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问题与对策
作者: 周克君摘 要: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国计民生。若农产品存在质量问题,会对公共卫生安全以及广大消费者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所以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工作意义重大。本文概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分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并提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管控对策
Abstract: Ensuring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s crucial to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people’s livelihood. If there are quality issues with agricultural products, they will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public health and safety as well as the health of consumers.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do a good job in the quality and safety control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 and safety, 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 and safety, and proposes countermeasures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 and safety control for reference.
Keywords: agricultural products; quality safety; present situation; control measures
近年来,瘦肉精、毒生姜、毒韭菜等农产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农产品农兽药残留超标问题频频不断,在社会范围内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影响。造成农产品安全问题的因素众多,如监管体系不完善、农业生产标准化程度低、消费者农产品安全意识薄弱等,因此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现存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成为相关部门的工作重点。
1 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
随着当前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越来越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为满足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高质量需求,农产品生产者逐渐加强了对农产品的生产管理工作。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比过去显著提升,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监管部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的加强。此外,近年来各类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步伐加快,通过建设绿色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有助于带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升。同时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工作的稳步推进,为现代农业绿色化发展奠定了有利的基础。相关体系建立健全方面,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逐步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的建立,为农产品生产者生产信息提供了统一平台,为消费者查询农产品相关信息提供了窗口;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的日益健全,以及各类农产品检测设施设备的不断完善,有效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目前,全国农产品质检机构实现了市、县基本覆盖,并且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逐渐实现全国范围内农产品质量检测的一系列体系,整体向现代化、体制化、系统化的方向改进[1]。
2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2.1 基层监管仍有差距
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具体工作的实施过程中,许多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一些差距,尤其是在实际的监管工作中,如果不能很好地将整体的监管工作完成,则会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造成威胁。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延伸到乡镇一级,乡镇农业农村部门承担本区域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责,但由于专职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人员有限,且乡镇没有农业综合执法职能,无法很好地承担、完成新时期点多面广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2.2 检测手段还需提高
随着农产品数量、种类的不断增多,国家有关部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虽然农产品定量检验检测工作开展到县一级,但由于资金匮乏,无法及时配置相应的质检仪器设备,或者所使用的质检仪器设备性能低,没有及时更新。同时,由于专业检测人员数量不足,导致部分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工作需要购买第三方服务,将农产品检验检测工作交由第三方检测机构完成,导致检测周期长,无法实现实时检测和监管,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开展。
2.3 工作经费投入不足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监管等各项工作的开展,是建立在充足的工作经费的基础之上的。但是,调查发现当前部分地区仍未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验检测经费真正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当中,或者财政预算与实际工作需求差距较大,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检测工作资金存在缺口,影响工作的高效化、持续化开展。
2.4 部门协调还不顺畅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验工作的开展需要多个部门的协调配合。但是当前在实际工作中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协调、沟通并不及时和顺畅,存在多头监管和执法的问题,不仅增加了工作阻力和难度,而且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
2.5 生产者思想观念落后
调查发现,当前部分农产品生产者,特别是小农户的思想观念普遍落后,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普遍不高。受利益的影响,相关人员为追求更高的产量、卖相,在农产品生产时滥用、盲目使用农业投入品,极易导致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特别是在农药使用方面,生产者没有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制度,甚至有的违法使用违禁农药,极大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2.6 消费者安全意识薄弱
消费者质量安全意识薄弱是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大部分消费者不具备较高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鉴别意识和能力,甚至有部分消费者为贪图便宜购买一些低价、来源不明的农产品。尤其是在面对普通农产品和绿色农产品时,部分消费者往往会选择价格低的,而不会过多的关注质量,这种需求也必然会导致一些不合格的农产品流入市场。
2.7 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
虽然现在土地流转率较高,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土地是农户分散种植,受到传统观念、意识的影响,大部分小农户在农业生产时存在较强的随意性,盲目按照自身经验进行种植,生产组织化、标准化程度低,没有实行统一的规划、播种、管理、采收、销售,这不仅无法保证农产品质量,还会影响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的建立及认证工作的开展。
3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对策
3.1 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监管责任
相关部门要充分意识到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各级政府要认真做好组织领导工作,成立专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做好规划指导工作,将工作职责落实到各个业务部门,同时要明确监管责任,实行网格化监管,要求在工作中相互配合,形成工作合力,避免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确保达到理想的监管效果,实现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保障[2]。
3.2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安全意识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宣传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提升广大消费者及农业生产者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的重要举措。因此,相关部门要明确宣传工作的必要性,结合食品安全宣传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等活动,加大对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宣传力度。同时,要定期开展技术下乡活动,在关键农事时节,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为农户讲解农业投入品的正确、规范使用方法,禁止使用来源不明的投入品,还要结合职业农民培训,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标准化知识纳入培训内容。此外,要重视对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的应用,通过制作短视频并推送给农业生产者、消费者,增强其法律意识,营造安全生产和放心消费的环境。
3.3 完善检测体系,提升检测能力
为了满足新时期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需求,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检验检测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工作,将现有检测力量、资源最大化,杜绝重复建设,减少资源浪费。①做好《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合格证书》的双认证工作,确保具备独立、权威的检测能力。②开展检验检测体系管理工作,重点做好人员机构、制度管理、仪器设备管理、环境管理等各项工作,明确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内容、要点,规范检验检测流程,确保操作规范有效、职能明确,精准掌握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③积极争取政府资金支持,推动农产品检验检验中心的能力提升工作,不断配齐各项检测设施设备,淘汰老旧设备,扩展检测参数,确保能够快速、精准完成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提高农产品定量检测水平及监管能力。④充分发挥出检验检测体系的作用,严格监管检测体系的落实和执行状况,避免其处于闲置状态,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及监管工作成效,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3]。
3.4 加强标准宣贯,推进标准实施
大力推进现代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因地制宜,制定或修订农业生产技术规程和产品质量标准,编制标准模式图、明白纸和风险防控手册,让生产经营者识标、懂标、用标。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生产,推广应用质量管理体系,打造一批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集成应用基地,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按标生产,培育农业标准化生产龙头企业,建立健全标准实施宣贯和跟踪评价机制,推动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3.5 打造农业品牌,提高产品质量
农业生态化发展背景下,要进一步加快绿色、有机农产品的产品认证工作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认证工作,结合当地特色农产品,打造知名农业品牌及农产品,扩大“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基地规模,做好市场营销工作,促进市场竞争力、影响力的提升。与此同时,要高度重视农产品注册商标、品牌、地理标志的保护工作,严格按照相应的法律规章制度加强法律保护,保障合法权益。
3.6 加强农资监管,确保产品安全
当前,农业生产者滥用、盲目使用投入品的现象,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产生了极大的威胁。所以要提高农业投入品的使用控制力度,组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人员定期对农资销售门店、生产企业展开专项检查工作,及时发现违法经营生产销售剧毒、过期、假冒伪劣农药的现象,杜绝其流入市场,严惩违规违法经营和销售的企业及其负责人,进而起到良好的警示作用,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效果,实现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保障[4]。
3.7 创新监管手段,提高监管水平
目前,计算机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以及大数据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工作及生活。新时期,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中要重视信息化建设工作,将先进的信息化技术融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中,发挥出各项技术的优势和功能,建立完善农产品信息化监督管理平台、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查询平台、农业投入品购销管理平台等,鼓励更多企业加入数字化安全监管的队伍中,确保农产品生产的安全性,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业产业健康发展、确保广大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5]。
4 结语
综上所述,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国计民生,为了有效避免或解决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问题,我国有关政府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起来,对问题根源展开深入全面分析,提高管控意识,制定健全完善的管控对策,提升农产品管控水平,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规避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发生,保障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柏华林.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分析与对策[J].农家科技,2018(4):23.
[2]刘瑞峰.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现状存在问题与策略分析[J].农业考古,2021(6):302-305.
[3]王伯齐,曹俊.太湖县弥陀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现状及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22(13):159-163.
[4]申流柱,刘路.黔西北山区绿色食品发展现状与思考[J].中国食品,2022(13):127-129.
[5]任婷婷,罗晓妙.食品质量安全与质量管理的重要性[J].食品安全导刊,2023(1):58-60.
作者简介:周克君(1980—),男,江苏射阳人,本科,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产品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