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面观脊柱:或直或弯均有道
作者: 孙建峰从正面或背面看,正常人体在站立位或坐位时,脊柱从上至下为一条直线,并且躯干、肢体两侧对称。从侧面看,脊柱有四个生理性弯曲,即颈椎和腰椎前凸、胸椎和骶椎后凸。这四个生理弯曲是为了适应人类的直立活动,保护胸腹部脏器,缓冲外力对脑部的震动而生的。
可以说,从正面看,脊柱是一条直线,不该“弯”;从侧面看,脊柱是一条波浪线,不该“直”。一旦直线上有了“弯”,波浪线趋向变“直”,对身体而言,都不是什么好事儿。
正观脊柱侧弯,应及早干预
脊柱侧凸,俗称脊柱侧弯,是一种脊柱的三维畸形,包括多平面上的序列异常。某些疾病或不良习惯可能导致脊柱出现异常,从正面看,双肩不等高;或从后面看,后背左右不平时,就应怀疑“脊柱侧弯”。
根据病因,脊柱侧弯通常分三大类,即先天性、特发性和其他疾病导致的脊柱侧弯。先天性脊柱侧弯和特发性脊柱侧弯属于结构性脊柱侧弯。
脊柱侧弯要看Cobb角
怀疑脊柱侧弯者,应拍摄站立位的全脊柱X线片。如果正位片显示Cobb角(经测量的脊柱侧方弯曲)大于10°,即可诊断为脊柱侧弯。Cobb角还可用于诊断脊柱侧弯的严重程度。
严重者会影响生长发育
特发性脊柱侧弯是指病因不明的,发生于青少年的脊柱侧弯,可能与遗传因素、体内激素变化、平衡系统异常、神经内分泌异常等有关。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治疗周期长,治疗困难,效果不一,是常见的疑难病之一。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发育较快,身高、体重变化明显。若此时发生脊柱侧弯,进展也会较快。而且,早期轻度的脊柱侧弯通常没有明显不适,不易被发现,更容易延误病情。
若青少年在着装少或洗澡时,发现自己存在高低肩、胸部不对称,或不明原因的腰背痛等异常症状,就要警惕脊柱侧弯。家长可辅助进行简易的检查:双足并立,向前弯腰,看看左右侧背部是否一样平;直立时,双肩是否对称,双侧肩胛骨是否对称。如有此类异常,建议及时就诊。脊柱侧弯若继续发展,严重者会直接影响生长发育。

胸椎、腰椎是脊柱侧弯最主要的发生部位,可以是单纯胸椎侧弯或腰椎侧弯,也可以是胸腰段侧弯。通常情况下,脊柱侧弯的凹侧发育缓慢,凸侧发育相对较快,会导致椎体、椎间盘出现不对称,常合并椎体不同程度的旋转,出现胸廓不对称,明显的高低肩、剃刀背,身体变形,体型姿态异常,严重者会影响心肺功能,甚至累及脊髓,造成瘫痪。
轻者宜改善体态,重者应手术干预
很多人是在青少年时期发现的脊柱侧弯;随着年龄的增加,到了中年,侧弯仍有不同程度的加重,受力侧(一般是凹侧)椎间盘更加容易退变、增生。
根据中医“治未病”理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对于轻度的脊柱侧弯,尤其是肢体不对称的症状,通过纠正原发因素、脊柱牵引、中医正骨手法配合针灸治疗等方法,可以有效调整、平衡脊柱。患者日常可以通过引体向上、游泳、平板支撑等方法积极锻炼腰背肌,改善“筋束骨”的作用,纠正脊柱侧弯。而对于中度、重度的脊柱侧弯,需要根据病情程度的不同,采取佩戴支具或手术治疗来纠正畸形。
此外,非特发性脊柱侧弯和平时的坐、立、行、走姿势有关,保持良好的姿势,可以预防此类侧弯,或减缓其进展。而对于已经出现脊柱侧弯的人群,建议睡硬板床,避免睡太软的橡胶床垫或海绵床垫,以免侧弯进一步加重。
侧观曲度变直,多与姿势不良有关
脊柱正常生理曲度出现异常改变,无论是加大还是变小,均有可能对身体机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1颈椎易变直
脊柱的病变与部位有明显的相关性,不同位置常见的病变类型也不一样。由于颈部较为灵活,可以朝多个方向活动,出现病变的概率也较高。
如长期低头伏案学习、玩手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甚至反弓畸形的发病率很高。同时,容易合并含胸驼背。以影像学检查常见的描述——“颈椎生理曲度变直”为例,多见于低头族,即喜欢弓腰驼背、半卧躺的人群,表现为平时颈部、背部酸痛,肌肉痉挛,腰部酸痛、钝痛,不能久坐。

2胸腰易过弯
脊柱正常的生理曲度变大也会产生疾病,如发生于胸腰椎部位的胸曲过大,即驼背。青少年出现驼背时,如果可以自行挺直,一般是由长期姿势不良所致。如果不能自行挺直,就要到医院检查,排除骨骼畸形、脊柱侧弯等疾病。
驼背患者为了能直立行走,腰椎的曲度会加大,以代偿胸弯过大导致的脊柱矢状面(侧面观)失衡;同时,为了能直视前方,颈部的曲度也会加大,以起到代偿作用。影像学检查可见三个比正常生理曲度大的弯曲。
长期含胸驼背,容易导致腰部的前凸过大,腰椎椎板的受力增加,青少年下位腰椎易发生腰椎峡部崩裂,青壮年后则易发生高位的腰椎后滑脱。
现代人营养状况良好,尤其是青春期少年少女,生长发育快,体育运动相对少,易导致肌肉力量弱,骨骼强度不足。出现驼背的人群,主要得从意识上有所改变,保持良好的坐、立、行、走姿势,经常进行引体向上、悬吊牵引等拉伸锻炼,通过平板支撑、俯卧撑纠正不良姿势,平时也可以使用矫形器具来被动纠正。定期到医院骨科、推拿科检查,必要时可以在医院进行相应的治疗。
责任编辑/陶宪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