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不能迷信上品药

作者: 张琰

养生不能迷信上品药0

用中药养生渐渐成为现代养生潮流,由于中药的获取相对便利,越来越多人会去中药书中了解药物的功效,根据药物的性味、主治,自己为自己“诊断开方”。谈及本草典籍,不得不提到《神农本草经》,作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其中记载的药物被认为是经过历史检验的而备受青睐。《神农本草经》成书年代久远,药物的安全性又与自己的健康息息相关。因此,想要正确使用《神农本草经》,还需要对这部经典有基本的认识。

辩证看待上品药

《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合周天之数,分上、中、下三品。“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意思是上品药主要用来滋养生命,没有毒性,多服和久服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想要使身体轻松、补益元气、延缓衰老、延长寿命就从上品药之中选择。“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意思是下品药主要用来治疗疾病,大部分有毒性或毒性较强,久服对人体有伤害,想要祛除体内的邪气、破开瘀滞的气血使疾病康复,就从下品药中选择。

这样看来,用来养生的药物非上品药莫属,对下品药应该敬而远之。然而,一方面古人对药物功效的认识是朴素的,具有历史的局限性。一些药物外在表现对人体有益,如在寒冬季节可以让人体发热,抵御寒冷,内在却对脏腑功能造成损害。另一方面,受成书时代社会文化的影响,《神农本草经》中许多药物的功效总结不仅来源于医疗实践,还来源于古代道家服用丹药可以修炼的错误认识,因此,一些对人体弊大于利的矿物、金属类药物反而被归为上品。虽然现代中医临床用药仍然部分根据《神农本草经》的记载,但《神农本草经》的分类方法用今天的视角看是不完全正确的,不能盲目相信,需要结合现代研究重新认识。

中医认为疾病是人体阴阳失衡、寒热偏盛的结果,而治疗的原理是以药物的偏性纠正人体的偏性。所谓药物具有偏性,即有一定的“毒性”,就不能长期或过量服用,这就是能治病的药物反而被归为下品药的原因之一。选择中药养生的人群大部分存在轻微的阴阳失衡,需要利用药物的偏性,如此看来,下品药不仅可以用于治病,而且应当成为养生的药物选择。

上品药中也有毒药

养生不能迷信上品药1

1.朱砂

《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丹砂,味甘,微寒,无毒。治身体五脏百病,养精神,安魂魄,益气,明目,杀精魅、邪恶鬼。久服通神明,不老。能化为汞。”

古代认为朱砂不仅可以治疗各种生理性疾病,而且有助于改善精神状况,甚至辟邪。朱砂是炼丹的常用材料,颇受古代道家炼丹士的喜爱。然而,朱砂的主要成分是硫化汞,火煅能析出汞(水银),而汞是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长期或过量服用会在人体内积蓄,损害肾脏、肝脏、神经系统等,表现为头晕、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肢体麻木、蛋白尿等。若是急性中毒,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甚至昏迷、抽搐等严重不良反应。

现代中医认为朱砂专入心经,善于重镇安神,可用于治疗心神不宁、心悸、失眠、惊风、癫痫等,如朱砂安神丸,但是用量需要严格控制,孕妇和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养生不能迷信上品药2

2.细辛

《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细辛,味辛,温,无毒。治咳逆、头痛、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久服明目,利九窍,轻身,长年。”

古代认为细辛可以治疗咳嗽、疼痛,尤其是四肢的风湿痹痛。不仅如此,久服细辛还可以通利官窍,使人耳清目明,延年益寿。细辛的温阳力量较强,适用于阳气虚弱的人群,对于喜欢用《伤寒论》方的人来说,细辛是常用药。然而,细辛是有毒性的,其中的挥发性精油对中枢神经和心血管系统有刺激性,含有的芳香化合物,如苯乙烯、香豆素等,摄入过多会对人体的肝脏和肾脏等器官造成损害。如果使用不当,可能引起头晕、恶心、呕吐、心悸、胸闷等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现代中医对细辛的使用仍然基于《神农本草经》的认识,用于治疗素体阳虚、外感风寒的感冒,四肢的风湿关节炎,以及痰多所致咳喘。不过,孕妇、哺乳期女性、儿童和老年人等,应谨慎使用。

下品药中也有养生佳品

养生不能迷信上品药3

1.旋覆花

《神农本草经》中记载:“旋覆花,味咸,温,有小毒。治结气、胁下满、惊悸,除水,去五脏间寒热,补中,下气。”

旋覆花不仅有治疗胸胁满闷、祛除脏腑邪气的作用,还可以“补中(脾胃)”,将其归为下品药,可能因为它“微冷利”(《名医别录》),即可能导致二便增多,具有“向下”的特性,会促进人体内的物质排出,属于“消伐之药”(《本草汇言》),这可真是“委屈”了旋覆花。

现代中医认为旋覆花不仅没有毒,而且其“下气”的作用有助于人体排出代谢废物,正适合营养摄入过度、脏腑负担过重的人群使用。旋覆花常用于治疗肺中痰多咳喘,或胃气上逆(胃炎或反流性食管炎)所致的呕吐,能化痰降气,有益肺胃。此外,旋覆花可以用于泡茶饮用,使用方便,只是花中绒毛可能刺激咽喉引起呛咳,需要留意。

养生不能迷信上品药4

2.青葙子

《神农本草经》中记载:“青葙子,味苦,微寒,无毒。治邪气,皮肤中热,风瘙身痒,杀三虫。”

虽然被列为下品药,但对青葙子的认识古今基本一致,没有毒性,对热邪、毒邪所致疾病有一定疗效。青葙子专入肝经,善清肝经实火以平抑肝阳、明目退翳,常用于治疗肝阳上亢所致眩晕、头痛(高血压),以及眼睛长出翳膜(白内障)。可见,青葙子适用于中老年常见疾病的治疗。青葙子性味虽寒,却不重,只要不是脾胃严重虚寒的人群,长期服用没有大碍,可以算是养生的好选择。

积极养生值得肯定,“是药三分毒”的警钟也需长鸣,使用中药养生不仅要对药性有把握,还要准确辨识自己的体质或症状,辨证论治,建议在专业中医师的建议下进行养生。

(编辑注:《神农本草经》原本已经散佚,现行本为后世医家从各种记录《神农本草经》条文的书籍中收集整合而来,不同版本的辑佚本对药物的品级分类可能存在不同。)

(编辑    池志恒)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