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老翁的长寿经
作者: 申明大连市沙河口区西安路街道,有一位老寿星名叫张福增,左邻右舍提起他,都对他的高寿羡慕不已。
年过105岁后,每当有人问张福增长寿的秘诀时,他都会笑呵呵地回答:“粗茶淡饭、规律生活,少生气、多干活!”
多少年来,张福增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尤其多活动有利于身体健康这一条,他坚信不疑,并总说:“多干点活是累不坏的!”62岁那年,张福增得了严重的胃病,胃被切除了四分之三,出院回到家里休养了一个多月后他就开始下地干农活了。
张福增在72岁时被儿子接到城市一起生活。当时物资供应还比较紧张,为贴补家用,他经常四处溜达,捡一些木块回来劈成柴火,留着冬天生火取暖用。儿子、媳妇都劝他别捡了,可怎么劝也没用,他一干就是20余年,直到90多岁时儿子家里生活条件改善住上了暖气房才作罢。
日常生活中,凡是自己能干的事情,张福增都坚持自己做,穿衣、叠被等从来不用儿子、媳妇帮忙,就连缝扣子这样的针线活,他都亲力亲为,100岁时还自己缝。他住的房间,内拉式窗户的把手有点高,他年龄大了够起来有些吃力,不久前他便自己想了个办法。找来根绳子系在把手上,要开窗透气时,先用拐杖将窗把手推到开的位置,然后用力一拉绳子,窗户就开了。儿孙们看着他的“小发明”纷纷称赞他脑子灵活、办法多,他听了高兴得合不拢嘴,还一板一眼地告诉儿孙们:“人就像一部机器,常活动,身上的零部件就老化得慢,尤其四肢和大脑,一定要多锻炼,这样上了年纪不但自己不遭罪,还能少给周围人添麻烦!”
张福增还特别喜欢聊天,家里一来人他就高兴。沏上一壶茶,他和人说这说那,天南地北地聊上1个多小时依然思路清晰、语言流畅、不嘘不喘。每当客人担心他累着要他休息一会儿时,他都会微笑着回答:“没事!没事!多说说话对大脑有好处,你这是在帮我锻炼,我还没谢谢你呢!”话语中不失幽默,每每逗得客人忍俊不禁。
或许正是这种乐观的生活态度,才使张福增得以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