensuring food safety, and the establishment and evaluation of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food safety testing.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quality management of food testing laboratory,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of food testing laboratory, and the establishment and evaluation path of th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of food testing laboratory.
Keywords: food safety; food testing laboratory;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evaluation
食品安全是保障人们生命健康的基础,而食品检测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因此食品检测实验室的质量管理必须受到高度重视。食品业发展步伐加快的同时,食品安全问题也日渐突出,这相应地提高了对食品检测实验室的质量管理要求。尽管各地都已提升对食品检测的重视度,也在积极建设食品检测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但质量管理体系仍然存在建设内容覆盖不全面,要点把控不清晰,评估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因此,深入分析食品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优化食品检测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与评估,能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
1 食品检测实验室的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食品检测实验室资源配置不足
在目前经济形式紧缩的情况下,许多食品检测实验室为了降低成本,在人员、场地设施、试剂耗材等方面进行成本控制,普遍存在裁员或一人多岗,导致工作输出质量低下,多个环节疏于管理的情况;场地设施资源缩减以及购买廉价的试剂耗材可能无法满足标准和检测的基本要求。在食品检测工作推进过程中,实验室资源尤为重要,资源一旦存在质量或管理问题必然会对食品检测结果产生影响。
1.2 食品检测人员专业素养偏低
食品安全检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食品安全检测的质量。若从业人员专业素养偏低,必然会对实验室质量体系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导致得到的数据报告的科学性不足[1]。从食品检测从业者实况来分析,部分检测人员的工作经验不足,对检测工作的胜任力偏弱。同时,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检测技术更新迭代迅速,老员工培训工作未做到位,使得检测人员掌握的知识技能较少。在检测时,操作者只按照固有的标准来操作,遇到异常问题很难进行有效判断,导致检测人员的能力和实际检测需求不匹配。
1.3 计量溯源性把控不到位
确保计量溯源性是检测数据是否准确的基础。在设备溯源性方面,存在未按照法规要求的强制检定目录进行检定,甚至没有将对检测结果有较大影响的设备列入校准计划。此外,确保仪器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极为关键。若检测设备未经技术验收、验收异常却仍被使用,或未能得到及时保养,将无法得到精确的检测数据。在标准物质方面,存在使用不具备计量溯源性的有证标准物质或质控样品;标准物质溶解稀释时没有折算盐和纯度;标准物质的纯度达不到标准要求;过期的标准物质仍在使用;标准物质存放条件不符合规定等问题。
1.4 质量管理体系评估不完善或执行不到位
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评估机制,加强食品检测成果的检查管理,是提升检测数据精准度的重要环节。目前质量管理体系评估机制建设相对滞后,使得检测工作的实施缺乏科学性以及监测成效不显著,如人员考核评价相对单一,监督计划不具有针对性,难以及时发现有检测异常的现象。又如,内部质量体系的评估手段执行不到位,内审、管审等工作过于形式化[2]。
2 食品检测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意义
如今,已有不少机构开始提升对食品检测实验室建设的重视度,但对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却相对滞后,使得食品检测的价值尚未充分展现出来。为了确保食品检测的意义,应加强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与优化。
2.1 保障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食品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应从人员、场地、试剂耗材、标准物质、供应商以及设备等方面进行质量把关。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实施人员监督、内外部质量控制等有效手段,对食品检测全过程进行严格监督,确保检测人员严格遵循规定执行检测任务,从而提升操作的规范性及检测效率,保障检测数据的准确性。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极为重要,而评估环节也同样重要。为使获得的数据更为精准,需结合管理评价的实况,将内审、管审等评估活动的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同时,通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引导各部门清晰认知食品检测的意义,积极开展食品检测工作,详细记录检测报告等各项信息,并将信息进行分类储存,以为后续数据调用奠定坚实的基础,进而不断强化和保障检测数据的准确性,进一步提升食品检测的可信度[3]。
2.2 不断提升食品实验室的技术能力和质量管理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是食品实验室提升技术能力和质量管理水平的基石。通过构建科学、系统、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实验室能够明确各项操作的标准流程与质量控制要求,确保从样品采集、处理、分析到结果报告的全过程均符合行业规范与标准。这一过程不仅促进了实验室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提升,还强化了团队间的协作与沟通,使得技术难题得以迅速解决,创新能力得到激发。同时,定期的内部审核、管理评审以及外部审核机制,有效识别并纠正了管理体系中的不足,持续推动了实验室管理的优化与改进。因此,质量管理体系的深入实施,不仅是提升食品实验室技术能力的关键途径,还是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2.3 及时发现和上报食品安全问题,履行社会责任
食品检测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能够及时发现检测过程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实施改进措施,避免问题进一步扩大。为使得食品检验质量获得有效保障,实验室应强化基础检测工作,做好关键环节的监督,确保重点环节不会出现问题。而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对食品检测环节进行全方位监督,有利于快速发现问题,从而降低检测结果出错的概率。此外,通过建立食品安全问题报告机制,将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及时上报所在地的市场监督管理局,能够为政府机构科学调整抽检和风险监测计划提供重要的依据。
3 食品检测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与评估路径
3.1 明确质量体系建设的方针和目标
明确食品检测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方针和目标,可为后续建设工作的推进提供有效的指引。而在明确目标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验室质量原则、质量方针,强调关注实验室的精准性、可追随性,以及需遵循的法规及持续优化的承诺,保障质量管理体系的作用能够持续发挥[4]。质量体系建设的核心目标是对降低测试误差率、减少客户投诉等具体指标进行细化,准确识别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和优化,从根本上提升检测质量。
3.2 编制质量手册和程序
编制质量手册和程序是构建系统化质量管理框架的基石。在编制过程中,应基于标准要求及组织实际情况,编写质量手册框架及程序文件,通过内部评审、修订完善,确保文档内容的准确性、适宜性和可操作性。经批准发布后,组织全体员工学习并遵照执行,同时建立监督机制,持续优化质量管理体系。
3.3 配备完善的资源体系
食品实验室作为保障食品安全与品质的核心阵地,应当配备一套全面而完善的资源体系,以支撑其方法开发、检验检测等需求。具体而言,要成立经验丰富的技术团队,配备先进的分析检测设备,构建高标准的样品接收与储存、检验检测、办公、资料保管体系,采购符合标准要求的试剂耗材,引入智能化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等。此外,信息资源的整合同样至关重要。实验室应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法规与标准数据库,及时更新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及检测技术标准,为科研与检测工作提供坚实的法律与科学依据。总之,配备完善的资源体系可为检验检测工作提供必要的保障[5]。
3.4 加强人员的专业培训
食品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提升人员的食品安全体系意识及专业水平至关重要。人员培训内容包含体系宣贯、样品采集、检验检测操作、标准方法和设备操作等,员工在参训过程中,可对质量方针目标、体系文件内容等有清晰的了解,提升质量意识。同时,员工需提升自身专业水平,能够有效识别与预防任何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保障检测工作的质量。实验室必须针对员工的实际能力以及岗位需求的差异制订培训计划并定期更新,特别是更新迭代的标准和技术。此外,实验室还需要构建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充分激发员工动力,考核后应持续监督监控。实验室还需为员工职业发展规划提供指导,给予员工更多的晋升机会,确保员工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通过加强人员专业培训可以更好地推进食品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
3.5 保障设备和标准物质的量值溯源性
检测设备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尤为重要。设备引入前需对设备性能、功能、标准要求和适用范围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保障选购的设备科学合理。实验室还应针对性地制订校准方案,与具备所需校准参数能力的校准实验室合作,其中应对仪器设备校准范围、参数、周期等进行确定,确保设备符合标准要求后,才能投入使用。返回校准结果之后,需要确认校准结果,明确设备精准度和检验要求是否匹配[6]。若设备校准时发现任何问题,应采取措施,必要时进行重新检测。实验室还应制定科学的设备维护程序,确保设备的使用状态正常[7]。在采购标准物质时,应确保其是具有量值溯源性的有证标准物质,确保标准物质的纯度或浓度满足标准要求,确保标准物质的正确配制和稀释并在有效期内使用[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