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付阻生牙有三“早”
作者: 郭婷阻生牙一般指萌出受阻的牙齿,常见为上下颌的第三磨牙,即我们常说的智齿。阻生牙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易引发一系列口腔疾病。要对付这些“捣乱”的牙齿,保护口腔健康,须做到三“早”——早诊断、早治疗、早预防。
● 早诊断:揭开阻生牙的神秘面纱
阻生牙可能引发多种不适,如果感到牙龈疼痛、红肿,甚至出现口腔感染或牙齿损伤,这很可能是阻生牙在“捣乱”,患者应及时去医院就诊。一般来说,当出现上述明显症状时,阻生牙往往已对口腔造成了一定破坏,建议患者不要等到症状严重了再去医院,平日里就应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阻生牙问题。
1.口腔常规检查
接受口腔检查的目的是确定是否存在阻生牙以及观察周围组织是否健康。由专业的口腔医生通过肉眼观察,并使用工具进行探查,重点检查阻生牙的萌出情况、是否龋坏,以及牙龈情况。
2.曲面断层检查
曲面断层检查可显示全口牙齿、上下颌及阻生牙周围重要组织(如与上颌阻生第三磨牙相邻的上颌窦、与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相邻的下颌神经)的影像情况。曲面断层检查具有广阔的视野,可以帮助医生从整体上观察阻生牙的分布位置,从而全面掌握阻生牙的情况,为后续治疗奠定基础。

3.牙科专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
牙科专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可从多个角度对阻生牙进行立体观察,能清楚地显示复杂阻生牙与周围重要结构的毗邻关系,并准确测量阻生牙与周围重要结构之间的距离。牙科专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对制订手术方案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可有效避免手术对神经血管等重要结构造成损伤,从而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早治疗:消除阻生牙的潜在威胁
阻生牙会对口腔健康造成多种危害,如牙齿拥挤、牙龈感染、龋齿和牙齿侵蚀等。其中,牙齿拥挤不仅影响美观,还可能增加牙齿间的摩擦与磨损,导致咀嚼功能障碍;牙龈感染是指牙龈炎或牙周炎等情况,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可进一步发展为牙周病;龋齿不仅会影响阻生牙,还会蔓延至邻近牙齿,导致牙齿疼痛、敏感、变色等症状;牙齿侵蚀可能造成阻生牙附近的牙齿松动、疼痛,有些情况下需要拔除牙齿。
阻生牙的危害不可小觑,患者在确诊后,应引起重视,听从医生的建议,积极接受治疗。如果阻生牙周围牙龈肿痛,便需要进行消炎治疗,可由口腔医生对发炎的阻生牙进行局部冲洗,并在阻生牙周围上药,缓解炎症;若炎症引发了明显的肿胀疼痛,则需口服药物治疗,患者应在口腔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生素,或服用布洛芬等止痛药。如果阻生牙引起了特别严重的炎症,可能导致面部红肿,甚至化脓,此时需要口腔医生做切开排脓手术,并进行全身抗炎治疗。
一般来说,上下颌能正常行使咬合功能的阻生牙可以不用拔除。但对发生龋坏、炎症、危害邻牙,甚至引起感染或囊肿等疾病的阻生牙,口腔医生一般建议手术治疗,即手术拔除阻生牙。阻生牙拔除是一种微创且安全性高的手术,口腔医生在进行必要的术前检查后,会告知患者手术风险及术后注意事项,确保手术的安全性。
早预防:守护口腔健康的防线
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定期检查,是预防口腔问题的重要措施,可以将阻生牙“扼杀”在摇篮中。平日里,要注意保持口腔卫生,每天早晚使用正确的刷牙方法(巴氏刷牙法)刷牙至少3分钟,保证牙齿表面及牙齿缝隙被清洁干净;养成饭后漱口的好习惯,可用牙线及时清理残留在口腔内的食物残渣。
此外,建议大家每年安排1次全面的口腔检查,包括常规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医生及时发现阻生牙和其他口腔问题,从而在相关症状出现前就进行针对性治疗。
大家还应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尽量少吃甜点、糯米制品等高糖、高黏的食物,这些食物会附着在牙齿表面,给细菌提供营养,易造成龋齿;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高膳食纤维食物,促进唾液分泌,冲洗掉一部分细菌;戒烟限酒,不嚼槟榔,保护口腔黏膜。
阻生牙的早诊断、早治疗和早预防,对维持口腔健康非常重要。只要打好口腔健康“保卫战”,每个人都能拥有一口健康坚固的好牙!
(编辑 顾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