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枕了,如何通过中医调理?

作者: 郑保主

落枕是一种常见的颈部疾病,表现为早晨起床后颈部疼痛和僵硬,通常由睡眠时的姿势不当或枕头高度不合适所引起。在中医范畴里,落枕称为“颈部筋伤”。

问:落枕和颈椎病有关联吗?

答:落枕的出现,往往是由于颈部肌群痉挛或收缩,导致颈部疼痛和活动受限。落枕并非偶然出现,它很可能是颈椎发出的一种求救信号,常常是颈椎病的前兆之一。当出现落枕时,颈椎周围的肌肉、肌腱、韧带已经松弛,并偏离原有位置,失去维护颈椎关节稳定性的功能,导致颈椎失稳,椎关节则可能发生错位。

如果这种情况得不到及时的调整和治疗,可能会进一步发展,甚至影响神经、血管和脊髓的功能,并进一步发展为更严重的颈椎疾病。

问:如何运用中医方法调理?

答:出现落枕症状时,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缓解疼痛。

1.针灸:通过针刺特定穴位,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缓解疼痛和僵硬。常用的穴位有风池穴、颈夹脊穴、天宗穴、肩井穴等。针灸治疗需要由专业医师操作,一般操作一次即可见效。

2. 穴位按摩:在中医理论中,落枕常常与太阳经的病变有关,因此,多按摩太阳经的穴位,可以缓解疼痛。常用穴位包括后溪穴、养老穴、昆仑穴等。通过按摩这些穴位,可以舒缓颈部肌群的紧张状态,减轻疼痛。

3.敷贴:敷贴主要通过将药物制成贴剂,贴在患处,以缓解疼痛和消除炎症。常用的敷贴药物包括正红花油、伤湿止痛膏等,这些药物含有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的成分,能够有效地缓解颈部疼痛和僵硬。

4.中药内服:对于落枕症状较重的情况,还可以采用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常用的中药方剂有葛根汤、桂枝加葛根汤等。这些方剂能够舒缓颈部的紧张状态,促进颈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5.拔罐:拔罐治疗一般选择在疼痛较重的部位进行,每次留罐10~15分钟,每日1次,直至颈椎疼痛缓解。

6.艾灸:艾灸起到温经通络、散寒止痛的作用。艾灸治疗落枕时,常选取阿是穴、风池穴、颈夹脊等穴位,每次灸20~30分钟,每日1次,直至颈椎疼痛缓解。

同时,保持正确的睡眠姿势和选择合适的枕头,以及避免长时间低头工作或使用手机等不良习惯,有助于预防落枕的再次发生。

责任编辑/王志翔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