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外渗知多少

作者: 彭富治

在治疗过程中,药物外渗是可能出现的情况,会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伤害。正如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湖南省脑科医院)躯体疾病精神科主治医生刘亚迪接诊的一位精神障碍患者,在外院输液时因甘露醇外渗,导致手臂肿胀。因此,了解药物外渗的相关知识,对患者及其家属而言至关重要。

婴幼儿血管细小、不配合;老年人血管弹性差;反复穿刺同一血管等,这些都增加了药物外渗的风险,同时高渗性和刺激性强的药物也容易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外渗。

易导致外渗的药物

高渗性药物:如甘露醇,常用于降低颅内压。由于其渗透压高,一旦外渗,会导致局部组织细胞脱水,引起皮肤肿胀和疼痛。

化疗药物:包括多柔比星、长春新碱等。这些药物对局部组织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外渗后可导致局部组织坏死,后果较为严重。

因此,在输液过程中,一旦发现局部肿胀、疼痛、回血不畅等情况,应立即告知医护人员。

治疗措施

早期处理:一旦发现药物外渗,应立即停止输液,尽量回抽外渗药物,减少局部药物残留。

冷敷与热敷:根据药物性质选择。如甘露醇外渗早期可冷敷,使血管收缩,减少药物吸收,减轻局部肿胀和疼痛;而血管收缩剂外渗则宜热敷,促进血管扩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药物治疗:对于一些刺激性强的药物外渗,可局部注射解毒剂,如化疗药物外渗,可用相应的拮抗剂进行局部封闭治疗。

外渗好帮手

1.硫酸镁

硫酸镁能有效改善细小动脉、微血管和毛细血管的痉挛,具有稳定细胞膜的作用,可有效保护血管内皮细胞。

方法:将25%硫酸镁溶液浸湿4层纱布后覆盖患处,上盖一层塑料薄膜,每4~6小时更换1次。

2.喜辽妥

喜辽妥软膏具有抗凝、抗炎、抑制胶原纤维细胞增殖,促进透明质酸合成的作用。

方法:在热敷间隙期局部涂擦,将3~5厘米的乳膏涂在患处并轻轻按摩,一日1~2次。

注意:开放性伤口和破损的皮肤禁用。

3.水胶体

康惠尔水胶体可刺激释放巨噬细胞和白细胞介素,改善局部组织的微循环。

方法:直接贴于肿胀处皮肤。

4.土豆片

土豆片外敷具有消炎、止血、消肿的功效。

方法:将土豆片切或刨成薄片,敷于患处。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