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食品安全营养均衡管理的几点思考

作者: 张敏

摘 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许多幼儿园开始注重对食品安全和营养均衡方面的管理工作,以此来为幼儿的茁壮成长打下坚实的前期基础。本文总结了幼儿园开展食品安全营养均衡管理工作的现实意义,分析了当前幼儿园食品安全营养均衡管理工作的现状,从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制定科学食谱、广泛征求意见以及提高人员综合能力的角度阐述幼儿园食品安全营养均衡管理的策略,希望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食品安全;营养均衡;管理策略

Abstract: With the in-depth development of quality education in China, many kindergartens have begun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management of food safety and nutrition balance, so as to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healthy growth of young children.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carrying out the balanced management of food safety and nutrition in kindergartens,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balanced management of food safety and nutrition in kindergartens, and expounds the strategies of the balanced management of food safety and nutrition in kindergarte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stablishing and improving the management system, formulating scientific recipes, widely soliciting opinions and improving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personnel, 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levant research.

Keywords: kindergarten; food safety; nutrition balance; management policy

根据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相关内容,幼儿园必须将孩子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日常工作的首位。因此,现阶段幼儿园需要牢牢把握住儿童膳食营养管理这一关键性工作,尽快调整以往的食品安全营养均衡管理模式,解决当前的幼儿园食品安全问题,根据幼儿的饮食特点,为幼儿创造更加绿色健康的饮食环境,更好地维护幼儿的身心健康与生长发育,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

1 幼儿园开展食品安全营养均衡管理工作的现实意义

根据我国出台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健康相关的内容,可以得知现阶段我国学前教育阶段的重点任务是帮助3~6岁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这对幼儿园饮食习惯培养以及膳食营养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6岁的儿童正处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其身体和心理发展的特点,所需的营养成分会高于成年人,但是其消化功能尚未发育成熟,所以成年人所需食物、烹饪方式难以更好地契合学龄前儿童的实际膳食需求。因此,幼儿园作为学龄前儿童成长的辅助力量,需要不断提高自身对于食品安全和膳食营养均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从科学、营养学等角度进行更加完善、合理的饮食配比工作,确保学龄前儿童能够获得充足的能量和营养,以此来逐渐提高他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身体抵抗力,从而为我国学前阶段的素质教育改革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切实守护好学龄前儿童这一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1]。

2 当前我国幼儿园食品安全营养均衡管理工作的现状

幼儿园在进行食品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学龄前儿童的安全和健康问题是重中之重,需要从食品安全、营养均衡、配比科学以及烹饪得当等角度精心处理孩子们的日常膳食工作,从而保障学龄前儿童在成长阶段每日都能够补充到丰富的营养物质,为其身心的健康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的稳定时期,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但是由于缺少严格、规范的相关法律条例规定,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不仅会对民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而且不利于我国社会的稳定性。学龄前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幼儿园在其成长阶段发挥着培养和教育孩童的关键作用,因此更需要自觉肩负起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对他们的饮食和生活开展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工作。虽然当前已经有一部分幼儿园认识到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且也制定了相应的方案来调整学龄前儿童的饮食生活,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具体而言,幼儿园食品安全和营养均衡管理工作方面存在两极分化的问题,一部分一线城市的优质幼儿园已经给学龄前儿童的营养膳食设置了专业的炊事人员,根据孩童的成长特点制定科学的食谱,无论是营养配比还是食品卫生的监督方面都达到了良好的实际效果。与之相对,一些偏远地区幼儿园没有充分意识到食品安全和营养均衡管理对于孩童成长的重要意义,对于食品安全相关方面的管理不够到位,如没有在幼儿园食堂中配备专业的炊事人员和安全监督人员,也没有严格把控食品原材料的采购环节,往往会出现食材不够新鲜、食物配比不够科学以及食物加工方式不当等问题,难以确保孩子能够获取丰富的营养物质。除此之外,更有一些幼儿园过度追求自身的经济效益,食品安全管理意识较为薄弱,对于食堂的公共卫生和公用餐盘等设施没有进行及时、彻底的全面清洁消毒,这都给食物交叉感染和食物中毒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提供了可乘之机,对幼儿园的长远发展和学龄前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都带来了消极影响[2]。

3 幼儿园开展食品安全营养均衡管理工作的具体策略

3.1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幼儿园要想从源头提升食品安全和营养均衡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就需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为学龄前儿童的食品安全提供制度保障。

从加强管理监督的角度来看,幼儿园需要安排相关人员对食材的采购工作进行严格把控,及时、详细地对购买食材的票据做好记录工作,保证所购的食品来源合法、正规,确保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的农药含量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规定标准,肉类、蛋类和奶类等食品达到国家销售的标准,以此来为学龄前儿童的日常饮食生活提供安全合格的绿色健康食品。此外,幼儿园还需要强化对炊事人员烹饪环节的管理,既要确保每一种食材都经过彻底清洗后再下锅处理,又要重视烹饪环节的卫生问题,做完一道菜之后必须马上洗锅再进行下一道菜肴的烹调,同时也要注重厨房内部环境的整洁干净,定期对公用餐具和食堂环境进行全面消毒清洁工作。除此之外,幼儿园也需要贯彻落实“当天菜肴当天吃”的饮食管理原则,剩饭剩菜绝对不能留到第2天,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吃到当天现做的新鲜菜品,规范统一做好厨余垃圾的分类和集中处理工作。

从就餐环境的角度来看,教师可以逐渐培养学龄前儿童正确的饮食习惯,切实保证日常进餐的质量,确保膳食均衡。通常情况下,学龄前儿童在吃饭的时候会想和伙伴说话,一边嬉闹一边吃饭,这样不仅会造成食物浪费,还会出现过了饭点又开始饿了,然后去找教师要零食吃的现象,这都不利于学龄前儿童的饮食健康。对于这种现象,教师需要为幼儿园小朋友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用餐环境,在吃饭的时候告诉他们“慢慢吃饭,不要狼吞虎咽,好好吃饭才能长高个子”,并且也要注意孩子吃饭时的“攀比”现象,不能出现孩子们在饭量方面进行恶性竞争的现象,应支持和引导学龄前儿童细嚼慢咽,仔细观察他们的吃饭习惯和饭量,有针对性地控制其饭量,坚持少食多餐的饮食原则,以此来尽可能地避免孩子们抢着吃饭、比较吃饭速度等不良行为的发生,从而在潜移默化中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使其在和谐舒适的氛围中进餐,保证学龄前儿童的肠胃健康[3]。

3.2 制定科学的食谱内容

要想着力保证幼儿园小朋友膳食的营养均衡,幼儿园就需要从食谱内容的层面着手进行科学调整和升级。例如,幼儿园园长在正式开学之前,可以聘请一批具有丰富儿童菜系烹饪经验的厨师,以及专业的营养师或者育儿专家来为科学食谱的制定提供帮助,根据学龄前儿童的成长特点,设计出多元化的菜谱,既要满足其身体发育需求,又要与时俱进地更新菜品,更好地契合新时代儿童的饮食喜好,使其能够开心地摄取每日必需的营养成分。具体而言,学龄前儿童的每日食谱需要充分考虑到天气和季节等因素,厨师应该在严格遵循科学食谱的基础上,尽可能地选择时令的蔬菜和瓜果,保证菜肴的鲜美爽口,当天气热的时候,应该多准备一些消暑降温的食材,如酸梅汤、绿豆汤以及水果沙拉等;当天气冷的时候,可以准备一些诸如清炖排骨汤等滋补暖身的保健汤品,同时厨师也需要做到荤素搭配、细粮和杂粮的合理配比,从而为处于各项机能迅速发育阶段的孩子提供多种必需的营养元素,促进其牙齿和骨骼等各个身体部位的发育。

3.3 广泛征求孩子们的膳食制作意见

除了听取营养专家的膳食均衡建议之外,幼儿园还需要尊重主体,面向3~6岁儿童征求多方面的膳食制作意见,以此来不断提升餐食质量。例如,食堂工作人员在每次用餐结束后可以仔细观察饭菜的剩余情况,由此对于学龄前儿童的饮食喜好特点进行推测和判断,之后不仅可以向教师询问孩子们的用餐感受,为厨师后续及时调整菜谱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制作出既满足学龄前儿童口味又健康营养的菜肴。而且幼儿园也可以加强与家长的合作,将每顿的饭菜拍照之后上传至家长群中,向家长反馈用餐情况,方便家长能够动态实时地掌握孩子的饮食状况。与此同时,幼儿园还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一个营养膳食委员会,邀请幼儿营养专家、炊事人员、教师和家长,通过定期召开讨论会的形式,进一步拓宽食谱意见的获得渠道,结合营养专家、家长以及炊事人员自身的烹饪经验等及时调整和优化幼儿园餐食的品类和质量,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园方和家长的强强联合,共同为学龄前儿童的食品安全和膳食均衡管理提供帮助[4]。

3.4 提高炊事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

炊事人员在幼儿园的食品安全和营养均衡管理工作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幼儿园需要不断提高炊事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为学龄前儿童饮食的健康营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例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在日益提高,对于饮食的要求不再是解决温饱即可,饮食习惯正逐渐朝着有营养、高品质的方向稳步迈进。由于幼儿园的小孩子正处在对于食物外表十分感兴趣的年龄阶段,所以更愿意去吃一些特别好看的食物,对于绿色蔬菜较为抵触,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难题,幼儿园可以定期开展专业技能培训、烹饪经验研讨会等活动,邀请营养师对炊事人员的烹饪习惯、食材加工方式提出合理化建议,丰富炊事人员相关营养知识,不断优化其业务能力。如此一来,炊事人员便可以做出多种花样的食物,增添餐品的美观性,充分激发学龄前儿童对于绿色蔬菜等餐品的兴趣。将蔬菜磨碎,利用模具将食物制作成各种图案和样式,还可以顺应时代潮流,根据小孩子的喜好,制作一些当下流行的食物,引导学龄前儿童逐渐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确保他们能够全方面地补充营养元素[4-5]。

4 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的食品安全和营养均衡管理工作在学龄前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园作为儿童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需要牢记自己的教育使命,加大对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督力度,构建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精准把控学龄前儿童日常饮食的各个环节,将食品安全问题扼杀在摇篮里,通过饮食提高其身体的免疫力,为其茁壮成长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邓雪.幼儿园膳食营养的管理与实施策略探讨[J].儿童绘本,2022(44):90-92.

[2]李作玲.浅谈幼儿园食品安全营养均衡的科学管理[J].才智,2019(30):245.

[3]张菊英.浅谈幼儿园食品安全营养均衡的科学管理[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4):41-42.

[4]黄元杰.智慧膳食为幼儿健康成长助力[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3(3):92-94.

[5]陈晗.幼儿园健康饮食教育的实践研究:以福州市儿童学园为例[J].福建轻纺,2022(9):60-63.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