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餐桌与自然的二重奏
作者: 刘宇琳当踏上新西兰土地的那一刻,风从南阿尔卑斯山巅俯冲而下,裹挟着库克山万年冰川的冷冽、塔斯曼海盐雾的咸涩、火山台地牧草的清甜,以及永远飘在天空的那缕长白云。沿着新西兰南岛环线逡巡时,味蕾便成为最灵敏的探测仪,在海拔落差千米的等高线间,探寻各种美食。

Day1皇后镇
飞机穿越南阿尔卑斯山脉的群峰,即将降落时,舷窗外的雪岭如同巨人的臂膀环抱着瓦卡蒂普湖,在云端若隐若现的冰川折射出钻石般的光芒——这便是皇后镇递给每位初访者的极具冲击力的视觉请柬。作为新西兰南岛的旅游明珠,这座依偎在弗兰克敦湾的度假胜地,将高山湖泊的冷冽与人间烟火的温暖完美糅合。走出机舱的刹那,混合着高山松针与冰川水汽的独特气息,沁人心脾。
漫步至市中心,鳞次栉比的各国餐厅印证着这座小镇的国际气质。不过真正吸引我们驻足的,是街角那间永远排着长龙的Fergburger汉堡店。这家汉堡店是皇后镇的网红店,在国内社媒、美食榜单和谷歌上都有极高的评价。这家网红店始终稳居皇后镇美食榜榜首,社交媒体上更流传着“没吃过Fergburger等于白来皇后镇”的说法。
当晚八时许,暖黄的店招下依然蜿蜒着数十米的长队。我们随人流缓慢移动时发现,仅约30平方米的狭小店面里,几名员工正在制作汉堡:煎台上“嗞嗞”作响的安格斯牛肉饼泛着焦糖色光泽,现烤面包的麦香与培根的烟熏气息在空气中交织。为体验传说中“大脸汉堡”的震撼,我们选择了经典款Ferg Deluxe。160克的草饲牛肉饼、焦脆培根、融化的瑞士奶酪与新鲜蔬菜在特制酱汁的调和下,美味异常,完全对得起它19.9纽币(折合人民币约85元)的定价。
由于店面不大,很多人都会选择打包带走享用。夜幕下,捧着温热纸袋的食客们或倚湖岸栏杆、或席地而坐大快朵颐的场景,让我们因旅途疲惫的心逐渐放松下来,尽情享受异国土地的别样风情。
Day2皇后镇
晨光初绽时,我们驱车向Deer Park进发。这片私人野生动物保护区保持着原始粗粝的美感:单车道碎石路在海拔800米处蛇行,成群的绵羊如云朵掠过丘陵,突然从悬崖转角探头的喜马拉雅塔尔羊的琥珀色瞳孔里映着南阿尔卑斯山脉的雪顶。
作为全程需自驾探索的景点,很多游客都会提前购置一些便携美食。当车辆攀至Crown Terrace观景台时,正逢云开雾散,俯瞰皇后镇全貌的绝佳视角引得众人惊呼。就着360度环景展开野餐布,任山风裹挟着草木清香掠过指尖三明治的瞬间,我忽然读懂新西兰人“tramping(徒步野餐)”的浪漫。
我们大概下午2点左右返回了皇后镇市区,饥肠辘辘的我们直奔Frankton新兴商圈,在市区选择了一家西安面馆。当盛在瓷碗里的油泼面端上桌时,沸腾过的菜籽油仍在“嗞嗞”作响,三指宽的裤带面裹着陕西辣椒面与镇江香醋的香气,再点缀上青菜和小葱花,味道竟然同我们在国内吃的没有什么分别。
在新西兰旅行总能在转角遇见惊喜——前一刻还在与野生动物进行目光对话,转眼便能在南半球重温《舌尖上的中国》名场面。这或许就是皇后镇的独特魅力:荒野与文明,异域与故土,都在瓦卡蒂普湖的粼粼波光里达成了奇妙平衡。

Day3但尼丁
开车一路从皇后镇前往但尼丁,中午途经小镇亚历山德拉(Alexandra Town),在墨西哥餐厅Amigos Alexandra用餐。这家餐厅于1995年就在新西兰瓦纳卡开设了第一家餐厅,一直运营至今并扩展到了新西兰各地,致力于分享纯正的墨西哥美食。
推开钉满铜铆钉的胡桃木门,青柠与烟熏辣椒的香气扑面而来。墙上泛黄的墨西哥革命海报、手工彩绘的亡灵节面具、悬挂的锡制星星灯,瞬间将南半球的清冷秋意切换成瓜纳华托的仲夏之夜。塔可以玉米面饼为基底,一口下去生菜的脆爽、番茄的酸甜、洋葱的辛辣相互交织,搭配的莎莎酱酸酸辣辣,刺激味蕾。除了塔可、炸鸡和烤肉等美食,这家店内还有许多不错的鸡尾酒可以选择。

傍晚时分,抵达但尼丁后,我们来到了一家名为 Starfish Cafe and Bar 的新西兰风味餐厅。这家餐厅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距离海滩景点 Dunedin Beach并不远。它主打时令食品,为食客提供当季新鲜的食材。虽说餐厅标榜的是新西兰风味,但在我看来,它更像是一家经典的西式餐吧,菜单上陈列着炸鱼薯条、汉堡这类常见的西式美食,还有琳琅满目的酒水可供选择。由于餐厅临海且经营多年,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新鲜的海鲜成了特别菜单上的常客,吸引着众多食客前来品尝。
我们点了融合风味面条和椒盐鱿鱼。融合风味面条与浓郁调味的亚洲面条不同,入口较为清淡,每一口都能品尝到食材本身的质朴味道。椒盐鱿鱼一入口,便能明显尝出其肉质的新鲜,与冷冻鱿鱼的口感差异十分明显。新鲜的鱿鱼在椒盐的简单调味下,保留了原本的爽嫩与鲜甜,让人回味无穷。这家餐厅深受游客和当地人的喜爱,许多人在海边漫步之后,都会选择来到这里,点上美食与酒水,在轻松惬意的氛围中享受晚餐。

Day4但尼丁
此行在但尼丁入住的民宿由一对退休的老夫妇经营,他们将房屋侧翼改造成温馨的客用空间。交谈中得知,十余年来,这里接待过英国、日本、德国等二十余国的旅行者,结识不同文化背景的旅人始终是最令他们快乐的事。
次日清晨,木质餐桌上已摆好经典的新西兰家庭早餐:玻璃壶盛着牧场鲜奶,手作果酱的酸甜与烤面包的麦香相得益彰,老爷子专注研磨咖啡豆的声响与窗外海鸥的清啼交织成质朴的晨曲。虽不复杂,但装着粗陶餐具的藤编托盘里,盛满了南岛人特有的待客温度。
临近中午,我们挑选了一家在华人圈颇负盛名的中餐馆 —— 印象Impression Manor。踏入店内,丰富多样的菜单令人眼前一亮,这家店主打川菜,同时还涵盖了诸多其他菜系的菜品,满足了不同食客的口味需求。

招牌毛血旺升腾着红油热气,酸菜排骨在砂锅里咕嘟作响,金黄酥脆的锅包肉散发着诱人焦香。当熟悉的味道在舌尖绽放,恍然间竟生出穿越八千公里的时空错觉。整体而言,菜品的味道十分正宗,只是在一些细节上,或许为了迎合当地口味。像锅包肉,吃起来带着一丝糖醋里脊的感觉;川菜的口味也有一定改良,少了些原汁原味的火辣刺激,但依旧保留了川菜的灵魂。尽管如此,这些菜品依然值得一尝,它们在异国他乡为我们带来了熟悉而又亲切的味觉体验。
Day5蒂卡普湖
在去蒂卡普湖的途中,有一家鲑鱼(三文鱼)养殖基地Mt Cook Alpine Salmon- Lake Pukaki Shop,就算没有了解过的游客也会在路过时注意到这里繁忙的景象和醒目的三文鱼招牌。这里的淡水帝王鲑,在源自南阿尔卑斯山的万年冰川融水中自在游弋,连鳞片都泛着珍珠光泽。

现切的刺身如粉红绸缎,在舌尖化开,搭配土豆泥的三文鱼挞将细腻脂香演绎得淋漓尽致。最有趣的当数湖畔垂钓区,手持钓竿的亲子家庭总在惊呼中收获扑腾的银鳞,现捕现烹的野趣让美味多了些仪式感。银色鱼群在蓝绿水体中划出流畅弧线;全景落地窗前,游客们就着雪山倒影享用这份“水中和牛”,连餐盒仿佛都浸染着冰川的气息。
行至蒂卡普湖时,我们终究臣服于造物主的偏心——世上怎会有这般梦幻的湖泊?尽管湖畔餐厅林立,我们仍选了间朴素的西式餐吧。当蓝宝石般的湖水透过落地窗漫进视线,手中的汉堡早已化作配角。远处雪山在湖面投下钻石星辰,此刻终于懂得为何有人说,蒂卡普湖是南半球最接近天堂的镜子。

Day6瓦纳卡


在距瓦纳卡几分钟车程处有一个大型的薰衣草庄园农场Wanaka Lavender Farm,二十余种薰衣草在此编织成起伏的紫浪,一条条花垄宛如大地琴键,十英亩花田如同打翻的调色盘,深浅不一的紫色从淡雪青蔓延至罗兰紫。空气里浮动的薰衣草暗香将人引向花园入口处的宝藏工坊,那里面全是薰衣草相关制品——琥珀色的蜂蜜凝着晨露,手工皂镶嵌着完整花穗,精油在玻璃瓶中封存着南岛的阳光。最惊艳的当数薰衣草系列的甜品——马卡龙外层酥脆,伴有薰衣草的清新花香,内部夹馅软糯香甜,两者搭配口感层次丰富,甜而不腻。

瓦纳卡,这个位于新西兰南岛的仙境般的小镇,以其清澈湛蓝的湖水和美丽的鹅卵石沙滩而闻名。瓦纳卡湖不仅是新西兰克鲁萨河的源头,更是摄影爱好者和游客们的必访之地。这里因为一棵树而出名——“The Wanaka Tree孤独的树”。正午时分饥肠辘辘,街角快餐店的烟火气恰到好处:墨西哥风味塔可卷着炙烤香气,美式炸鸡配粗薯的金黄脆皮下涌出肉汁,平凡美食与绝世风景的组合,别有一番滋味。
在小镇逛累后又寻觅到一家中餐,不禁感慨真的是在世界各地都能找到中国美食!这次的选择是水煮肉,灶台腾起的热气里,水煮肉片裹着矜持的辣椒油浮沉,花椒的麻意像隔靴搔痒,少了川渝大地那燎原般的辛香攻势。
瓦纳卡的中餐江湖自有生存智慧:雪山鳟鱼在葱姜浴中舒展银鳞,黑金鲍用蒜蓉粉丝织就鲜甜铠甲。那些应季海鲜在粤式蒸笼与湘式爆炒间流转,主厨们将太平洋的馈赠焖进融合菜里。或许在这天涯海角,中国味道本就需要与冰川、峡湾达成某种妥协,正如孤独之树与湖水千年的缱绻守望。
Day7返回皇后镇
返回皇后镇的途中途经Cromwell克伦威尔,这附近有很多果园,12月正值樱桃季,我们找到一家这里很出名的樱桃园Cheeki采摘新鲜樱桃。这里有很多树可供采摘,果子的质量都很好,还可以边采边吃。
最后,我们又回到皇后镇,到市中心选择了一家亚洲融合餐厅——椒盐鱿鱼须在铁板上跳着霹雳舞,焦脆外衣下锁住太平洋的鲜甜;铁板牛肉裹着琥珀色酱汁,罗望子的酸与香茅的清气在味蕾上跳起竹竿舞。



在新西兰南岛的旅途中,美食与自然的相遇成就了一段难忘的味觉与视觉盛宴。从皇后镇繁华街道的网红汉堡,到蒂卡普湖畔的简餐;从但尼丁港口的海鲜,到瓦纳卡湖边的下午茶——每一道菜肴似乎都与周围的风景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新西兰的饮食文化如同这片土地一样多元而包容,欧式餐点的朴实与亚洲料理的精致在此交汇。我最欣喜的是中餐在异国他乡的存在感。尤为珍贵的是新西兰人对食材的尊崇与呵护,这里的食物都来自大自然的恩赐。在新西兰,美食不需华丽的修饰,因为最动人的调味已在那片湛蓝的湖水,在那座皑皑的雪山,在那抹如画的晚霞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