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监督抽样环节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探讨

作者: 柴晋军

摘 要: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关乎国家稳定、社会和谐与国民健康。抽样工作作为食品抽样检验的起点,对食品抽检结果的准确性和监管部门的后续核查处置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食品安全监督抽样工作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食品安全监督抽样环节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了规范食品抽样工作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食品安全;监督检验;抽样环节

Problems and Strategies in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and Sampling

CHAI Jinjun

(Shanxi Inspection and Testing Center (Shanxi Institute of Standard Measurement Technology), Taiyuan 030012, China)

Abstract: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and sampling is related to national stability, social harmony and national health.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food sampling inspection, sampling is crucial to the accuracy of food sampling inspection results and the subsequent verification and disposal of regulatory authoritie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significance of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and sampling,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and sampling, and gives some strategic suggestions on standardizing food sampling combined with practice.

Keywords: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sampling link

近年来,我国国民素质显著提升,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日渐增强,同时政府部门加强了食品安全监管,使食品安全水平大幅提高,但食品安全问题却时有发生,农兽药残留超标、微生物污染、重金属污染、超限量或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等问题较严重,成为制约食品安全的“瓶颈”[1]。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是强化食品安全监管、保障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抽样检验作为量化可视的科学实践过程,检验结果是相关部门评价食品安全状况、评估潜在安全风险的重要依据,抽样环节作为食品抽样检验的第一步,也是检验检测活动的基础,直接影响着后续核查处置。但在食品安全抽检工作中,相关部门与检验检测机构大多重视实验室检验环节与数据的准确性,对抽样工作的重要性却认识不足,导致抽样环节存在问题,进而影响检验工作及后续监管[2]。本文结合当前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的现状,对抽样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和应对策略进行了探讨,旨在为相关部门和检验检测机构进一步规范抽样工作、提升抽检质量提供参考。

1 食品安全监督抽样工作的重要意义

食品安全监督即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在食品生产或流通环节按照法定程序和相关标准要求,以排查风险为目的,对食品的包装、标识及感官、理化、微生物等指标进行监督检验,及时发现排除不合格食品,保障国内食品安全和国民饮食健康[3]。由于食品种类多、数量大、检验项目复杂,涵盖所有食品种类和批次的检验显然是难以实现的,因此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较为科学合理,抽样检验也是国内食品安全监督检验的常用办法,既节省了人力成本和抽检经费,又提升了检验效率,减少了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管能力[4]。在食品监督抽检工作中,抽样工作是抽样检验的首要环节,与检验检测同等重要,若被抽样品不具有代表性,抽样流程不规范,抽样文书内容有差错,则会导致检验结果出现偏差,进而影响食品监督抽检和安全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还会使公众对监管部门和检验检测机构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产生质疑[5]。基于此,食品检验检测机构与抽样人员应提高对抽样工作的重视程度,在监督抽检中保证抽样环节的合法、合理、合规。

2 食品安全监督抽样环节存在的问题

2.1 抽样工作程序不够规范

规范化的抽样程序是保障抽样工作顺利开展、抽检结果准确可信的关键因素。当前,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任务量较大,部分检验检测机构片面追求检验效率的提高,而忽视了抽样环节工作程序的规范性。①在规定的抽样人员没有全部到场(不得少于2人)时执行抽样任务,或由被抽样单位人员自行取样,使抽取样品的代表性与真实性存疑,进而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②部分检验检测机构对样品是否具有代表性不太重视,如抽样人员在抽取食醋时从同一包装箱内抽取样品;抽取水产品时将一部分整体个体作为检样,另一份作为备样,导致检验结果不具代表性,存在复检与初检结果不一致的风险。③抽样人员须向被抽样单位出示抽样检验告知书等有效证明文件,但部分抽样人员由于和被抽样单位员工熟识,不履行该程序。④按照规定食品安全抽检须向被抽样单位支付样品费用,然而部分机构不积极主动地支付相关费用,影响了监管部门和抽样人员的形象,也存在徇私舞弊的可能性。

2.2 抽样人员业务水平较低

抽样人员是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抽样环节的具体执行者,其专业水平与业务能力直接影响抽样工作的成效。部分检验检测机构由于重视检验检测而忽视抽样环节,对抽样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学习培训不太重视,使个别人员业务水平薄弱,责任心不强,在抽样工作中出现失误。①部分人员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在抽取样品时对食品分类错误,造成检验项目、方法依据及判定标准不匹配,得出错误的检验结论,导致检验机构和监督抽检的公信力受损。②部分抽样人员对检验项目不熟悉,对于许多对样品数量和独立包装数有特殊要求的检验参数抽取样品时仍按照工作经验抽取,造成抽取样品量或独立包装数不足,无法开展检验。③部分人员由于责任心不强,抽样任务繁重时,为快速完成抽样任务将不同批号或不同口味的食品混作同批次样品,出现检样和备样不一致,导致后续制样和检验工作无法进行。④部分抽样人员工作不认真,抽样单与告知书填写不规范、肆意涂改,将商家营业执照号、生产日期或商品属性等关键信息写错,告知单填写的食品不明确等,都会对后续核查处置带来困难。

2.3 样品贮存与运输不达标

样品的贮存与运输条件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也是保障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质量与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部分食品对贮存环境要求较高,贮存与运输过程中的温、湿度等能否满足食品需要的贮存条件,将会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产生较大影响。但在实际抽样环节中,部分抽样人员在抽取需要冷藏或冷冻的食品后,未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在运输过程中也未对贮存条件给予特别关注;还有部分食品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如花生油在夏季高温环境下容易造成过氧化值偏高,食用农产品储存不当农药易降解等,都会使检验结果不准确。但部分抽样人员不注重上述细节因素,未完全按标准规范要求进行贮存运输,更有甚者抽取到保质期较短的样品未及时送至检验检测机构,使检验结果的有效性与准确性大打折扣。此外,被抽检样品的封存也是抽样检验的重要一环,部分抽样人员出现过所封样品(检样和备样)不是同批次、防拆封措施不到位、封条信息不全等问题。

2.4 被抽样单位人员不配合

被抽样单位人员的积极配合是抽样工作乃至于整个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检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目前,部分食品生产企业的工作人员由于法律意识淡薄、对食品监督抽检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等因素,对抽检工作不太配合,甚至还会阻挠抽样人员抽取样品。最为常见的是,抽样人员到食品生产企业抽取样品时,部分企业会以负责人外出或库存数量不足等借口进行搪塞,导致无法顺利抽取样品;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中规定6种样品不能抽取检验,部分食品企业就会将此作为借口来逃避抽检;部分食品企业负责人以食品是试制样品、还未上市销售为理由来阻挠抽样。

3 食品安全监督抽样工作的规范策略

3.1 科学制定计划,规范抽样程序

食品安全监督抽样工作是一项繁杂且系统的工作,需科学合理地制定详细实用的抽样计划才能保证抽样工作高效顺利地进行。检验检测机构可结合年度抽检样品数量、区域食品状况及自身抽样队伍情况做出详细计划,既要对辖区内被抽检单位的情况进行摸底,对各食品生产企业的地理位置和生产情况要有大致的了解;又要综合考虑抽样环节繁杂程度、抽取食品数量及抽样方法难易等按季度、按月份细分抽检任务,再分派给抽样人员,避免集中抽取同类样品。同时,要更好地落实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抽样环节工作程序的规范化必不可少。检验检测机构应严格落实“双随机”规定,现场抽样时2名抽样人员必须同时到场,杜绝食品生产企业陪同人员提供样品的情况,在实际工作中要求抽样人员必须向企业出示身份证明材料,且抽取样品要按照相关规范与细则要求,确保所抽样品的代表性,此外对抽取样品必须向企业支付相关费用。

3.2 加强对抽样人员的培训与监管

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每年都会增加新要求,相应的抽样环节也会出现变化,对于抽样人员而言,需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地学习新文件、新标准、新技术,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对于检验检测机构来说,也需定期对抽样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如邀请专家解读每年度的食品安全抽检实施细则、新出台的食品安全标准等,为抽样人员专业技术的提升创造条件,加深其对相关标准规范的理解与记忆,提升抽样环节的工作效率。同时还可通过制定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来进一步规范抽样人员的作业流程,在抽样过程中可通过2名抽样人员交叉核对抽样单信息的方式来避免抽样单与告知书信息错误,可组织抽样人员互相交流技术经验来促进共同提高。此外,还可对抽样员进行出错率和抽样效率的考核,对于抽样效率高、差错率小的人员进行表彰奖励,以提升抽样员对抽样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3.3 规范样品的封样、贮存与运输

在食品样品抽取结束后,规范封样、做好贮存与运输环节的防护也是保障食品抽检质量十分重要的环节。①封样需抽样人员与被抽样单位负责人签字盖章,封条上填写与抽样单上一致的样品编号与抽样日期,检样与备样均需做好有效封存,防止被调换,封条还需用胶带缠好,避免遇水影响保存。②样品需按照产品标签和抽检的实际要求进行存储,并做好记录。常温贮存一般用于流通环节抽取的不易变质的预包装食品,冷藏贮存需在0~4 ℃冰箱或冷柜中存放,冷冻贮存需在(-18±1)℃冰箱或冰柜中存放。③检验检测机构还需加大运输环节的投入,抽样车辆需配备冰箱,并做好温度监控,以确保抽检样品在运输环节不会变质或被污染。

3.4 多渠道强化食品安全宣传工作

市场监管部门可通过电视、广播、微博和微信等新老媒体多种渠道进行食品安全监管的宣传工作,向公众尤其是食品生产企业和流通领域的从业人员普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知识,以使从业者明晰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的重要性,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检验检测机构抽样人员的抽样工作,以便提升抽检工作的效率。对于符合抽样检验条件但拒绝配合抽检的食品生产企业及经营者,由抽样人员向其说明相关法律法规与拒检的严重后果,如果仍然阻挠抽样,则填写拒检单,由相关部门进行处理,维护市场监管部门的权威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抽样工作作为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的起点,抽样环节的合法、合理、合规直接影响着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的准确性。因此,检验检测机构和抽样人员需提升对抽样工作的重视程度,对抽样环节的每一个细节进行有效把控,通过科学制定抽样计划、规范抽样工作程序、提升抽样人员的能力水平等提升抽样效率,以真正发挥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的作用,应对当今社会食品安全风险的挑战。

参考文献

[1]苏敏.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的现状和思考[J].实用医技杂志,2021,28(11):1343-1344.

[2]李丽.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中常见问题分析[J].现代食品,2022,28(2):139-141.

[3]覃业欣,李迎,陈盼,等.食品安全抽样工作中易出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现代食品,2021(16):156-158.

[4]娄进进.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抽样中的问题分析[J].中国食品,2022(9):80-82.

[5]文盼.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抽样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研究[J].质量安全与检验检测,2021,31(5):82-84.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