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现状及策略研究

作者: 张本富

摘 要:近年来,各级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将食品卫生安全作为民生、民心工程来抓,凝心聚力守护人们“舌尖上的安全”,筑牢食品卫生安全防线,食品卫生安全管理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食品卫生安全事关公众身体健康及社会稳定,保障食品卫生安全现实意义重大。只有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才能够让公众吃得放心、用得安心、买得称心,进而保障经济稳定发展和社会进步。本文分析了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的意义和现状,并提出了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的策略。

关键词: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现状;策略

Research on Current Situation and Strategy of Food Hygiene and Safety Management

ZHANG Benfu

(Huating First People’s Hospital, Pingliang 744100,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departments at all levels adhere to the people-centered, always food hygiene and safety as the people’s livelihood, people’s project to grasp, concentrate on guarding people’s “safety on the tip of the tongue”, to build a strong food hygiene and safety line of defense, the level of food hygiene and safety management has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Food hygiene and safety is related to people’s health and social stability, ensuring food hygiene and safet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Only by strengthening the management of food hygiene and safety, can the public eat with peace of mind, with peace of mind, to buy a satisfactory, and then protect the st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and social progres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food hygiene and safety management, and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y of food hygiene and safety management.

Keywords: food hygiene; security management; status; strategy

当前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尚存在法律监管体系缺乏系统性、安全管理力度严重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对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了巨大威胁,因此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强化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的意义

1.1 保障生命健康

近年来食品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食品生产制造环节被细菌、有害物质污染,导致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呈现出高发趋势。摄入过量有毒物质、细菌超标的食品,会出现腹泻、呕吐、中毒等症状,严重时会引起猝死,严重威胁消费者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食品卫生安全与公众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强化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加大管理力度,能够防范食品卫生安全事件的发生,实现对消费者生命健康的有效保障[1]。

1.2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食品卫生安全事件的不断发生,在社会范围内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例如,三鹿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导致大量婴幼儿患上肾结石等疾病,甚至造成1人死亡,类似事件造成的社会影响极为恶劣。严格落实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健全法律制度,提升食品卫生安全管理水平,确保食品卫生安全,营造良好的政府形象,有助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1.3 维护社会稳定、改善民生

食品卫生安全问题是重大民生问题,其与公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若频繁发生食品卫生安全事件,将会对社会稳定产生极大影响。积极落实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严格遵循食品安全法,并打击违法行为,确保食品生产经营活动规范化进行,降低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发生概率,能够在改善民生和保护公众切实利益的同时,维护社会稳定。

2 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现状

现阶段,食品安全形势整体向好发展,这和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密切相关。在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中,政府增加了技术、资金、人才等多方面的投入力度,并不断完善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加强食品卫生安全宣传教育,营造了良好的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环境与氛围。但目前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法律监管体系缺乏系统性

现阶段,我国卫生安全领域立法已较完善,涉及上千个食品标准,建立了一系列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食品卫生安全性。但目前我国实行的是分段立法,各项法律条款处于较分散的状态,或者法律规定过于宽泛化,定义不准确不清晰,留下了执法空隙,不同法律法规下对于同一食品安全问题的处理结果往往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2.2 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缺乏威慑力

现阶段,发生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后的处罚力度并不重,其威慑力没有充分体现。尤其是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而言,我国面对违反食品卫生规定而引发的食品卫生安全问题的处理力度较弱,违法成本过低,导致我国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威慑力不足,无法起到良好的震慑、警示作用,导致我国制假售假之风屡禁不止,市场上违法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现象较为严重,尤其在农村地区,该现象更加突出[2]。

2.3 安全管理力度严重不足

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具有任务重、管理区域分散等特征,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管理工作难度。尤其是部分交通不便的农村区域,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更加困难。同时,因对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管理意识薄弱,没有设置专项工作经费,进而导致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无法得到持续化的开展,弱化了管理效能。

2.4 基础薄弱且规范难度大

食品行业具有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的特征,部分生产经营者文化水平低,法律意识淡薄,诚信意识不足,极大地增加了管理难度。特别是一些小作坊和小摊贩,虽为人们饮食提供了方便,但由于生产环节卫生差,加工操作不规范,因此是食品卫生安全问题的高危群体,同时也是当前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的“痛区”[3]。

2.5 全社会食品安全意识亟待提升

调查发现,当前仍有大部分消费者对于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呈漠不关心的态度,对于社会范围内所发生的食品卫生安全事件呈事不关己的态度,这助长了食品行业违规生产的歪风邪气,导致食品卫生安全问题频发。同时,部分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并不重视对食品质量、保质期、配料表的检查,发生食品安全事件后缺乏良好的维权意识,这亦是食品卫生安全事件的重要诱因。

3 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策略

3.1 把好源头规范关,提升食品卫生安全管理水平

为了从源头上保障食品卫生质量安全,杜绝食品卫生安全问题的发生,应当严格把好市场源头准入关。新时期,要将市场源头管理工作列入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来抓,认真做好以下几项工作。①要严格执行市场准入制度,遵循食品卫生安全生产加工必备条件及要求实施行政许可范围内的项目,针对不符合要求的企业应当严格惩处。尤其是高危食品行业、企业,应当严格把控好初审关、准入关,禁止不符合要求的企业参与食品生产[4]。②要引导企业做好证件申领准备工作,处于申证准备阶段的企业,应当进行针对性的帮扶指导,合理布局车间和设备,科学规划检验室,规范产品使用标准,合理设计标识标签。③要加大巡查力度和频率,及时发现并进行现场指导,面对面、手把手地解决食品生产环节所存在的问题,提高食品卫生质量。

3.2 转变思想观念,落实食品卫生安全保障制度

新时期,企业应改变过去落后的思想观念,自觉履行食品卫生安全责任,实现对食品卫生安全的有效控制。①要重视对食品卫生安全承诺书的签订,要求企业对所生产、经营的食品卫生安全负责,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进行生产经营,落实企业自律行为,控制食品卫生质量。②要积极引导企业建立完善的溯源体系,强化账册管理,完整记录企业食品生产信息,确保生产档案信息可追溯。③要强化日常监督检查工作,健全完善溯源体系,重点检查管理不规范、人员少、条件差、记录不完善的中小型企业,结合检查中所发现的问题给予详细的指导,杜绝食品卫生安全事件的发生。

3.3 建立联动工作体系,形成食品安全监管合力

单纯地依靠某一个部门开展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力量非常有限。为满足当前食品卫生安全监管工作的需求,加快构建联动工作体系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提升管理力度的有效举措。①要做好互动信息平台的搭建工作,共享文件资料,确保随时随地都能够看到各方工作进展情况,并明确自身职能,避免在工作中出现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②要积极构建各个部门之间的联动机制,加强沟通与交流,在形成工作合力的同时,达到节约经费开支的目的。③应当加强和政府食安办之间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各项政策及法律法规,以此为基础开展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使得该项工作针对性更强,质量更高,为食品卫生安全提供重要保障[5]。

3.4 加强培训,提高基层食品安全监管能力

要认真做好基层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考核工作,人员通过考核后才能够参与食品卫生安全管理执法。①要重视对业务能力的培训,充分发挥出科研院所、培训机构的作用,明确管理重点,了解食品行业特点,围绕基层监管职能,定时定期进行业务能力培训,促使管理人员扎实掌握食品卫生标准及专业知识,带动基层管理人员业务能力提升,使食品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具备更高的实效性。②要高度重视法律法规方面的培训,重点学习行政许可法、处罚法以及复议法等与食品卫生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使食品卫生安全管理人员具备更高的执法水平。③要强化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工作。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具备较高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对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要强化对工作人员的信息技术培训,使其扎实掌握计算机技术、设备操作技能,提高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科技化水平。④要制定完善的食品卫生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实战化演练活动,在不断演练中提升管理人员应急处理水平,妥善处置食品卫生安全突发事件,降低所造成的影响和损失。

3.5 创新监管方式,提高食品卫生安全管理有效性

目前,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着人少事多的现象,严重影响管理效果和效率。要想提升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效率和有效性,要结合工作实际情况积极改进创新监管方式方法。①要明确食品企业年审的重要性,搭建统筹的食品卫生质量安全管理模式。②要重视对互联网的应用,将网络和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融合。例如,针对需要整改的食品企业,在整改工作完成后利用水印相机进行拍照,然后传送至管理部门邮箱,让管理人员及时掌握整改情况,带动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③要重视对第三方食品安全协管队伍的组建,发挥协管员的作用,快速完成区域内食品企业调查摸底、文件传送、突发事件报告、整改检查等方面的工作,在降低管理人员工作压力和强度的同时,提升食品卫生安全管理效率,保障食品质量安全[6]。④要加大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宣传力度,利用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宣传典型事件,可起到良好的威慑、警示作用,提升全民食品卫生安全意识,让违法生产、销售食品等行为无处遁形。

4 结语

综上所述,相关部门要充分意识到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履职,全力以赴守护人们“舌尖上的安全”。同时,针对当前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实践工作中所暴露出的各项问题,要予以足够的重视,深入分析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进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有效策略予以解决处理,提升食品卫生安全管理水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高优美.探索我国食品安全卫生问题的现状和对策[J].现代食品,2019(15):110-111.

[2]王长青.高校后勤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及策略探析:评《食品安全学》[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2,13(13):4411-4412.

[3]侯延丽,王鹏,牛育鸿.榆林地区农村居民的食品安全卫生及护理需求调查研究[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6,7(11):4701-4706.

[4]许淼.高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监管问题及策略探讨[J].现代食品,2023,29(14):140-142.

[5]乌惟怿.高校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现代食品,2023,29(1):129-131.

[6]陈健民.关于高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的几点思考[J].现代食品,2023,29(1):117-119.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