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2022年食品抽验结果分析及对策

作者: 韩晓霜 陈秀艳 张维华

临沂市2022年食品抽验结果分析及对策  0

摘 要:目的:对山东省临沂市2022年食品监督抽验结果进行分析,了解食品安全现状,查找风险点并提供对策。方法:用Excel,分别从各县区合格率、食品大类、不合格项,对全年24 517批次食品抽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沂市2022年各县区的食品抽验合格率在96.36%~98.42%,总体合格率为97.59%;不合格项分类中,农兽药残留超标、超限量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理化质量不达标居前三位;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蔬菜制品3个食品大类不合格率居前三位。结论:治理农兽药残留超标、超限量超范围使用添加剂等风险点,严控工艺流程中影响食品质量及易造成食品污染的关键点,打造食品安全群防共治格局,是提高食品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监督抽验;食品安全;数据分析;对策;临沂市

Analysis and Solutions of Food Sampling of Linyi City in 2022

HAN Xiaoshuang, CHEN Xiuyan, ZHANG Weihua

(Yishui Market Supervision, Management and Comprehensive Law Enforcement Brigade, Yishui 2764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esults of food supervision sampling of Linyi city Shandong province in 2022, learn abou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ood safety, find out the risk points and provide solutions. Method: 24 517 batches of food sampling results were analyzed statistically by exce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qualified rate, food categories and unqualified items of each county. Result: The qualified rate of food sampling of all counties and districts of Linyi City in 2022 ranges from 96.36% to 98.42%, the overall qualified rate is 97.59%; Among the classification of unqualified items, excessive residues of agricultural and veterinary drugs, the use of food additives beyond the limit and beyond the scope, excessive physical and chemical quality of substandard rank the top three; the unqualified rate of top three food categories are roasted food and nut products, edible oil, grease and its products,vegetable products. Conclusion: The key to improve food quality is to control the risk points of excessive residue of agricultural and veterinary drugs, excessive limit and excessive range of additives, strictly control the key points affecting food quality and easy to cause food pollution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nd build a collectiv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pattern for

food safety.

Keywords: supervision and random inspection; food safety; data analysis; solutions; Linyi city

食品安全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也具有较高的关注度。自2014年国家建立食品安全抽验制度以来,监督抽验成为发现质量问题的一把利剑,也是提升产品质量的基本手段。从2017年至2021年全国已连续5年总体合格率在97%以上,食品安全形势稳定向好[1]。但农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超标、微生物及微生物毒素污染情况仍不容乐观。本文主要分析2022年临沂市监督抽检不合格样品的相关信息,查找食品安全风险,从政府、企业和社会等不同层面提供一些看法和风险防控建议[2]。

1 材料与方法

本文数据均源于2022年山东省临沂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开发布的食品及相关产品监督抽验信息[3],应用Excel工作表汇总、筛选的方法,分别从总体状况、产品大类和不合格项目等方面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总体情况

2022年临沂市共计抽验24 517批次,涵盖34大类食品,其中不合格批次592批次,合格率97.59%。与2022年上半年全国食品安全抽检合格率(97.49%)基本一致。各县区的抽样合格率在96.36%~98.42%,全市食品安全整体状况比较均衡,总体向好。各县区抽验合格率比较见图1。

2.2 不合格食品大类统计分析

在592批次不合格样品中不合格数位于前6位的是食用农产品,餐饮食品,蔬菜制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饮料,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这

6大类食品不合格数总计513批次,在所有抽验不合格产品中占比高达86.66%。抽检食品的不合格数和不合格率具体情况见表1。

由表1可知,不合格率最高的是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为75.9‰;其次是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为55.0‰;第三是蔬菜制品,为52.9‰。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属于富含油脂的食品,其总抽检不合格率(65.4‰)均高于2022年临沂市食品抽检总体不合格率(24.1‰)。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和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的不合格项目基本一致,主要是酸价、过氧化值和黄曲霉毒素,这两类食品不合格项统计情况见表2。

由表2可知,质量指标不达标和生物毒素污染是造成富含油脂食品不合格的主要因素。食品中油脂的酸败程度主要通过酸价来反映,而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被氧化后形成的过氧化物,又称过氧化值,是油脂酸败的早期指标。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强致癌性的真菌毒素。富含油脂的食品,酸价、过氧化值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企业对原材料的把关不够严格,也可能是生产过程中工艺关键点控制不当,或者原材料、成品等未按要求储存造成的。黄曲霉毒素超标的原因可能是原料在采收、储运过程高温潮湿导致霉变、腐烂,企业在采购、加工时没有严格挑选原料或生产加工过程卫生条件控制不严格。

2.3 不合格项目统计分析

不合格样品涉及23大类592批次,不合格629项

次。在不合格项的分类中,农兽药残留超标、超限量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理化质量不达标居前三位,农兽药残留199项次,占31.64%;超限量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145项次,占23.05%,质量指标不达标95项次,占15.10%,不合格项目具体情况见表3。

2.3.1 农兽药残留超标分析

农兽药残留不合格项199项次,其中188项次来自176份(有10份样品检出2种农药残留,

1份样品检出3种农药残留)食用农产品,占比高达94.47%;农兽药残留导致的食用农产品不合格占所有不合格农产品的75.21%(176/234)。农兽药残留超标是食用农产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农药残留检出频次较高的主要是杀虫剂(噻虫胺、噻虫嗪)、杀菌剂(腐霉利);兽药残留检出频次较高的主要为抗生素类药物(甲硝唑、恩诺沙星、地美硝唑)和镇定剂(地西泮)。

杀虫剂检出率较高的噻虫胺、噻虫嗪都属于烟碱类杀虫剂,主要用来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以其高活性、广谱性、环境相容性成为取代部分高毒农药的较好品种;而新型低毒性杀菌剂腐霉利,则是通过抑制菌体内甘油三酯的合成起到保护和治疗的双重作用。近年来,噻虫胺、腐霉利等广泛使用在果蔬上,导致其检出率和超标率相对较高。

虽然甲硝唑、地美硝唑、地西泮允许在养殖业中作为兽药使用,但不得在动物性食品中检出。恩诺沙星可用于牛、羊、猪、兔、禽和鱼等食用畜禽及水产品的治疗[4],但禁止用于产蛋鸡的治疗,甲硝唑、地美硝唑的检出原因可能是动物性食品在屠宰、捕捞前使用了上述药物进行治疗;地西泮在水产品中检出的原因可能与企业为降低活鱼的新陈代谢,保证水产品运输后的鲜活而违规使用;恩诺沙星在鸡蛋中检出的原因可能是产蛋鸡养殖企业不了解恩诺沙星而用于产蛋鸡的治疗,属于超范围使用。五氯酚酸钠属于有机氯农药,是氯代烃类杀虫剂和杀真菌剂[5],此次抽检检出的含有五氯酚酸钠的6批次产品全部为动物性食品(猪肉、猪排、羊肉、鸡肉、巴沙鱼和鲤鱼各1批次)。肉制品中检出五氯酚酸钠,属于在动物性食品中检出农药残留,可能由养殖过程中使用饲料农药残留超标导致。

2.3.2 超限量超范围使用添加剂分析

因超限量超范围使用添加剂导致的不合格项为145项次,不合格批次为136批(其中9份样品出现两种食品添加剂不合格),占所有抽检不合格总项数的23.05%。不合格样品主要来自蔬菜制品和餐饮食品,59份(检出68项添加剂不合格)蔬菜制品的不合格原因全部为超限量超范围使用添加剂。82份不合格餐饮食品中有46份是因为超限量使用添加剂,占不合格数的56.10%。具体情况见表4。

表4 超限量超范围使用添加剂不合格样品所属食品大类

食品大类 总不合格

批次/批 食品添加剂不合格项次/项

超限量 超范围

蔬菜制品 59 41 27

餐饮食品 82 46 —

肉制品 11 9 —

粮食加工品 9 — 8

水果制品 9 4 1

炒货食品

及坚果制品 54 1 —

糕点 12 2 —

其他 356 4 2

合计 592 107 38

由表4可知,145项超限量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合格项目中防腐剂使用不合格为91项[苯甲酸及其钠盐(47)、防腐剂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大于1(16)、脱氢乙酸及其钠盐(12)、亚硝酸钠(8)、山梨酸及其钠盐(7)和防腐剂(1)],占比高达62.76%(91/145);铝残留超标为47项,占超限量超范围使用添加剂不合格总项次的32.41%。防腐剂主要通过抑制微生物的活动达到防止食品腐败变质的效果;含铝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中常作为膨松剂、稳定剂使用,使用后可能会产生铝残留。食品添加剂按标准使用不会给人体带来副作用,但超量、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危害[6]。食品生产经营者为了获益最大化,在利益的驱使下,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来达到改善产品口感或者延长存放期限的目的。

3 建议与对策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