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韧性治理视角下的网络餐饮外卖食品安全治理

作者: 沈丽 张聪

摘 要:网络餐饮外卖在近年来迅速发展,食品安全问题也随之而来,如何保障食品安全成为一个重要议题。本文从风险韧性治理的视角出发,探讨了网络餐饮外卖食品安全的治理策略。通过分析网络餐饮外卖行业的发展现状和问题,以及风险韧性治理理论及其优势,构建了风险韧性治理视角下的网络餐饮外卖食品安全治理框架,提出具体的措施和建议,以供借鉴。

关键词:风险韧性治理;网络餐饮;外卖食品;安全治理

Risk Resilience Governance Perspective on the Safety Governance of Online Catering Delivery Food

SHEN Li, ZHANG Cong

(Wuhan Food and Cosmetics Inspection Institute, Wuhan 430000,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online food delivery has developed rapidly, and food safety issues have also emerged. How to ensure food safet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governance strategies for food safety in online catering delive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isk resilience governance. By analyzing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and problems of the online catering delivery industry, as well as the theory and advantages of risk resilience governance, a framework for food safety governance of online catering delive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isk resilience governance is constructed, and specific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for reference.

Keywords: risk resilience governance; online catering; delivery food; security governance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餐饮外卖行业逐渐兴起并迅速扩张。然而,由于网络平台的不规范管理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提高,网络餐饮外卖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如食物中毒、食材不合格等问题时有发生,严重威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为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安全,加强网络餐饮外卖食品安全治理已成为当务之急[1]。本文从风险韧性治理的视角,研究与探索加强对网络餐饮外卖食品安全的治理和管理措施。

1 网络餐饮外卖行业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网络餐饮外卖行业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一个新兴产业。目前,该行业在中国已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市场,并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网络餐饮外卖行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习惯于通过手机或电脑订购食品和外卖服务,这使得网络餐饮外卖成为一个重要的商业模式。近年来,政府对餐饮外卖市场的监管也逐渐加强,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安全和放心的消费环境。

网络餐饮外卖行业在发展的同时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外卖平台竞争激烈,商家为争夺客户资源往往采取低价策略,导致食品质量和安全性难以得到保证。网络订餐的便捷性和及时性使得消费者对配送时间和速度的要求不断提高,这也给物流配送带来了压力。网络餐饮外卖行业还存在信息不透明、虚假宣传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和规范。

尽管网络餐饮外卖行业面临一定的问题和挑战,但它的前景仍然十分广阔。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该行业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并进一步完善自身的服务体系和管理机制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2 风险韧性治理理论概述及其优势分析

风险韧性治理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于2015年提出的一种新型治理模式。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建立一种更加包容、透明和参与性的治理机制来应对各种风险挑战。风险韧性治理理论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包容性、透明度、适应性和多元化资源。风险韧性治理强调多元化的参与主体,包括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各个利益相关方;这种包容性和多层次的参与能更好地反映社会的多样性和需求,从而制定出更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2]。风险韧性治理要求政府和社会各方在决策过程中保持高度的透明度,确保信息的公开和共享,有助于提高公众对政策的理解和支持度,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负面影响。风险韧性治理注重对不同风险的挑战进行分类管理和综合应对,不仅关注单一的风险因素,还考虑了多个维度的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关系;同时,它还强调政策调整和实施过程中的灵活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情况。风险韧性治理强调利用多元化的资源和手段解决复杂的问题,不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还包括民间组织和私营部门的参与,以及国际援助和合作等多种形式的资源支持。风险韧性治理理论是一种旨在应对风险挑战的新型治理模式,能为网络餐饮外卖食品安全治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3 风险韧性治理视角下的网络餐饮外卖食品安全治理框架

3.1 政府监管与网络餐饮商家自律的结合

3.1.1 加强政府监管力度

政府应加强对网络餐饮外卖行业的监管,制定更严格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规范行业行为。政府可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或委托第三方机构对网络餐饮平台进行定期检查和监督,确保其符合相关规定和标准。同时,对于违反规定的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以起到震慑作用。针对网络餐饮外卖行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政府应尽快出台相关的立法和规章制度,明确网络餐饮平台的经营范围和责任义务,以及消费者的权益保护等内容。此外,还应加强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包括食品原料采购、加工制作过程、包装标识等方面,以确保食品质量和安全。

3.1.2 鼓励网络餐饮商家加强自我约束和管理

作为网络餐饮外卖平台的主要参与者,网络餐饮外卖商家应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追溯机制,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网络餐饮商家应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包括食品采购、储存、加工和销售等环节的管理;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责任感。商家还应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和合作,及时回应消费者的投诉和建议,提高服务水平和用户体验。另外,要实时监控食品的质量和安全状况;推广使用无接触配送方式,降低交叉污染的风险。

3.2 技术创新与社会参与相结合

3.2.1 鼓励网络餐饮技术创新提升食品安全的检测和监测能力

网络餐饮外卖食品安全治理框架的构建离不开技术创新,只有不断提高生产和管理水平,才能有效解决当前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并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政府和行业协会可以组织相关培训和讲座,提供商家管理、食品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指导,帮助其提升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政府可通过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推动开展技术研发和创新活动,促进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提高食品安全的保障能力和效率。加强食品安全监测体系建设,建立覆盖全行业的监测网络,包括生产、加工、运输等环节。通过定期抽样检查、风险评估等方式,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同时,加强实验室能力建设,提供快速准确的检测服务和技术支持[3]。通过媒体宣传、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向消费者普及食品安全和健康饮食知识,增强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认知和重视程度。引导消费者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食品,避免食用过期或变质产品。鼓励消费者举报食品安全问题,形成良好的社会监督和舆论氛围。

3.2.2 推动社会力量的参与

网络餐饮外卖食品安全治理中,可以推动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媒体等社会力量的参与。政府相关部门应设立专门的投诉举报平台,方便消费者对不合格食品进行反馈和维权。同时,鼓励消费者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发布有关食品质量问题的信息,引起公众关注。支持成立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为消费者提供专业的法律援助和支持。这些组织可以通过调查和调解等方式,帮助消费者解决与餐饮外卖相关的纠纷问题。与新闻媒体合作,共同报道网络餐饮外卖领域的食品安全问题及处理情况。借助媒体的力量,扩大社会影响,提高公众对外卖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在推进网络餐饮外卖食品安全治理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和媒体的作用,加强政府与社会的沟通与合作,形成合力,共同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4 风险韧性治理视角下的网络餐饮外卖食品安全治理的措施和建议

4.1 加强治理,提升包容性

在风险韧性治理视角下,网络餐饮外卖食品安全治理提升包容性,需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对网络餐饮外卖平台的监督和管理;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网络外卖餐饮商家和个人的违法成本和风险意识。加强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提供清晰的产品信息、配送时间和安全保障等相关信息;同时,建立投诉举报渠道,及时处理消费者的投诉问题并给予合理的赔偿。鼓励网络餐饮外卖平台制定和实施行业规范和标准,建立行业协会或联盟,促进网络外卖餐饮商家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维护市场秩序和食品安全。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来监测和预警食品安全问题,提高食品安全的监控能力。通过数据分析和预测模型,提前发现潜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和控制。通过宣传教育和社会参与,增强公众对食品安全和健康饮食的认识和责任感,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和饮食文化。支持网络餐饮外卖平台开展创新研发和技术应用,推广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模式,降低食品安全风险。针对不同群体的需求差异,提供多样化的餐饮选择和服务方式,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减少食品安全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

4.2 加强治理,提升透明度

要提升网络餐饮外卖食品安全治理的透明度,可以建立健全的网络平台信息披露制度,明确食品生产、加工过程、配送环节等信息的公开要求;同时,加强监管部门的信息发布和政策解读工作,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引入第三方机构或组织对网络餐饮外卖食品进行定期抽检和评估,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标准符合相关规定和标准。此外,鼓励消费者通过投诉举报等方式监督网络平台的经营行为,促进平台整改和提高服务水平。对于违反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的网络餐饮外卖商家和个人,加大行政处罚力度,并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鼓励网络餐饮外卖商家制定和实施行业规范,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内部管理和员工培训;同时,加强行业协会的自律管理作用,推动商家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维护市场秩序和食品安全。利用各种媒体渠道,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普及食品安全和营养知识,提高公众对饮食健康的重视程度。同时,引导媒体和公众关注网络餐饮外卖领域的热点问题,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促进社会共治[4]。

4.3 加强治理,提升适应性

网络外卖餐饮商家在外卖食品安全治理中,需建立健全的风险评估和管理机制,对网络外卖餐饮商家内部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系统的风险评估和管控,包括制定完善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感。商家需进一步强化供应商选择,选择可靠的供应商,确保食品原料的质量和安全;建立严格的准入标准和监管制度,确保供应链的可追溯性和可控性;加强对供应商的培训和支持,帮助他们提升食品安全和质量控制能力。积极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过程的监控。通过实时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风险问题;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向消费者普及食品安全相关知识和法律法规要求,增强消费者的风险防范意识。加强与媒体的合作,及时发布有关食品安全的信息和解答消费者的问题,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商家还需建立健全的外部监督和反馈机制,鼓励公众参与和监督;加强与政府监管部门、行业协会、第三方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动网络餐饮外卖行业的规范发展。同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树立网络餐饮的良好形象和社会责任感。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