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制止餐饮浪费培养节约习惯的实践探究
作者: 张伟香
目前,从我校的寄宿制学生就餐情况来看,学生对食物的浪费情况比较严重,学校为了避免以上浪费现象发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餐饮制度,并安排教师陪餐,同时学生会学生也参与执勤并配合教师管理,情况虽然有所缓解,但问题并没有真正得以解决。要减少学生餐饮浪费,只凭借一句“光盘行动”的口号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问题的根源进行改变,才能解决就餐浪费现象。
当前中国因飞速发展而造成耕地面积大量的缩减。中国在力争守住18亿亩耕地的最后红线,作出了巨大的努力。18亿亩耕地对中国人的意义是什么,很多人都不清楚,对中国目前粮食问题了解甚少,故而需要我们从青少年这一代抓起,对他们进行相对全面的粮食安全性的分析、中国粮食现状的讲解等告诉他们粮食的意义、食物的意义,树立他们节约粮食的意识,并且告诉他们如何从行动中做到对粮食的节约。
1.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家长对孩子养成节约粮食的习惯认识不足,家庭引导教育“光盘行动”意识不强,缺乏对学生节约粮食习惯养成的教育。
目前,中国科技水平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在短时间内快速提高,粮食能满足日常生活的需求;另外,现在农村实行集中办学,大多数学生属于独生子女,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住校,家长与孩子的共处时间短,存在以多给钱来弥补对孩子的亏欠;家长因知识水平低,缺乏社会责任和担当意识,过分溺爱学生,认为苦日子已过去,好日子来了,不能让学生再受自己曾经受的苦,从思想意识中一味的纵容学生,对学生在家的挑食、偏食和浪费现象不闻不问,又由于中国几千年传统观念影响,导致绝大多数的家长,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肆意挥霍,在吃喝上讲排场、顾面子,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以造成孩子在家挑父母的饭菜,在学校挑食堂的饭菜,不合口味就倒到垃圾桶,正餐吃不饱,零食来补充,从小养成不良的饮食习惯。
2.学校在教导学生时扮演的角色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一些节约粮食的课程教育,鼓励学生养成节约粮食不浪费的好习惯。
作为老师、校长应该给学生树立一个很好的榜样。在学生面前不要浪费粮食,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对于孩子的挑食情况,需要采取良好的行为去督促他们,对于不浪费粮食的孩子,可以多加表扬,让大家都羡慕被表扬的孩子,慢慢地他们为了得到表扬,也会减少浪费粮食的行为。
作为食堂,应该考虑到学生每个人的饭量大小不一样,可以将饭量设为半份、整份、一份半的量等,这样也有助于节约粮食。对于学生的饭卡进行设置,每天只能消费多少钱,不能多刷卡,对于学生浪费粮食也有一个很好的控制。此外,在食堂的设计风格上,也要多设计一些提示语,让学生每天吃饭的时候,看到这些提示语,慢慢改正想要浪费的心理,心理决定行动,教师的语言激励加上食堂的变化,都能改善学生浪费粮食的问题。
3.学校中的不节约现象
目前,有许多学校是寄宿制学校,有充足的时间和条件研究学生对粮食的认知程度,从而改变现状,养成节约习惯。树立责任担当意识,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一粒粮食做起,引导学生培养节约习惯,为家庭、为社会尽一份个人力量。利用学校的实践课堂,普及食育知识,从正面引导学生就餐不以个人的喜好、口味为主,尽量减少由饮食不当带来的疾病,从而减少食物浪费,杜绝挑食、偏食不良习惯。同时利用学校教育主阵地,开展社会实践教育主题活动,切身体验感悟“粒粒皆辛苦”。
此外,学校不能及时对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了解,以及对学生正确消费的引导,使得学生盲目追求能力以外的享受,最终导致食物的浪费。培养好习惯,要从娃娃抓起,节约粮食也不例外。食物是人赖以生存的物质,培养孩子节约粮食的习惯要从各个方面入手。从观念上让孩子知道粮食来之不易,从而学会去珍惜。浪费粮食的孩子,往往不知道食物是怎样产生的,他们只知道有钱就可以买到很多食物。建议学校有机会带孩子去农村看一下农民是怎样播种、锄草、施肥、浇水的,让孩子体验“粒粒皆辛苦”。
在学校的生活细节中,不给孩子浪费粮食的机会。浪费的习惯是慢慢养成的,虽然孩子没有把碗里的食物吃净,但是学校食堂的阿姨也把碗洗净了,没有人适时教导孩子;当桌子上剩的菜孩子不爱吃的时候就会倒掉,墙上的标语视而不见,这样就给孩子留下了浪费的机会。
4.制止浪费从小处着手
现在我们的社会发展得越来越好,人们的生活条件也变得越来越好,但是在生活之中就出现了很多浪费粮食的情况,虽然我国是一个粮食大国,但是如果人人都浪费的话,就会造成很多资源的浪费。目前,从根源杜绝浪费,推行“光盘行动”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加强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真正认识到“粒粒皆辛苦”是培养学生勤俭节约良好美德的有效途径。所以在生活之中,对于孩子最好的教育方法,就是让他们懂得粮食的重要性,让他们意识到粮食都是农民伯伯的辛苦付出,所以在自己教育孩子的时候,想要让孩子不浪费粮食。我们要让学生做到勤俭节约,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让学生意识到粮食的重要性。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而且很多家长对于自己的孩子多半都是十分的宠爱,所以孩子在家庭生活之中总是吃穿不愁,所以对于这些孩子来讲,她们并没有意识到粮食对于人来讲究竟有多么重要,因为很多老一辈人处在饥荒时代,连温饱都是问题,所以对于这些孩子来讲,他们不知道失去粮食之后会有什么样的影响,所以学校想要教育孩子勤俭节约的话,就应该让他们意识到粮食的重要性。例如,在校期间每月安排一次“忆苦饭”活动,让学生感受爷爷奶奶那个时代填饱肚子的不易。组织学生讨论中学生在现在的经济条件下能否按照自己的意愿肆意浪费食物?从思想深处形成正确的饮食节约习惯,杜绝餐饮浪费的不良行为。现在的学生缺乏幸福感,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幸福?什么是苦?心理上的了解会帮助他们改善自己的行为,除了以这种方式,还可以带领学生们去了解国际上的粮食问题,凭借数据以及图片,可以很好地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让学生深刻了解到粮食的重要性,只要让学生真正意识到粮食的重要性,才能使他们明白浪费粮食对社会、环境的影响,综合这些方面,学生的行为也会有所改善。
二是讲清楚粮食的来源。现在很多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他们都不知道这些粮食都是从哪里来的,因为在他们的意识中这些吃的、用的都是从超市买来的,但是他们却不知道这里的每一颗粮食都是由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有些农民一辈子的收入都是来源于这些粮食,所以让孩子们知道粮食的来源之后,才能让他们懂得粮食是需要用来节约的。只要让孩子们了解粮食的出处来源,才能够从根源改善浪费的问题,粮食从农民伯伯的双手走向售卖处,再到餐桌上,这些变化都可以帮助孩子改善自己的思想观念。
三是要以身作则,从父母、老师做起。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如果想要好教育自己的孩子,勤俭节约的话,那么自己应该以身作则,在吃饭的时候尽量做到光盘行动,不浪费一颗粮食,所以在家庭中,父母的表现能够深刻地影响孩子,只要家长们做到勤俭节约,那么自己的孩子也不会铺张浪费。因此,在家校会上教师引导家长在平时的生活中注重粮食节约,给自己的孩子做好榜样,不要随意浪费饭菜,吃多少盛多少,尽量不要挑食,父母也很辛苦,做什么吃什么;在学校教师是学生行为的领导者,在对待粮食上,教师不能任意妄为,无论是什么食物,都不应该浪费,在孩子们面前以身作则,遇到浪费粮食的现象,应及时进行思想教育,相信我们的学生都知道“粒粒皆辛苦”的寓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从而改变对粮食的浪费行为。
四是借助网络资源进行节约粮食意识的培养。在校期间,老师可以借助丰富网络资源给学生进行节约粮食的宣传教育,可以利用互联网播放非洲因粮食不足,导致青少年发育不良的图片,甚至发生战乱的视频。通过网络查询世界上有多少国家处于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的现状,使学生在感官和意识上都能有“粮食很重要,不能轻易浪费”的理念。同时,为了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此活动中,在学校举行不同年级学生的相关辩论赛,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不仅大量查阅粮食相关资料,而且使青少年对粮食有了清醒的认识,不仅仅是现状,对将来,甚至以后,他们都会越来越珍惜粮食,从平时的生活习惯做起,践行“光盘行动”。
总结
总的来说,学校要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把勤俭节约内容有机融入教育环节之中。开展各类校园活动,把勤俭节约作为文明校园创建的重要内容,组织编排展演一批以勤俭节约为主题的校园文化作品,涵育师生品行、引领社会风尚;通过社会实践、劳动体验,让学生切身感受食物的来之不易,真正形成尊重劳动和爱惜食物的思想意识。同时,学校要加强食堂的运行管理。完善从食品原材料采购、库房储存、物流配送、生产加工到成品销售的全链条节约管理,实现食材配比有效动态调整;不断提升学校食堂工作人员技能水平,改进烹饪工艺,推行一料多菜、一菜多味,提高食品原料利用率,严格成本核算及成本管理,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和浪费;学校还可以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设立中央厨房、中央库房,实行集约化、专业化的高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