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春城”长春的文化之旅

作者: 段能能

“北国春城”长春的文化之旅0

建筑高低错落,树木成荫,湿地公园点缀城市其间,独特的历史、民族文化,留下的是一个文明交融的城市,这就是长春。这座城是历史变迁的见证者,有年代的长度,也有时代的厚度。我来到长春,追溯历史,漫步湿地公园其间,悠游巷口,品味美味融合的美食,感到十分惬意。

循着历史,感悟沧桑巨变

光与影在长春绘出浓墨重彩的一笔,在长春街道中穿行,仿佛就能听见胶片在放映机中滚动的声音。长春有非常多城市名片,其中最响亮的一张是“国际电影之都”,这里诞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摇篮”长春电影制片厂。1945年10月成立的长春电影制片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家电影制片厂,曾先后创造国家电影的七个第一,创作出品《白毛女》《上甘岭》《刘三姐》《平原游击队》《董存瑞》《五朵金花》《英雄儿女》等一大批为人民放歌、为时代立像、为民族铸魂的优秀影片。

我踏入长春电影制片厂,仿佛踏入这七十多年的时光缩影中,长影旧址博物馆里,摄像机、道具、服装都按照旧日的样式修缮陈设,一点一滴记录着中国电影的发展与变迁。岁月斑驳,将最美好的电影记忆尘封在这里,酿成了一壶陈年佳酿,韵味悠长。

时光的厚重感在长春街头随处可见,历史底蕴与现代城市气息常常神奇地交错。长影旧址博物馆对面就是54路有轨电车文旅专列的乘车点。一小时来回的车程,复古怀旧的54路有轨电车在红旗街穿行,这班列车见证了长春的城市变迁,自1941年起,54路有轨电车就一直在运行,陪伴了四代人,三万昼夜,八十余个春秋。车身米色和绿色相间,在阳光下闪耀复古光泽,穿梭于葱郁葳蕤的树丛,婆娑树影投射在车身上,列车叮叮咣咣行驶开来,让我恍若穿越到民国时期,这是属于长春的浪漫。

跟着光影,感叹翠木葱茏

绿色在长春随处可见。乘飞机飞过这座城市时,你会发现它隐藏在一片绿色的海洋中。我漫步在长春街头,公园随处可见,绿化景观给这座城市带来更多盎然绿意。作为中国四大园林城市中唯一的一座北方城市,“北国春城”长春打破了人们对老工业城市的刻板印象。长春的绿化覆盖率高达41.5%,不仅在中国名列前茅,还在亚洲大城市的排名居于前列。

位于吉林省长春市东南部长春净月经济开发区的净月潭景区,因形似弯月状而得名,是“吉林八景”之一。光是一切美好的源泉,我漫步在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温润清新的空气沁入肺腑。飞过观光车的蓝蝴蝶,森林中遇到的黄色小猫,路边冒出来的红蘑菇,这一切使净月潭像童话里才有的地方。

走进黑松林,我一瞬间被栈道两旁的松树所冲击,整齐排列在一起的树阵,仿佛听取号令等待检阅的士兵。树林里静悄悄的,只有鸣蝉在呢喃,偶尔也会传来几声鸟儿的啾鸣,运气好的话,还会遇到调皮的松鼠在松枝上跳跃。松树不像杨柳婀娜多姿、妩媚至极,更不似桃李绚烂多彩、鲜艳夺目,它却给人以启发,以深思和勇气,它用最沉默的力量对抗苦难,在岁月的长河里,默然包容,这种力量让人肃然起敬。徜徉林间,闭上眼,时间在这里定格。我的心头,掠过如水的清凉。

沿着市井,感受人间烟火

人间烟火气,尽在早市里!早市是东北文化的集萃之地,大抵是最淳朴、最具乡土生活气息的地方。汪曾祺曾说,“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早市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升腾着浓浓的人间烟火气,这里,是距离生活最近的地方,凌晨的热闹是破晓前的交响曲,早市的“早”,是从凌晨就开始酝酿一天的繁忙与火热。

走进早市,总会有商贩奉上一些早餐。独具东北特色的碴条、蛋堡、油条、豆腐脑等,我经过附近,总能闻到阵阵香气扑面而来。早市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地方,经过这里的每个人不仅仅是为了买卖商品,也是寻求一份慰藉和相互支持。这里每一位卖家,都经历过许多的起落,但是他们不会在乎那些过往经历,为了营生,他们自信地昂着头,全力经营自己的小事业,用美味的食物与其他人分享他们的不凡。在这里,人们分享他们的烦恼和欢愉,人与人之间建立了微妙而强烈的联系,在这里,大家都是彼此的朋友和亲人。

这独特场景就好像是一张时光照片,定格了市井的欢乐和祥和。生命在这里得到了滋养,心灵在这里得到了抚慰,这里是一个洒满阳光的地方,它让每一个人都感到温暖而幸福。(编辑    黄奕言)

上一篇: 秋有板栗香
下一篇: 有问题的姿势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