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摄入奶制品延缓老年人认知衰退

作者: 邱峰

为了鼓励我国居民科学摄入牛奶增强体质、预防“隐性饥饿”,国民营养健康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减油、增豆、加奶”核心信息,指出:充足摄入奶及奶制品有益于人体健康,尤其有利于肌肉和骨骼健康,并建议每天摄入300~500毫升液态奶或相当量的奶制品。目前我国大多数居民实际摄入量远低于推荐量,故鼓励多摄入。

研究表明,饮食是可改变神经退行性变发展风险的一个关键因素,适度食用奶制品对老年人认知功能有积极影响。

奶制品究竟含有哪些物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牛奶为主的琳琅满目的奶制品已越来越多被端上老百姓的餐桌。奶制品究竟都含有哪些营养物质呢?

奶制品是以生鲜牛(羊)乳及其制品为主要原料、经加工制成的产品。其形态多样,包括巴氏杀菌乳、灭菌乳、发酵乳、奶粉、奶油、炼乳、干酪等。奶制品几乎含有人体所需要的所有营养素,是人类良好的蛋白质来源。500毫升牛奶可提供人体每日蛋白质需要量的20%~25%,均为优质蛋白质。乳蛋白包含了人体所需的全部必需氨基酸,消化吸收率为87%~89%。此外,奶制品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每升牛奶的含钙量高达1000毫克,且富含维生素D、乳糖,钙的吸收利用率也高;乳糖还可以促进肠内细菌特别是双歧杆菌的繁殖,有利于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乳脂肪也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其消化率在95%以上,同时也是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及胡萝卜素的重要来源。酸奶也是奶制品的一种,是以鲜奶或者奶粉为原料发酵而成,其在发酵过程中,具有生物活性的益生菌大量繁殖,有益于改善肠道微环境。

适当摄入奶制品,科学助力延缓老年人认知衰退

研究表明,奶制品对脑健康特别是提升认知功能、防止神经退行性变、压力情绪调节等方面有积极作用。适度食用发酵奶制品与老年人更好的执行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相关。

饮食是可改变神经退行性变发展风险的一个关键因素。研究指出适度食用奶制品(大约每天1次)对老年人认知功能有积极影响。奶制品摄入与晚年认知结果之间的关系呈倒“U”形,适度摄入是最有益的。食用奶制品,尤其是发酵产品,可以降低老年人患认知障碍的风险。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奶及奶制品的摄入量为300~500克,并且建议如果觉得单一品种的奶制品摄入量难以达到推荐量,可以采用互换的方式,摄入不同类型的奶制品。比如,鲜奶制作的奶酪也属于奶制品,10千克的牛奶经凝固等程序可获得约1千克的奶酪。作为浓缩后的牛奶制品,奶酪同样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益生菌等,且口味独特、体积小便于携带,适合老年人两餐之间的加餐、外出活动时的营养补充等。研究表明,欧米伽-3脂肪酸和维生素E等可以改善老年人的认知能力,而奶酪就含有丰富的欧米伽-3脂肪酸。

建议可以根据老年人的一般健康状况和基础疾病,特别是有无心脑血管疾病和其他高危因素如冠心病、高脂血症等,选择脂肪含量不同的奶制品,如全脂牛奶、低脂牛奶、脱脂牛奶等;根据是否有骨质疏松、是否便秘,选择高钙牛奶或者普通牛奶;如果存在乳糖不耐受,可选择零乳糖牛奶或者羊奶、酸奶等;便秘或者腹泻人群也可根据情况选择富含乳酸菌的奶制品如活菌型酸奶;有些老年人挑食、消瘦,如果没有糖尿病,可以尝试风味酸奶,建议挑选原料中奶或奶粉含量超过80%、蛋白质含量≥2.3克/100克的风味酸奶。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