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觅仙方觅睡方 养生要睡好子午觉
作者: 徐划萍如何安排作息,才能养生、工作两不误?古人有一种方法值得参考,这种方法就是睡子午觉。
睡子午觉,就是每天子时(晚11时至凌晨1时)深睡,午时(上午11时至下午1时)小憩。这种作息的依据是《黄帝内经》的“子午流注”理论。
按照这种理论,子时胆经当令,胆气生发起来,全身气血随之而起,而养胆经的最好方法就是睡觉。如因熬夜错过了这个时间段的睡眠,肝胆就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容易导致面色发黄、皮肤粗糙、出现色斑等。因此,如果不能在子时上床,也要闭目养神一段时间。
午时心经当令,此时小憩一会儿,能养心。心经当令,可推动血液正常运行,使人充满活力。尤其是晚上睡眠不足、早上工作繁忙时,午时必须睡一会儿。即使不能睡午觉,也应闭目养神一会儿。午睡的时间,以15~30分钟为宜,最多1小时。
睡好子午觉有利于体内的阴阳调和。
睡子午觉是我国流传已久的养生妙道,很多人遵循此道而得长寿。如长寿诗人陆游就有午睡的习惯,写过《午睡》《午梦》等诗作。《午梦》诗云:“若爱幽窗午梦长,此中与世暂相忘。华山处士如容见,不觅仙方觅睡方。”
选择正确的睡觉姿势
午睡时,应尽量让身体平躺下来,避免趴在桌上睡觉。趴在桌上睡觉,会使身体处于不自然的弯曲状态,尤其是颈部和手臂容易受压,影响血液循环。而且,这种姿势会导致人醒来后出现头晕眼花等不适症状。
中医助眠好物推荐
1.养生枕
可选用艾草、艾绒、荞麦皮和决明子等填充物做枕头。艾草、艾绒具有温经散寒、祛湿止痒等功效。在睡眠过程中,头部的温度可使艾绒的药效缓慢释放,有助于促进颈部血液循环,改善睡眠质量。荞麦皮和决明子都有清热明目、醒脑安神的作用。
2.中药香囊
香囊取自中医的香佩疗法,可挂于床头或置于枕旁,内装具有芳香开窍功效的中药,如酸枣仁、柏子仁、远志、夜交藤、合欢花等。这些药材合理搭配,可宁心安神、促进睡眠。
3.泡脚药包
可使用木质或电动泡脚盆,配合含有上述助眠中药材的泡脚药包进行泡脚。泡脚能促进人体血液循环,调节气血运行,使身体放松,进而辅助改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