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又动脑的百岁爷爷
作者: 吕斌银色的桌子、椅子、鞋架、书柜……走进广西柳州市柳南区红桥社区100岁老人沈桂荣的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银色的家具。仔细一瞧,会发现这些银色铝箔都是牛奶盒的包装纸。
“父亲每次喝完牛奶都要把盒子剪开、洗净、压平,再凑在一起做成这种‘包布’。”小女儿沈懿璟说,“从小,父亲就要求我们勤俭节约,不许浪费。”
除了从做手工中得到乐趣,沈桂荣的长寿或许还和他爱动脑,坚持读书、看报、写作有关。“父亲到现在都不用戴老花镜,前几天他还写了一篇稿子,要我帮忙投稿呢!”沈懿璟展示了沈桂荣这些年看过的报纸,一份份报纸被叠得平平整整,放在老人卧室一角。
与年轻时当工程师的经历有关,沈桂荣还养成了爱旅游、喜登山的习惯。90岁时,因为高龄不能乘坐飞机,老人只能跟着子女乘坐火车或者开车自驾游。他一直非常享受这两种出行方式,尤其自驾游一路上走走停停,可以感受各地精彩的风土人情。沈桂荣自豪地说:“我这把年龄也赶上了时代的潮流啊。”
“旅行不光是走走看看,还要把沿途的所见所闻分享给身边的人才算圆满。”每次旅行结束,老人总会拿着几张最满意的留念照片,到小区跟几个老伙伴“汇报”旅途见闻和心得体会,把沿途见到的景色仔仔细细地描绘一番,将路上吃过的美食跟家里的进行对比。“父亲不仅身体素质好,思维也非常敏捷,经历的新鲜事、趣事都能原原本本地讲出来。”沈懿璟告诉笔者,父亲性格开朗健谈,一直保持着爱与人聊天的好习惯,这对增强记忆力有很大的帮助。
沈懿璟还说:“平常父亲总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事做,因为经常动手、动脑做一些让自己开心快乐的事,他的精气神越来越好。”
在一旁的沈桂荣老人也连声表态:“人要长寿必须乐观,遇事不计较,爱动脑、多动手、多锻炼。”
如今沈家子女们都希望他们的父亲能继续保持“动手+动脑”的生活习惯,享受快乐的晚年生活。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我国慢性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其中心血管疾病是导致全球人口死亡的重要原因,并且心血管疾病也已成为中国公民面临的最大健康问题。那么,究竟该如何有效防治心血管疾病,真正做到“早筛查”“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心脏专家范慧敏主任为大家详解心血管疾病的防与治。欢迎扫码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