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在中职烹饪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 张成

随着社会的高度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提升了人们追求精神文化需求的驱动力,中职烹饪教学理念、方法与模式等均与中职烹饪专业的发展呈现了不平衡性,为了更好地发挥中职烹饪专业教育的作用,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烹饪人才,中职烹饪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在中职烹饪教学中应用创新思维,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与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创新思维与能力,是提高中职烹饪教学质量,实现学生高素质发展的关键。而如何更好的将创新思维融入到烹饪教学中,并发挥创新思维应有的作用,是目前中职烹饪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受限于中职院校、教师与学生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职烹饪教学方式改革有着一定的难度,只有打造完善的创新思维应用路径,才能真正的发挥创新思维的价值,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我国饮食文化的发展提供保障。

1.创新思维在中职烹饪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目前来说,随着我国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社会就业压力大增,各行各业的岗位都面临较为严峻的考验,岗位要求与之前相比也有着更为严苛的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中职烹饪专业学生的就业难度。因此,如何提高中职烹饪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促进学生更好地就业十分关键。创新思维作为创新能力发展的基础,在烹饪专业学生未来的就业竞争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养成良好的创新思维,不但能够更好地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结构,还能让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好地利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优化解决以及创新发展。基于此,中职烹饪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创新思维的应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满足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一方面,在中职烹饪教学中应用创新思维,能够更好地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寻找最优的解决办法,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在完成烹饪教学的既定目标时,又能够为学生的未来就业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创新思维的应用,还能够有效地凸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则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对学生进行正向的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烹饪水平。

2.中职烹饪教学中应用创新思维现状

中职院校烹饪专业的大部分学生文化水平相对较低,自身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同时教师在进行烹饪教学的过程中,更多的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以理论教学及考试为主,对于实践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而烹饪又是十分注重实践的专业,需要在教学中增加实践教学的占比,但是大分部教师忽视了此种情况,既没有将创新思维更好地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也无法实现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与提高。另外,部分中职院校或烹饪专业的教师虽然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应用创新思维,但是受限于方式方法或自身能力等问题,创新思维的应用效果不理想,对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创新思维的应用未能起到应有的效果。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教师对教材的依赖性较高,在教学中更注重烹饪技巧的传授,未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高,对创新思维的认知不足,难以发挥创新思维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教师自身无论是对创新思维的认知,还是创新思维的应用能力过于薄弱,在加上实践经验的匮乏,导致教师在教学中无法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知识与技能,限制了创新思维价值的发挥,最终对教学质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创新思维在中职烹饪教学中应用的切入点

3.1技艺创新

教师在中职烹饪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烹饪技能的评判基本上都是采用传统的形、色、气、味为标准,而评价结果受技艺形式的影响较大。创新思维的应用,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创新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技艺方面实现创新,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烹饪技艺。受时代发展进步的影响,现今的烹饪方式有了较大的改变,电、燃气等能源的应用,对传统的烹饪技艺产生了一定的冲击。而火候是烹饪中极其重要与关键的因素,不同的烹饪方式与形式对于火候的要求并不相同。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当积极地适应时代发展的变化,积极地利用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的烹饪方式与用具,从而保证烹饪出来的美食受到人们的认可与接受。教师要以烹饪技艺为切入点融入创新思维,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让学生提高并养成独特的烹饪技艺。

3.2形式创新

教师可以将形式作为创新思维与烹饪教学融合的切入点。形式创新涵盖了器与形等要素,这样可以保证学生烹饪出来的食物与众不同。形式创新不但对学生的刀工、技巧等要求较高,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也有着一定的要求。因此,中职烹饪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创新思维引领学生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掌握不同的烹饪手法、摆盘技巧等,为学生的创新发展夯实基础。而菜品创新是形式创新的重中之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通过设置相应的主题,让学生以合作学习的形式自由的讨论与发挥,既能够拓宽学生的思维与视野,也能够让学生从更多的角度去思考现代烹饪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与创新意识。

3.3搭配创新

搭配是烹饪中的重要内容,教师要通过搭配创新作为创新思维应用的另一切入点。搭配创新包括食物、颜色、味道等创新搭配,这是满足人们差异化需求的必然选择。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食物的味道、色泽、健康等要求越来越高,而搭配可以有效地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创造出更为丰富的食物类型,如低脂食物、低碳水实物、高蛋白食物以及低糖食物等,在保证口味、满足需求的同时,为人们的健康提供保障。因此,在中职烹饪教学中,教师选择搭配作为创新思维融入的途径,可以提高学生的搭配技巧,掌握更多的营养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烹饪综合能力。

4.创新思维在中职烹饪教学中的应用路径

4.1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

中职烹饪教学采用的教材缺乏创新性,仍以传统的教材为主,未能根据行业发展趋势与企业需求进行优化创新,课堂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应用效果较低,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效果较差。因此,中职烹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市场、行业、企业等诸多因素,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为学生提供多样性、针对性的教学内容与活动,发挥思维创新的作用。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市场行业变化趋势与企业需求为导向,为学生选择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在保证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符合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完善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一方面,烹饪专业的教师要发挥群策群力的作用,对教材内容进行共同的开发,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烹饪专业的教师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的优势,拓展教学内容的来源,为学生筛选合适的教学内容。例如,教师在讲解烹饪方式时,“炒”可以用“爆”的方式进行加工,水煮、干煸、火锅系列则可以用“煸”的方式进行,也可以将传统的东方烹饪方式与西方烹饪方式相结合进行讲解,实现对教学内容的创新,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对学生创新理念与思维的培养。

4.2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中职烹饪教学过程中,传统的对比法、演示法等烹饪教学方法与烹饪教学发展需求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教师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成效。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则主要对学生进行引导,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提高学习效率与效果。其次,教师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及信息技术的优势,采用翻转课堂、微课、慕课、项目学习法等模式,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拓展学生的学习途径,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教学情境,设置不同的情境主题,鼓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与讨论,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例如,教师可以将研究式教学方法应用到中式面点教学过程中,通过主题教学情境的创设,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与学习任务,让学生在每个环节都进行探究式学习,在相互交流讨论的过程中,以所学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创新性研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4.3对实践活动进行创新

中职烹饪教学过程中,实践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深入了解烹饪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为学生提供多样性的实践活动,在掌握科学烹饪方法的基础上,养成创新意识与能力。例如,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掌握不同地域饮食之间的差别,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创新的本质。另外,教师除了要组织教学实践之外,还应当带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烹饪水平。如举办或参与爱心义卖活动,在前期先对举办活动的周边进行调查,掌握人群分布、年龄结构、喜欢的食物样式等,之后以小组的形式让学生制作不同的食物,然后到活动地点进行售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调研得到的实际情况,对食物的包装、食材、口味、颜色等进行创新性设计,从而完成创新思维的应用,为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进行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4.4构建创新平台

创新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积累经验,如此才能更好地进行反思总结,最终实现创新。传统的实践教学受限于时间与场地,学生很难有充足的时间完成创新实践活动,教师也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引导与评价。因此,构建创新平台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可以在课程开始之前,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内容,选择合适的时间与地点,自由搭配食材与选择烹饪方式,并将烹饪方式及过程进行记录,对烹饪结果进行评价,分析实际烹饪结果与设定目标之间的异同,找出造成差异性的原因,并将整体过程上传到创新平台,教师则通过平台对学生的记录过程进行观看,真实准确地了解学生烹饪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与应用水平,从而针对学生烹饪存在的不足给予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逐渐完善自身的想法,最终实现创新。面对学生的创新想法,教师要给予鼓励与支持,在失败时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寻找导致失败的问题,将创新意识逐渐融入到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

4.5创新教师队伍培养机制

中职烹饪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应用需要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的支撑,因此,中职院校要创新教师队伍的培养机制,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将创新思维更好地应用于烹饪教学中。第一,中职院校需要加强对现有烹饪教师的培训,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为教师提供实践基地,提高教师的实践水平与创新能力,同时,邀请烹饪行业或企业的优秀精英担任导师,提高烹饪教师队伍整体教学水平的同时,发挥教师队伍的引导作用,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第二,中职院校需要建立完善的薪酬福利待遇体系,以此为支撑,在提高现有教师教学积极性的同时,增强对优秀烹饪人才的吸引力,提升烹饪教师整体队伍的素质与能力。最后,中职院校需要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将烹饪教师创新思维应用能力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纳入考核评价范围,结合激励机制,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真实客观的评价与奖惩,以此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总结

中职烹饪专业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应用,是提高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成效,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重要内容。在实际的创新思维应用过程中,中职院校的教师要创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构建创新平台,在开展多元化创新实践活动的同时,创新教师队伍机制,在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针对性、有效性、创新性的教学活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烹饪水平与创新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夯实基础。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