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实施居家养老新政

广州市民政局、财政局发布了《关于全面开展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和服务工作的通知》,明确家庭养老床位服务对象为广州市范围内60周岁以上、居住在家中需要照护的老年人。新政已于2024年5月1日起实施。当地老年人可通过广州市为老服务综合平台或就近线下向居住地所在区的服务机构提交家庭养老床位建床申请。随后由服务机构入户走访。对于需进行老年人照护需求综合评估的,区民政部门安排评估机构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评估。评估通过后,进行签约、建床和服务。服务人员应当是与家庭养老床位服务机构签订劳动合同或劳务协议的工作人员,或是与服务机构有合作协议单位的工作人员,且具备与所提供服务项目相匹配的相关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或经专业培训,不得由服务对象的亲属或保姆担任。

收费方面,由服务机构按照普惠性原则自主合理制定。服务机构应与服务对象签订服务协议。

多地探索“一次挂号管三天”

山西太原在全市范围推广“一次挂号管三天”就诊模式。在该市34所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患者从挂号、就诊、检验检查到取药等整个门诊就医环节,原则上只挂一次号。若因辅助检查不能完成当天诊治,经初诊医师授权,患者携检查检验结果复诊时,原则上3日内(含就医当日)同一疾病在同一院区、同一科室不再支付二次挂号费用。

长期以来,看病“一天难看完”“重复挂号烦”,是部分患者的痛点之一。近年来,江苏、山东、山西、重庆、四川等地的公立医院开始积极探索延长挂号有效期,让患者能够在初次挂号后的3日内免费复诊。山东淄博公布的数据显示,“一次挂号管三天”举措一年可为当地患者节省挂号费约240万元。

48个基本养老服务综合平台试点公示

2024年4月25日,民政部办公厅、国家数据局综合司联合印发“试点公示”,将天津等48个地区作为基本养老服务综合平台试点地区,其中省级地区8个,市级地区40个,安徽滁州市、马鞍山市及安庆市入选。公示期满后除另有通知外,试点地区可自行开展试点工作,民政部、国家数据局将加强对试点地区的指导,确保试点工作有序有效开展。有没有你的家乡?扫描二维码可查看。

养老机构预收费周期不得超过12个月

近年来,有少数养老机构出现了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资金链断裂后“退费难”“爆雷”“跑路”等问题,甚至有的不法分子实施非法集资、诈骗等犯罪行为,严重损害老年人合法权益。日前,民政部等七部门出台《关于加强养老机构预收费监管的指导意见》,自2024年10月1日起施行,要求:养老服务费预收的周期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对单个老年人收取的押金最多不得超过该老年人月床位费的12倍。不得做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不得以承诺还本付息、给予其他投资回报等方式,诱导老年人或者其代理人交纳预收费。会员费不得用于非自用不动产、有价证券、金融衍生品等高风险投资,以及用于其他借贷用途。对符合服务协议约定退费条件的预收费用,养老机构应当按照约定及时退费,不得拒绝、拖延。

中国实现脑胶质瘤精准治疗零的突破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正式批准由我国独立自主研发的小分子靶向药物伯瑞替尼,用于治疗脑胶质瘤,这是全球首个批准上市的用于治疗脑胶质瘤的小分子靶向药物。

脑胶质瘤常常侵犯语言、行动、逻辑思维等大脑的重要功能区,肿瘤和脑组织纠缠在一起,没有明显的分界,很难通过外科手术做到彻底切除,即使经过手术和放化疗,仍面临致残、致死率高的困境。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涛带领团队系统开展了脑胶质瘤恶性进展的病因学研究,建立了国际上首个全级别的脑胶质瘤的融合基因谱,首次发现并命名全新融合基因PTPRZ1-MET,它是促进胶质瘤恶性进展的关键基因。针对这个融合基因,江涛团队自主研发出小分子靶向药物伯瑞替尼。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使用伯瑞替尼的复发脑胶质瘤患者,中位生存期延长2倍,两年死亡率降低 40%。

复旦团队研发出耳聋基因治疗药物

如何从根源上解决听力损失?复旦大学团队经过长达 10多年的不懈努力,携手合作伙伴研发了针对 OTOF 基因突变的耳聋基因治疗药物,它能在内耳中重新编码,产生功能正常的 OTOF 蛋白。

递送大基因一直是基因治疗中的一个难题,而复旦团队利用双 AAV(adeno-associated virus)载体的方式递送,起到了相当于两辆“车”分开装货的作用,让药物到达内耳以后再连接进行重组,首次成功实现了大基因在人体中的递送。这是全球第一个取得疗效的耳聋基因治疗临床试验,更是全球第一项双 AAV 载体的人体试验,开启了耳聋基因治疗的新时代。

机器人辅助,精准切除甲状腺癌

近日,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成功进行了一例机器人辅助甲状腺癌根治手术。手术切口从颈部挪到了腋窝,颈部不留疤痕。

传统的甲状腺手术是在颈部沿颈纹做一横切口施行手术,颈部留下疤痕,影响美观,且术后颈部的酸痛、粘连会相对较重,恢复时间较长,神经、甲状旁腺的损伤风险也相对较高。而腔镜辅助甲状腺手术把切口挪到腋窝,通过镜头、器械等进行手术,术后不适感小、恢复快,应用腔镜视野,神经、甲状旁腺损伤的风险也相对较低。但手术操作相对复杂、手术时间长、术中遇到出血不好处理,局部也存在视野和操作盲区。而机器人的机械臂能在狭窄的颈内空间里自由转动,活动范围远胜于传统腔镜器械,并且提供了三维高清视野,精细程度远胜于开放手术及传统腔镜手术,出血、神经及甲状旁腺损伤风险更低,能让更多患者受益。

绝经早,膀胱癌风险高

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表明,绝经早的女性,罹患膀胱癌和尿路上皮癌的风险相对更高。

研究小组以55882名45岁以上的女性为对象,分别在研究开始时、5年后和10年后向参试者发放问卷,以收集她们的生殖相关情况。结果发现,44岁前绝经的女性,膀胱癌和尿路上皮癌的患病风险比49岁以后绝经的上升1.94倍和1.74倍。排除手术等其他因素影响后,44岁前绝经的女性,患上膀胱癌和尿路上皮癌的风险,更是达到49~51岁绝经者的2.09倍和1.78倍。

研究者推断,绝经较早意味着女性在年纪较轻时就减少了雌激素分泌,降低了雌激素对尿路上皮癌的抑制作用,再加上绝经造成的尿路感染风险上升,以致尿路长期处于慢性炎症中,进而诱发了相关癌症。

上一篇: 日常护眼小妙招
下一篇: 夏日来杯苦荞茶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