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这8种情况及早干预

作者: 陈曦

出现这8种情况及早干预0

癌前病变是一种病理学诊断,它具有双向性,既可能向好的方向发展、恢复到正常状态,也可能向坏的方向发展,也就是癌变。因此,癌前病变是个可控甚至可逆的状态。

当我们身体出现某些癌前病变时,一定要及时干预,避免癌症的发生。出现以下8种情况要及早干预。

1.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癌的发展过程大致为:正常胃黏膜→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胃癌。慢性萎缩性胃炎就属于癌前病变,镜下可观察到胃黏膜出现上皮不典型增生、肠上皮化生(胃黏膜被肠型黏膜替代),红白相间,以白色为主,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痛、腹胀、腹部不适、食欲不振等。

干预措施

①定期检查:浅表性胃炎患者每3年做1次胃镜检查。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每1~2年做1次胃镜检查,并积极治疗;②戒烟酒:萎缩性胃炎的严重程度和吸烟、饮酒呈正相关;③规律饮食:饮食要细嚼慢咽,不暴饮暴食,少吃腌制和辛辣霉变食物。

2.腺瘤性肠息肉

肠息肉有很多类型,其中,腺瘤性肠息肉是公认的癌前病变,尤其是直径大于2厘米的,癌变的概率更高。从息肉到癌变平均要5~15年。在这期间,通过肠镜进行息肉切除,能大大降低肠癌的发生。

干预措施

①定期检查:50岁以上者,每5年进行1次肠镜检查,每年进行1次肛门指检;②戒烟酒:大量饮酒、吸烟容易增加肠息肉的发病率;③控制饮食:少吃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少食腌制、烟熏类食物,每天保证500克蔬菜、250克水果,多吃红薯、小米、高粱、玉米等粗粮;④适当运动:每周进行3次以上的运动,每次运动30分钟以上。

3.不典型腺瘤样增生

肺结节中的不典型腺瘤样增生也属于癌前病变,结节越大,癌变的可能性也越大。

干预措施

①定期检查:每年做1次低剂量螺旋CT,筛查早期肺癌;②戒烟:吸烟者的肺癌发病率是不吸烟者的10倍;③注意室内通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④减少厨房油烟:尽量减少油炸、煎炒等烹饪方式,炒菜前要开窗户、开抽油烟机,炒菜后抽油烟机要再开3~5分钟。

4.乳腺非典型增生

乳腺癌的发生通常要经过“正常乳腺导管内增生→非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性癌”等过程。单纯的乳腺增生并不会发生癌变,而乳腺非典型增生就属于癌前病变。

干预措施

①定期检查:35周岁以下的女性定期行超声检查,45~55岁围绝经期的女性每年做1次钼靶检查;②不乱用雌激素保健品:乱用雌激素类产品容易导致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增生,诱发癌变;③少吃油炸食物及各种甜食,避免肥胖;④保持好心情:负面情绪很容易导致机体内分泌紊乱,引起乳腺疾病;⑤适当运动。

5.肝硬化

肝癌发生的“三部曲”是肝炎→肝硬化→肝癌,患有乙肝且伴有肝硬化者,是肝癌的高危人群,应积极干预。

干预措施

①定期检查:乙肝伴肝硬化者应每半年体检1次,主要查肝脏B超和甲胎蛋白;②积极治疗乙肝和肝硬化;③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

6.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后,宫颈上皮细胞可从发生非典型增生转变为癌变,这个过程往往需要10年或更长时间。其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被认为是宫颈的癌前病变。

干预措施

①定期检查:有性生活的女性,应每年做1次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及HPV检测,如有异常,则需要进行阴道镜检查或活检;②积极治疗慢性宫颈炎及宫颈癌前病变,性生活要注意卫生;③条件允许者,可接种HPV疫苗。

7.交界痣

交界痣是指长在手掌、足跖等易摩擦部位的痣,与其他痣相比,这些痣癌变的可能性更高。一旦发现痣的形状不规则、边界模糊、颜色深浅不一、出现晕开或者体积增大、皮肤出现轻微隆起或变厚时,就要及时就诊。

干预措施

①化学剥脱或激光祛痣方法刺激性较大,较大的交界痣不建议这样处理;②生活中避免过多摩擦,对于有危险信号的交界痣,应采用手术切除加病理检查。

8.黏膜白斑

黏膜白斑是一种上皮异常增生的癌前损害特征,常见的部位有口腔、食管、阴茎、外阴和宫颈处等。

干预措施

发现异常的黏膜白斑,及时到医院检查。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