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步履不停

作者: 曾园

2024年我—直在福建、云南、广东、上海等地行走,举办茶会。有几次茶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许值得记下来。

以前做杂志的时候,老一辈传授的心法是我们要去“影响有影响力的人”。多次茶会再次印证了这句话的正确性。五年前,我与ACCA等机构合作,与商界的朋友在一起喝茶。关于茶会,我们开始想得很多,比如用心找一个低调奢华的场所,请景德镇的朋友搬来高档茶具,讲四到五次茶课,涵盖六大茶类的知识、茶的历史、茶的美学以及茶的冲泡技巧……第一次效果虽还好,但我意识到思路必须变。上四五次课不太可能,大多数茶课的时间要集中在半天,最多两次(茶旅可以长至四天)。高档茶具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茶,以及茶会参与者的获得感。

讲的内容与常见的茶文化课程也不同。主要讲茶这种农产品并不普通,它孕育了十八世纪、十九世纪两个诞生于中国的全球首富。商界人士历来爱学盖茨或乔布斯,其实学中国的首富应该更接地气。茶为什么这么受欢迎?因为味道好。什么叫味道好?宋徽宗讲过“香甘重滑”,这四个字就是味道好的全部内容。今天知识并不稀缺,稀缺的是入门的方式。入门之后,他们会很容易找到所需要的一切知识。入门最重要的是体验和信任。口感的体验相对于视觉、听觉、触觉不容易把握,茶会应提供明确的味觉信息供他们建立感受框架。茶会不卖茶不卖书,请每个人发言,对茶的评价不做最终结论一一这是获取信任的要点。

第一道茶是醇厚的普洱熟茶,与多数人认知不一样的是,高档熟茶无任何异味,有的是厚滑的口感和沉稳的兰香。可见常见说法不可靠。我们用宋徽宗的标准去衡量一杯茶好了。

第二道是烟熏正山小种。香甘厚滑之外,有烟熏味道。多数人喜欢,也有人不喜欢,这很正常。有一次茶会,有位江南的朋友说不喜欢火腿的味道。过了一会儿,他说,腌笃鲜他是喜欢的。也就是说,淡淡的烟熏味他可以接受。茶也一样,浓淡是个人偏好。烟熏与否可以再商量。

第三道,要么是正岩茶,要么是古树老班章,都是我在当地品饮后购买的。香气与味道明确无疑,而且几乎人人都有体感(后背脊柱两侧发热)。许多朋友是第一次喝,大多都受到震撼。

接下来是让大家用盖碗冲泡茶。要求是不怕烫,不丢盖碗。这个最低要求让那些善于处理复杂事务的商界人士将之看作游戏,大都兴趣盎然。

感动的是我。上半年深圳茶会,大佬们似乎忘记了下一周即将披露年报,开怀大笑或凝神品饮,我猜这一刻让他们暂时忘掉了紧张的博弈,也许这就是茶会的使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接下来这些从茶中体会到快乐的人会是茶文化最好的传播者。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