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冬令进补要点

作者: 孟双荣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根据中医理论冬季属阴,与肾相通,主蛰伏,是生机潜伏、阳气内藏之时。肾为先天之本,内藏五脏六腑之精气,精气化为血,是人体生命之根本。故人们应在冬天保持阳气收敛和封藏,不能过度消耗。冬令进补重在养肾,调神怡情。肿瘤患者往往因肿瘤本身导致机体消耗,或者经受各种抗肿瘤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造成阳气不足,免疫力下降,自身代谢不平衡等,更应注重身体调理,此时冬季进补应注意以下几点:

起居有常,适当运动

冬季对于肿瘤患者来说不太友好,肿瘤患者身体抵抗力和免疫力相对较差,不耐寒,易诱发多种合并症,加重病情。此时应更加注重防寒保暖,尤其是在寒冷的早晚应减少外出,避免寒邪伤肾,气血凝滞。《素问》有云:“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尤其老年患者要作息规律,保证睡眠充足。白天可选择散步、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具有中医特色的传统健身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但不要超负荷运动或出汗过多。

饮食有节,选择适宜

肿瘤患者放化疗期间,饮食清淡为主,避免辛辣大补、油腻肥厚的食物。目前,放化疗治疗仍为多种恶性肿瘤的有效治疗手段,但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影响正常细胞,从而导致患者的免疫力明显下降。放疗过程还可能对快速增长的黏膜上皮细胞造成损伤,引发胃肠道黏膜炎或口腔黏膜炎。而化疗药物会破坏肠道上皮细胞,造成肠道菌群失调。放化疗期间,约80%的患者常表现为厌食、恶心、呕吐等,其严重程度因用药和患者身体状况存在差异。因此,放化疗治疗初期主张少食多餐,以粥汤类为主,补充水分,加快药物代谢,减轻药物毒性反应;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补充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E都能保护和促进胃肠道黏膜的修复,一般可选择红、绿、黄等颜色较深的新鲜蔬菜和水果食用。治疗后期,随着胃肠道反应逐渐减轻,患者可适当补充含优质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肉、蛋、奶等,优质蛋白质对体内组织的修复与生长有促进作用。放化疗结束后,肿瘤患者可搭配新鲜的香菇等菌类食物,以达到增强免疫力,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提高放化疗的敏感性和耐受性,同时能够补充微量元素,调节体内的酸碱平衡,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

调神怡情,传递希望

冬季阴寒干燥,万物凋零,肿瘤患者既要承受肿瘤疾病的压力,还要适应气候变化,容易出现伤感、恐惧、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因此,对肿瘤患者的精神调护尤为重要。家属应注重对患者的心理疏导,营造乐观积极的家庭氛围,帮助患者保持心情舒畅,正确认识自己的病情,乐于接受医护人员的帮助,多与周围的人进行沟通交流,放松心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同时,鼓励肿瘤患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增强自我价值感和社会责任感,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大有裨益。

总之,冬令进补不是盲目的补,是因时因人而异。肿瘤患者更应科学进补,做到顺应天时、起居有常、防寒保暖、适当锻炼、饮食有节、心情愉悦,身体早日康复。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