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理化检验技术的质量控制与对策探讨

作者: 胡颖

1.引言

伴随我国社会进步与经济水平的高速发展,如今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和进步,尤其是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使“互联网+外卖”热潮随之而起,新兴食品种类繁多。在此背景之下,食品安全问题出现的概率也随之增大,有可能对人民群众身心健康造成影响。同时,由于食品质量直接影响到食品安全。因此,食品检测工作在安全监督中非常重要,需要成为相关领域的一项重要工作。基于此,本文将针对食品理化检验技术的质量控制与对策加以探索研究。

2.食品理化检验含义及重要性

食品理化检验工作的开展,主要是依托物理、化学相结合,并配合一定的计量器具或仪器,对食品开展相应检查工作,实现对食品中的营养及其他成分实现测定。与此同时,由于食品具有种类繁多、形状各异等多方面的特征,理化检验工作开展的目的、要求和项目等也并不相同。但在此过程中,所有的食物理化检验都要经过具体的样品采集、前处理、检测、数据处理等环节。

从当前阶段我国食品理化检验工作来看,分析技术日趋朝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方向发展进步,有助于获得更为准确的测试结果,而食品安全性测试效果也越来越明显,其重要性也越来越显现。

除此之外,食品安全管理过程中,通常情况下都需要使用多种检测方法,理化检验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效手段,可以通过判定和定量等方法,对食品安全性加以控制。尤其是新时期,我国食品安全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和特征,而理化检验通过对食物中的理化响应加以分析,用以确定食物中的组分和含量,获得更加精确的数据,切实提高食品安全判断的准确性。

3.食品理化检验质量控制要求

食品理化检验过程中,将有可能受到样品、人员、试剂、仪器和环境等多个环节的影响,导致实际检测结果很难满足质量管理需要。

就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来看,各种食品安全事件屡见不鲜,对人民身心健康产生威胁。在此背景之下,食品理化检验工作的开展,便显得非常重要。这主要是由于检验过程中影响因素较多,再加上工作量庞大,因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在这方面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同时建立健全科学、标准的检验流程,能够采取相应质量控制措施对检验各个环节实现严密的监控。如此一来,便能够在食品理化检验过程中,切实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食品质量风险,并有助于针对问题加以改正,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除此之外,检测过程中还应当积极、主动开展检验分析工作,排除由于人为等方面干扰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并做好相应分析和计算,确保检测结果准确。

4.食品理化检验技术提升检测质量的对策

4.1 提高食品检验检测频率

受到传统工作理念和工作手段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当前食品理化检验工作大多数都是采取随机抽样、不定时等检验手段,无法实现对食品安全的及时、高效监测。针对此种情况,食品检验检测人员必须注重在符合食品安全规范、标准的情况下,定期开展检验工作,从而提高食品检验检测频率,在监督和评价工作更优良化的同时,使食品检验工作真正得到实施。

与此同时,由于食物具有保质期,因此应该重点增加检查频次和检查范围,将食物数量和质量检查常态化控制与管理,充分保证检验效果和质量。为切实消除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担忧,质检人员还应对产品定期开展抽检工作,重点强调对检验结果作出说明,如此才可以更好引导消费者安心购买食品。

除此之外,增加食物检验的频次,也能帮助食物安全状况得到及时、有效控制与掌握,针对其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之处,适时、及时调整,保证食物质量和安全性。但需要注意的是,食品检验检测人员需要在工作方式、技术上加以创新,优化及革新以往工作理念和方式,使其能够更好完成相应检验工作,不断提升工作效率。

4.2 注重食品采样环节

食品采样是食品理化检验工作开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此过程中,首先需要遵循食品理化检验技术基本需求,在采样时,派出具有取样经验的检测人员;取样时,还需要使用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仪器,以切实满足国家标准要求。

与此同时,食品采样过程中还必须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有代表性的食物,如此才不会造成工作量过大,并且使采样工作开展更具有标准性、普遍性。采样过程中,必须确保采样干净整洁,防止人为等方面因素导致其受到污染。同时,也要保证试样物理、化学指数不受影响,能够始终处于原始状态。

样品收集完毕后,要及时密封冷藏以确保样品新鲜度与完整性。除此之外,制备样品时需要保证样品具有一致、完整性。对于液体试样来说,开展抽样检验工作时,需要事先摇匀,避免物质沉淀导致样品受到影响;对于固相试样来说,抽样工作开展前要经过破碎、混合后才能够使用,这主要是因为样品具有贮存期,所以要得到正确的检验结果,必须在有效期内开展试验工作。

4.3 做好理化检验样本处理

针对食品理化检测中的样品处理工作来说,需要实现定性、定量分析等。

首先,采样过程中,必须将试样完全溶于试剂中,以保证检验工作具有安全性、准确性,同时还可以根据所含试剂数量决定试样加入量。

其次,确定消解系统,按照从高到低的次序添加剂量。在此过程中,消化液用量便成为影响实际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强调在配制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科学、准确、标准的原则开展相应工作,慎重选取样本,尽量减少各种不正常反应的发生。同时,针对微波高效吸收过程实现调整,这主要是因为在待测食物中,有机化合物占绝大多数,用硝酸加以辅助将有可能造成大量的酸性物质消耗。对此,现阶段研究基础上,必须强调测定环节,以突出检验工作的科学性。

最后,精确性的保障。准确性是食品理化检验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对仪器测量效果加以严格检查过程中,需要将检验重点放在食物微量元素上,采用多次检测取平均值的方式,更好保证检验结果具有科学性、准确性、合理性。

4.4 规范检验分析流程与操作方式

空白试验一般是用来检查测试样品之外的其他因素对检验结果影响程度,明确其是否能够在此过程中被排除。因此,开展空白试验时,需要重点强调实验室、检测仪器、检测设备等方面的仪器准备工作,防止可能由于外来因素的影响,导致样品试验出现误差,并在此基础上保证检测结果具有准确性、可靠性。为确保检验工作开展质量和水平,必须确保检验环境、检验器具、检验设备和检验方法具有一致性。对此,可以使用加标回收率试验手段,主要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确保检验试剂的加入按照相应标准和规范,并且操作方法要符合国家在该行业的具体要求。

除此之外,检验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有关规定,以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例如滴定分析实验时,若操作人员操作不符合规定,将严重影响其实际滴定速率,极易造成测定结果出现偏差,影响最终检验结果。

4.5 提升专业人员素养

食品理化检验工作开展过程中,相关人员的自身专业素质和水平是提高检验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具体来说,食品理化检验是一种借助物化方法和仪器设备等来对食品质量加以监控的过程。因此,既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具有较高专业知识和技术,也要求其具备一定程度的安全常识,当出现危急情况时,可以具有应变能力。从这个角度来看,必须注重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和专业水平,以充分起到提高工作安全性、稳定性的重要作用。

一方面,注重加强培训工作。在此过程中,定期开展技术知识等方面的讲座与培训,有助于提高个人科学学习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能够熟悉各类机械设备的使用方式。在此基础上,重点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积极引入高素质人才,可以与院校建立联系,使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发挥自身特长,最终能够提高所有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团队整体力量。

另一方面,加强工作人员安全防护意识。对此,定期举办知识讲座或者举行火灾演习等情景仿真,帮助所有人员都能够对安全事故应对方法具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使经济损失与人员安全问题降到最低。

结语

综上所述,食品理化检验工作的开展非常重要,同时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生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食品理化检验工作作为人民健康生活的基本需求,其重要性日渐凸显。

然而,目前我国在食品理化检验领域还存在着检测技术落后、监管体系不健全等多方面问题。针对此种情况,我国相关部门必须立足实际,注重从多个方面着手,加强食品理化检验工作的研究和深入,建立健全技术标准和测试机制,注重为食品安全提供优良保障。尽管在实践中,还将有可能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限制。但是,伴随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检验工作将朝向规范化、标准化方向进步,帮助我国理化检验工作水平与效率进一步提高。

作者简介

胡颖(1998.08-),男,贵州盘州人,助理工程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生物工程、食品安全、检测技术。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