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子女婚恋“操碎心”老年人该如何调整心态
作者: 杨雅淋
纪阿姨的女儿从小懂事听话,唯一让纪阿姨操心的是,眼看到了成家的年纪,女儿却坚持要“先立业,再成家”;纪阿姨积极托人介绍相亲对象,她却总是不冷不淡地应付,最后不了了之。眼看着女儿年龄渐长,却还单身,纪阿姨的心里很着急。而且,周围亲戚朋友的孩子,大多已经成家生子,每当看着他们其乐融融的样子,纪阿姨的心里就很不是滋味,甚至感觉有些抬不起头来。纪阿姨是不是应该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呢?
心理评析
从过往的咨询案例中,我们发现,和纪阿姨有类似境况的老年人不在少数。下面,我就结合纪阿姨的来信内容,分析一下父母为子女婚恋问题“操碎心”的原因。
1.“传宗接代”的思想根深蒂固?
父系氏族赋予了女性绵延子嗣的任务,这一“任务”的完成,也意味着人生进入新的阶段。但纪阿姨女儿在婚恋上的“漫不经心”,使得这一任务的完成似乎“遥遥无期”,这种现实和周围同龄人已经成家生子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纪阿姨感到巨大的压力。
2.身为父母,需要子女的认同
一方面,从孩子出生起,父母就一直承担着教育的责任,而在这个过程中,特别是当孩子年幼时,父母主导着孩子的行为。纪阿姨的女儿,从小就懂事听话,唯独对婚恋这件事,表现出了强烈的抵触情绪与自我意识,这让纪阿姨感觉自己身为母亲的权威受到了挑战。另一方面,自己积极的态度和女儿冷淡的应付形成反差,也让纪阿姨产生了心理落差,觉得自己的想法没有得到认同,由此出现了不适与焦虑。
3.社会舆论带来的压力
纪阿姨感觉在亲戚朋友面前抬不起头,也可能是担心被周围人评价为“教女无方”。这种担心和压力增加了纪阿姨的焦虑情绪,并让纪阿姨无意识地将压力转嫁到女儿身上,进而加剧了女儿的逃避与抗拒。
应对方案
转移生活重心,做回自己。纪阿姨应该认识到,自己不仅是一位母亲,也是一位独立的女性;自己的生活不该只是围着儿女转,而应该更丰富、更多元。
1.改变观念,适度放手
作为父母,学会适度放手,对子女的未来更有益处。要明白,只有当事人才能定义自己的“幸福”,不用羡慕他人,更无须由他人来评价。
如果实在担心孩子以后的生活,不妨从其他方面做一些准备。比如,保养好身体,尽量不给孩子增添负担;研究菜谱和养生方法,做好孩子的后勤保障;购买合适的保险,为未来的生活提供更多经济保障。
2.加强交流,学会倾听
时代在变化,老年人的思想也应该与时俱进。纪阿姨应该静下心来,多听听女儿的想法。
一是了解现今年轻人的婚恋观。女儿的择偶标准是什么?她不愿接受相亲,是人不对、时间不对,还是方式不对?她是否有所担心和顾虑?她有没有婚恋方面的规划?只有切实了解子女的需求,父母才能在促成子女婚恋时做到有的放矢。
二是了解女儿的理想与追求。对于现代社会的年轻人来说,婚姻不再是生活的全部,事业发展与个人成长同样重要。对此,老人需要做的,借助自己的人生经验,巧妙地对子女进行引导,帮助其更好地协调“立业”与“成家”的关系。
3.沟通应讲究方式方法
在这里给大家分享有效沟通的几个步骤。
(1)观察:说明现象或事实。
(2)感受: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
(3)原因:解释自己产生这种感受的原因。
(4)请求:明确告诉对方,我们期待他(她)采取何种行动,来满足我们的请求。
最后,也想告诉所有的子女,无论父母的行为有无失当之处,他们的出发点都是因为爱。只有带着对彼此的爱去沟通和解决问题,才能有效化解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