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性尿失禁不用怕,中医疗护有方法
作者: 陆燕蓉中医认为,压力性尿失禁是由于肾气不足或膀胱功能失调所致。通过中医疗法如针灸、中药、中医护理技术及康复训练,可以调整身体的能量平衡,增强肾脏和膀胱的功能,从而改善尿失禁症状。中医治疗与护理不仅注重症状的缓解,更重要的是调整身体的整体平衡,提高生活质量。
中药调理
压力性尿失禁作为一种不自主的尿液泄露,更多见于女性患者,面对这样的情况,许多患者会觉得难以启齿,但实际上通过中医学进行辨证论治,可改善相关症状。
肾虚不固证 患者会表现为尿失禁,并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遗尿多等症状,可采用中药方剂金匮肾气丸,方中的地黄可以滋阴补肾、山茱萸能起到补肾固精的作用。
中气下陷证 患者主要表现为尿失禁伴有便意频数、便溏等表现,可以采用方剂补中益气汤,方中的黄芪、党参能有效补气,增强人体膀胱括约肌的功能。
脾肾两虚证 患者除表现为尿失禁,还会伴有尿液清长、腰膝酸软以及食少腹胀等表现,可采用巩堤汤,方中的熟地黄、菟丝子等药物合用后,可以增强脾肾功能,固摄止遗,改善脾肾两虚的情况。
肝郁肾虚证 患者会表现为尿失禁,同时有小便不禁、胁胀作痛、情绪抑郁等表现,可以应用大补阴丸等。大补阴丸中的熟地黄、知母等组方,可以滋补肝肾,增强身体的阴液,从而达到调和体内阴阳平衡的效果。
在具体采用中医药调理的时候,还要注意一些问题:中药调理一般疗程较长,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看见疗效,所以应用中药调理,患者应该多一些耐心,坚持按疗程服用;中药治疗调理期间要注意饮食,尤其是要避免食用刺激、寒凉的食物,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食用一些具有补肾固精、健脾利湿作用的食物,起到更佳的调理效果。
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的原理是通过在人体特定穴位上应用针刺刺激,调节和平衡人体的气血运行来恢复膀胱功能。针灸可以激发身体的自愈能力,增强膀胱的肌肉张力,提高尿液的控制能力,从而减少尿失禁发生。针灸可以调整身体的内分泌系统,缓解压力和焦虑,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一步减轻尿失禁的症状。针灸还能增加膀胱的容纳能力,降低膀胱的过敏性反应,减少尿频尿急的发生。在针灸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穴位进行刺激。常用的穴位包括“关元”、“气海”“三阴交”等,这些穴位能够有效地调节膀胱的功能。针刺时,患者可能感受到一种微弱的酸胀感,但不会感到剧痛,整个过程可以在舒适的环境中完成治疗。
物理治疗
在中医看来,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大多与人体肾脏有关,肾是人体的“先天之本”,肾气的强弱往往会直接关系到膀胱的收纳功能。面对这样的情况就可以采用物理治疗。而提到物理治疗又不得不谈及电刺激疗法,电刺激疗法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施加电流的方式,加速局部的血液循环。在具体操作时,我们可以选择膀胱经或肾经相关的穴位,如中极、关元等,通过对这些穴位进行电刺激可以直接作用于膀胱,强化膀胱的控制能力,同时还可通过经络系统作用于人体的肾脏。在实际操作中,治疗师会确定适合的电流强度、治疗时间等,避免可能的不适。
穴位按摩
通过按摩穴位可以刺激身体的自愈能力,促进血液循环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治疗师可以用温热的手掌,对肾区进行按摩起到温补肾气,强化膀胱收纳能力的作用。关元穴是膀胱经的起始点,用手指轻轻按压,每天多次进行,可以帮助增强膀胱的控制功能。肾经是控制泌尿系统的重要经络,按摩肾经的穴位可以帮助调节尿液的排泄。按摩位于脚心的涌泉穴,可以通过刺激肾经,增强肾脏的功能,从而改善尿液的控制能力。还有一个重要穴位是耳尖上的尿道穴,这个穴位直接与尿液控制有关,通过按摩尿道穴,可以刺激尿液正常排出,可有效减轻压力性尿失禁症状。按摩前,建议先进行深呼吸放松和伸展运动,以帮助身体放松和促进血液循环。注意,穴位按摩只是辅助方法,综合治疗才能更好的改善压力性尿失禁症状。
艾灸
压力性尿失禁往往是由于盆底肌肉松弛或损伤引起体内能量不平衡,艾灸产生的热能可以通过刺激穴位来调整和平衡体内气血流动,消除淤血和湿气困扰,促进身体自我修复。艾灸还可以帮助加强盆底肌肉功能,因为艾叶中的热能可渗透到深层肌肉组织,刺激并加强盆底肌肉的收缩力度与持久性。通过反复治疗,这些肌肉逐渐得到锻炼,从而改善尿液控制能力。这种自然的治疗方式不仅可以改善尿失禁症状,还可以提高整体健康水平。
穴位贴敷
压力性尿失禁往往与患者的精神压力和情绪波动有关。中医理论中脐部被视为人体的重要经络交汇点,与脏腑器官有着密切关系。中医脐疗可以通过刺激脐部穴位,调理肾经和膀胱经,增强膀胱收缩能力,减少尿失禁发生。还可以增强脏腑的功能和平衡,改善气血循环,调整人体气血平衡;改善患者神经系统功能,减轻压力和焦虑,提高患者的情绪状态。
康复训练
中医理念下的康复训练不仅关注肌肉力量的改善,同时也注重通过康复训练来调养肾气,平衡阴阳,恢复膀胱正常功能。康复训练时,可采取盆底肌肉训练(凯格尔运动),紧缩骨盆底肌肉5秒,再放松5秒,每日进行3组,每组15次,这样能很好的提升膀胱的支撑力和控制力。另外还可以通过太极拳的方式进行运动,太极拳强调以柔克刚,动静结合,即通过缓慢、有序的运动。尤其是太极拳中的腰部活动,可有效增加腰部肌肉量,这对于防治尿失禁很有帮助。
>>链接
中医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的误区和事实
误区1:只有老年人才会有压力性尿失禁
事实:压力性尿失禁在年长女性中较为常见,但年轻女性以及部分男性也有可能受此困扰。妊娠、分娩、慢性咳嗽、便秘、体重超重等都可能引发压力性尿失禁。
误区2:中医治疗可以完全替代西医治疗
事实:对于压力性尿失禁,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各有优势,通过中西医结合疗法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西医治疗可能包括药物治疗、盆底肌物理治疗等,而中医治疗则能够调整人体的机能,并增强自我恢复能力。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咨询专业医师后,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若条件允许,可以考虑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这对于提升效果有很大帮助。
误区3:中医治疗效果缓慢不如西医治疗
事实:中医治疗注重于调理整体,而非只针对某种症状。虽然中医治疗可能需要较长时间,但这种疗法能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值得注意的是,中医治疗通常副作用更小,所以适合较长疗程治疗,帮助患者调理身体。
误区4:中医治疗不适合现代生活节奏
事实:中医治疗方法如针灸、中药等,能很好地融入现代生活,且接受治疗即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例如针灸可以用于刺激特定的穴位,以增强肾气和盆底肌肉。虽然中医疗法治疗压力性尿失禁虽然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但中医疗法能通过调整整体机能达到治疗效果,那这就是值得的,所以患者需要有耐心并坚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