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重“外挂”真的是“懒人”福音吗
作者: 葛成红专家简介

刘 怡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科副主任中医师。擅长中西医结合辨治围绝经期综合征、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脑卒中后遗症、慢性胃炎等病症,以及慢性疲劳综合征、各种出汗、失眠、女性内分泌失调等中医调治。
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也为大众减肥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今天,我们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减肥的“外挂”技术,看看它们是否真能“健康减重”。
中医减肥:内外结合,减肥不减元气
在众多减肥方式中,中医减肥有一套独特的“组合拳”疗法。中医认为,肥胖并非单纯的体重超标问题,而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痰湿内蕴等密切相关。中医减重更注重内外结合,从整体上调理体质,恢复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健康减肥、标本兼治的效果。
减肥前,中医师通过望闻问切的方式辨别肥胖证型,而后开具中药方整体调理减肥者体质,再在此基础上用内外结合的方式实现个性化减肥。
(一)食疗方内调:健脾祛湿
(1)荷叶山楂茶:取干荷叶60克、生山楂10克、生薏苡仁10克、陈皮5克。用清水洗净混合,适量沸水冲泡,每日代茶饮用。有化痰祛湿、消食降脂的功效。
(2)健美茶:取普洱茶10克、乌龙茶10克、莱菔子10克、茯苓10克。将所有药材用清水洗净混合,以适量沸水冲泡,每日代茶饮用。有利水化痰、祛脂减肥的功效。
(3)茯苓赤豆粥:茯苓30克、白术30克、白芍30克、赤小豆100克、小米50克。将茯苓、白术、白芍研为细末;赤小豆用水浸泡10小时以上,淘洗干净;加水适量, 将以上食材煮成粥。此粥可以晨起空腹食用,有健脾养血、利水减肥的功效。
(4)参芪鸡丝冬瓜汤:鸡脯肉200克、党参6克、黄芪6克、冬瓜200克,食盐、黄酒各适量。首先,将鸡脯肉洗净切丝,冬瓜洗净切片,党参、黄芪用清水洗净;其次,将鸡丝、党参与黄芪放入砂锅,加水适量,小火炖至八成熟;最后,加入冬瓜片,加盐、黄酒调味,至冬瓜熟透软烂即可。此汤有健脾益气、除湿减肥的功效。
(二)穴位外治:调理脏腑、疏通经络
中医认为,人体的经络系统贯通全身,连接各个脏腑和器官。当经络不通畅时,脏腑功能失调,水湿代谢障碍,气血运行受阻,也会导致脂肪堆积。所以,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进而调节脏腑功能、疏通经络、促进代谢,也能达到减肥祛湿的神奇效果。
1.减肥有8大要穴:
(1)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肚脐以上约4寸处,可帮助消化,抑制食欲,改善腹胀和便秘等问题。
(2)天枢穴:天枢穴位于肚脐旁开2寸,属于足阳明胃经。它既是胃经的腧穴,又是大肠经的募穴,起健脾益气、排浊祛湿、升清降浊的功效。
(3)关元穴:关元穴别名“丹田”,位于小腹部,具体在肚脐下约四横指的位置,具有培补元气的功效,也是瘦腹的重要穴位。
(4)阴陵泉穴:位于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这是打开水湿的“阀门”,既可以健脾胃,又可以利水湿,改善下肢循环,起瘦腿的作用。
(5)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腓骨下外延三寸处。此穴可促进脾胃功能,增加能量消耗,调节内分泌,帮助控制体重。
(6)上巨虚穴: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外膝眼)下6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左右各一。该穴可促进消化功能,改善便秘,治疗胃肠系统疾病。
(7)丰隆穴:先从腿外侧找到外膝眼(犊鼻穴)和外踝尖两者连线,取其中点,然后从该中点向外侧旁开两横指,即为丰隆穴。丰隆穴属于足阳明胃经的穴位,可调节脾胃的运化功能,促进痰湿的排出,达到祛湿减肥的目的。
(8)内庭穴:位于足背第二、三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左右各一。此穴调节消化功能,抑制食欲,改善腹胀、便秘等问题。
2.刺激穴位减肥有3法:
(1)推拿、刮痧、拔罐减肥:可疏通经络、畅达气血、调理脏腑功能。此方法需要长期坚持,短期效果不明显,自行操作会影响效果或造成身体损伤。
(2)针灸减肥: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改善人体脾胃功能、调节内分泌、促进代谢,从而达到减轻体重的效果。针灸减肥的常用穴位有中脘穴、天枢穴、足三里穴、丰隆穴等,临床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特征选择穴位。
针灸减肥应坚持3个月以上疗程,每周至少2次。针灸减肥存在一定的风险,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医院和专业医生施针。如果穴位定位不准确,不仅无法达到预期的减肥效果,还可能对身体造成严重伤害。如果器具消毒不彻底或皮肤清洁不到位,可导致皮肤感染,甚至引发全身性感染;部分人在针灸时可能会出现晕针的情况,表现为头晕、心慌、恶心等症状,严重者可能会晕倒,应尽快就诊。
(3)穴位埋线减肥:是将蛋白线埋入相应穴位,通过其在人体内软化、分解、液化和吸收的过程,达到穴位的长效刺激及减肥的目的。埋线一般7—10天进行一次。

孕妇、哺乳期女性、严重心脏病患者、糖尿病患者、过敏体质者(尤其是对蛋白线过敏的人),以及皮肤有感染或炎症的人群,均不适合进行埋线减肥。埋线过程中,可能出现局部肿胀、淤血、低热或过敏等不良反应,因此须由专业医生操作进行。
减肥药效果显著,但健康危害也大
一提起减肥药,人们或许会立刻想到一款“减肥神器”——司美格鲁肽。司美格鲁肽是一种胰高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最初是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用刺激胰岛素分泌、降低胰高血糖素分泌,以葡萄糖浓度依赖性的方式降低血糖。后来大家逐渐发现,司美格鲁肽可以通过激活GLP-1受体,延缓胃排空速度,增加饱腹感,抑制食欲,从而带来减重的作用。2024 年的 6 月 25 日,以改善成年人肥胖、超重的“减重版”司美格鲁肽获得中国国家药监局的批准。
那么,“减肥版”司美格鲁肽人人都可以使用吗?需要明确的是,司美格鲁肽是药,是药就有明确的适用人群和服用禁忌。
(1)“减重版”司美格鲁肽仅适用于2类人群:①BMI≥30的单纯性肥胖患者;②BMI≥27,并且伴有至少一种肥胖合并症(如高血压、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的患者。
(2)以下4类人群应严禁用药:①有甲状腺髓样癌个人既往史或家族病史患者以及2型多发性内分泌肿瘤综合征患者;②妊娠期女性;③既往曾对另一种 GLP-1 受体激动剂有血管性水肿或速发过敏反应史的患者;④有胰腺炎病史的患者。
(3)对正常人而言,“减重版”司美格鲁肽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①在超重或肥胖人群中,司美格鲁肽的胃肠道不良事件报告率高达84.1%,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呕吐、腹痛、腹胀、便秘、消化不良、胃肠炎、胃食管反流病、头晕、疲乏、低血糖等;②司美格鲁肽药物说明书提示,其可能导致急性胰腺炎、胆结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发症、心率增快、甲状腺C细胞肿瘤风险等严重后果;③司美格鲁肽还可能有引发抑郁自杀、勃起功能障碍的风险。
正常人使用司美格鲁肽后,即使没有出现任何不良反应,也并不意味着可以“躺着”瘦身。如果一直暴饮暴食、不运动,即使现阶段体重有下降的趋势,也会很快出现反弹。一项临床试验显示,在接受司美格鲁肽治疗的参与者停药1年后,有超过50%的参与者体重反弹。因此,减肥的人须在做好生活调理干预的基础上合理用药,减肥千万别追求“药到脂肪除”。
告别肥胖,微创内镜减肥技术来帮忙
对于肥胖人群来说,内镜减肥技术近几年也备受关注。它的优势是微创手术,术后恢复较快,在帮助患者实现减肥的同时,还能缓解糖尿病、高血压等肥胖相关疾病。
所谓内镜减肥技术,是通过胃镜等器械,在胃内或肠道进行微创操作,帮助患者控制体重。常见的治疗方法有3种:胃内球囊置入术、内镜下袖状胃成形术及内镜下“胃转流支架系统”置入术。胃内球囊置入术是在胃内放置一个可充气球囊,占据胃部空间,减少进食量。内镜下袖状胃成形术通过缝合胃壁,缩小胃容量,延缓食物排空。内镜下“胃转流支架系统”置入术通过胃镜,将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的胃转流支架置入十二指肠,支架展开后形成约60厘米的“临时通道”,使食物绕过十二指肠及部分空肠,减少糖分和脂肪的吸收。
内镜下减重治疗有禁忌人群:①患有活动性消化性溃疡、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伴消化道或其他脏器进展期恶性肿瘤的患者;②明确诊断为非肥胖型1型糖尿病或胰岛β细胞功能已基本丧失的2型糖尿病患者;③患有难以控制的精神疾病患者。
内镜治疗的患者术后要定期复查,必要时结合药物或其他治疗,防止出现体重反弹或出现健康问题。
减重手术拯救重度肥胖患者
相对于内镜减肥技术来说,减重手术的创伤更大一些。减重手术需要行腹腔镜或开腹手术,主要通过改变胃肠的解剖结构,实现能量摄入小于消耗的负平衡,最终达到显著的减重效果。目前主流的减重手术方式有2种:腹腔镜胃旁路术和袖状胃切除术。腹腔镜胃旁路术主要通过改变肠道结构,关闭大部分胃功能,减少胃空间和小肠的长度实现限制和控制食物摄入、吸收。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则主要是通过减少胃容量,降低刺激产生饥饿感的激素分泌。简单说,就是把原本半圆形的胃切掉一部分,变成香蕉形状的样子,从而减少胃容量。减重手术有助于长期有效降低肥胖症患者体重,配合生活方式的调整和规律随访,术后5年仍可保持稳定的减重效果。同时,减重手术也能改善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等肥胖合并症。
减重手术效果显著,但属于有创治疗,有一定的潜在风险。例如,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出血、感染、脏器损伤等情况;术后患者则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症状。从更长远的角度看,减重手术会改变胃肠道的结构和功能,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患者术后还可能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手术在短期内能让体重明显下降,但患者术后不注意饮食控制和保持运动,体重仍会出现反弹。
减重手术也并不适用于所有人。首先,继发性肥胖人群的肥胖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或库欣综合征等其他疾病引发的,这类患者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而不能仅靠减重手术解决问题。其次,16岁以下的青少年还在发育期,减重手术对其生长发育的长期影响尚不明确,一般不建议轻易手术;65岁以上的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对手术的耐受性较差,手术风险也相对较高,应谨慎考虑。再次,有精神障碍或药物依赖人群也不适合进行减重手术。最后,BMI指数未达标准且无代谢疾病人群,做减重手术可能危害身体健康。除了以上人群,一般来说,BMI≥32.5或BMI≥27.5伴有严重代谢综合征,且年龄在16—65岁的其他人群,在无法正确减肥或无法耐受的情况下,经过专业医生评估后,可以选择减重手术。
随着全球肥胖人群的快速增长,需要医疗干预的肥胖人群也越来越多,在能保证安全、有效的前提下,中医调理和现代减肥新技术的结合应用,可以帮助患者开启减肥“外挂”,更快地达到减肥目的。但我们也要认识到,这些减肥“外挂”并非万能钥匙,任何医疗干预都需要配合生活方式改变才能维持效果。想要实现健康、持久的减重目标,真正的“密码”仍在于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编辑 王 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