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你的“祛湿妙招”可能用错了

作者: 秦晓凤

经常有一些患者,他们自我感觉身体湿气重,希望医生能帮他们开点祛湿的药物排湿气。有些人甚至会自己研究“祛湿大法”,试图通过一些内服、外治法来减轻湿气给身体带来的不适。有人喜欢使用茯苓、薏苡仁、赤小豆、陈皮等健脾祛湿的中药煮水喝;有人觉得身体湿热,需要吃点辛辣的食物,所以经常用吃火锅的方式“祛湿”;有些人觉得泡脚、熏蒸、拔罐、艾灸等外治法对排湿气有效;有些人则觉得通过跑步、健身、晒太阳等方式可以达到发汗祛湿的目的。

这些“祛湿大法”,究竟能不能起到祛湿的作用,其实要因人而异。祛湿并非一劳永逸的事情,需要根据个人体质和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法;而且,使用不适当的祛湿方法可能会导致身体不适或产生各种副作用。下面,就给大家分别介绍一下,这些常见的“祛湿妙招”有何健康隐患。

“祛湿方”不是人人适用

在日常生活中,茯苓、薏苡仁、赤小豆、陈皮这四味有健脾祛湿功效的中药常被人们拿来煮水、煮粥,当作“祛湿方”服用。茯苓味甘、淡,性平,善于渗水、利湿、健脾;薏苡仁味甘、淡,性凉,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的功效;赤小豆味甘、酸,性平,可利湿消肿;陈皮味苦、辛,性温,可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中医理论认为,“补其不足,损其有余”是调整人体阴阳平衡的有效方法,茯苓、薏苡仁、赤小豆、陈皮这四味药的确能健脾祛湿。但当湿邪已除,若继续坚持服用,则会过犹不及,可伤害机体本身。所以,日常生活中,不可盲目大量地喝这类“祛湿方”。

吃火锅不是祛湿好方法

众所周知,四川省的气候特点是雾多、日照少,且阴雨天气较多,外界环境湿度较高,当地人喜食辛辣口味,川菜中常见大量的花椒、生姜、辣椒等味辛的药食两用之品。辛味,能散能行。食用辛味食物,既能通过发汗散去机体表面的湿邪,也能行气化滞,通调因脾胃虚弱造成的湿邪阻滞,使体内的津液重新开始输布,达到通调体内津液的目的。所以,生活在四川省这种湿气重的地区,是可以通过食用辛味食物,达到祛湿行气的效果,免受湿邪的侵扰。

不过,也有人将这种方法生搬硬套进自己的“爱好”中,他们一感到身体困重,就会吃上一顿麻辣火锅,认为吃辣椒发发汗,可以起到祛湿的作用。有些人用这个方法十分有效,但有些人吃完火锅后不仅没有缓解身体的困重感,反而加重了症状,甚至出现新的不适感。

这是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食用辛辣食物来祛湿。寒湿体质者适当食用辛辣食物,可以起到一定的祛湿邪、温经散寒的作用,但如果辣椒、花椒、生姜的用量过大,则会耗伤正气,伤及阳气;湿热体质者,在食用辛辣物后,可能在祛除湿气的同时,又加重了热邪的症状,导致湿热裹挟在一起,更加难以去除。

小心,你的“祛湿妙招”可能用错了0

热辣的火锅,还会给人体带来一些健康隐患,加重身体的负担。许多人在吃火锅时会通过喝冷饮来解辣,冰冷的饮料可能会伤及脾阳,导致脾阳虚损,无力运化水湿及祛除寒邪,则易加重体内水湿的聚集。麻辣火锅的辛香味很容易让人食欲大增,一吃就停不下来。《黄帝内经》有言:“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这种暴饮暴食也会加重脾胃的负担,损伤脾阳,加重湿邪的症状。

泡脚、熏蒸时,需把握“分寸”

泡脚和熏蒸,因其操作简单,也是比较受老百姓喜欢的一类祛湿方法。中医有“汗为心之液”“汗血同源”之说,微微出汗,既可以达到祛邪的作用,又不伤及正气。但若大汗淋漓,则耗血伤津。机体心阳在心阴的保护下,安静地守护着机体,若心阴耗伤过多,则心阳容易受到扰动,人们可能会出现心悸、心烦、失眠等症状。若长期大量出汗,易损伤肾阳,还会导致机体逐渐衰弱。

所以,在泡脚和熏蒸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把握好“分寸”。泡脚和熏蒸的温度不宜过高,时间不宜过长,以身体微微出汗为宜,不可至大汗淋漓的程度,以防晕厥发生。

拔罐、艾灸时,操作要小心

往年奥运会游泳比赛期间,观众发现许多参赛选手背部都布满拔罐的印记。这一度使“拔罐祛湿”成为热门话题。

拔罐和艾灸都属于中医外治法,拔罐可疏通经络、消肿止痛、行气活血、祛风散寒等,艾灸可益气活血,温通经络,扶正祛邪等。日常想要祛湿的人,可以选取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等经脉的腧穴进行拔罐,能够振奋阳气,提高机体的祛邪能力;也可以选取任脉、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等经脉的腧穴进行艾灸,以达到祛寒除湿的目的。

小心,你的“祛湿妙招”可能用错了1

需要注意的是,拔罐和艾灸的操作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操作的安全性,尽量去医院找专业医师操作,或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免发生意外,损伤肌肤。

适度运动,勤换衣物

中医理论认为,“脾主四肢”,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健运脾胃,脾胃运化能力强,则湿邪不生。而且,通过和缓的运动,身体微微汗出,也可以起到一定的祛湿作用。运动过程中要避免大汗淋漓,以防伤津耗血。需要强调的是,若运动过程中汗液浸湿了衣服,运动结束后应立即更换衣物,因运动过后毛孔张开,湿衣裹体,会导致外湿侵犯机体。

责任编辑/李思涵

小贴士

湿气重的人有何表现?

长期生活或工作在潮湿地区或环境中,或因饮食不当导致脾失健运、水湿内停等,都可能导致人们出现头重、全身困重、疲乏懒动,或大便黏腻、脘腹胀满,或水肿、小便不利,或头皮较易出油等湿气重的症状。

小贴士

晒太阳是免费的补阳方法,机体阳气充足,则湿邪等邪气很难侵犯人体。平时应充分利用大自然的“馈赠”,在阳光充足的日子里坚持晒太阳,每次晒30分钟左右即可。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