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发的“幕后黑手”——雄激素
作者: 闫玉红
24岁的小丽热衷于通宵达旦地玩乐。可没过多久,小丽发现自己的头皮越来越容易出油,而且头发一抓就掉下一大把。小丽感到十分焦虑,便来到皮肤科就诊,最后被诊断为“雄激素性脱发”(以下称“雄脱”)。小丽感到很疑惑:女性也会患雄脱吗?为什么会出现雄脱呢?
雄脱并非男性专属
正常情况下,成人每天会脱落50~100根头发。进入休止期与新进入生长期的毛发会维持动态平衡。也就是说,虽然每天都有头发掉落,但我们的头发数量依然维持正常。但如果长期“只脱不长”,发量明显减少,就要提高警惕了。
雄脱,也称为“脂溢性脱发”,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脱发类型。雄脱指由于体内雄激素含量过高,导致头皮毛囊对雄激素的敏感性增加,进而使毛囊微型化,出现毛囊萎缩、生长期缩短等明显变化,且伴随着发质逐渐变得纤细、头皮油脂分泌增多等症状。
雄脱看似男性专属疾病,其实不然,不论男女,都有可能患有雄脱,因为女性也会分泌雄激素。雄脱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如果家族中有脱发史,则患该病的风险会明显增加。青春期痤疮明显、头面部出油多的人,也属于雄脱高危人群。
男性雄脱患者早期表现为前额、额角、鬓角等部位的发际线逐渐后移;症状加重时,可见发顶稀疏,脱发部位只有细软毛发长出,而两边及后脑勺的头发尚未累及。这种阶段就是我们常说的“谢顶”。到了晚期,脱发部位的头皮会变得光洁,且颜色和身体肤色接近,此时毛囊已经大量退化。女性雄脱患者一般不会出现前额发际线后移的症状,但头顶毛发会变得纤细,呈弥漫性稀疏。少部分患者可出现前额中部发际线后退、中央发缝增宽等症状,呈“圣诞树”外观。
头发护理宜温和
有些人头皮油脂分泌旺盛,早上才洗头,下午发根就变得油亮亮的;隔天不洗头,就觉得头皮瘙痒难忍、头屑飘飘。他们认为,头皮长期大量出油,不但会影响日常生活,还是导致脱发的“元凶”。
其实,头皮油脂分泌增加并不是引起脱发的直接原因,其“罪魁祸首”是雄激素含量过高。雄激素水平过高除了会影响毛囊,还有一个作用,就是控制皮脂腺的分泌。在大量雄激素的影响下,易感毛囊逐渐微型化,使皮脂腺分泌旺盛,产生大量不饱和脂肪酸或者饱和脂肪酸,促进了马拉色菌的滋生繁殖,引起毛囊炎或头皮感染;继而侵及发根,使得发根不固,增加脱发概率。
此外,除了雄激素“作祟”,频繁染发、烫发,也是引起脱发的一个常见原因。健康的头皮呈弱酸性,而染发、烫发所用的化学药水多呈碱性,频繁染发、烫发可能会破坏头皮的酸碱平衡,导致头皮容易出现干痒、头屑等问题。有些劣质染发剂甚至会引发头皮红肿疼痛。
频繁染发、烫发不但会危害头皮,还会损害头发本身。人体头发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如果头发进行多次烫、染,在高温和染发剂的双重刺激下,则很容易破坏头发外层的毛鳞片,导致角质蛋白流失,让头发失去本来该有的弹性和光泽,变得干枯毛躁、易断裂。
过度使用吹风机、卷发棒等热工具导致发质变差,也是同样道理。因此,应尽量减少染、烫和化学物质对头发的刺激及损伤,可选择温和、损伤少的方式来给头发做造型。
养肾固发勤梳理
中医认为,发为血之余,毛发旺盛与否与气血充盈程度有关。《黄帝内经》曰:“肾者,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肾精亏虚,则无以濡养头皮;肾气亏虚,则无以固摄发根。
通过望发,可以诊察肾气的强弱和精血的盛衰。正常人发黑、稠密、润泽,是肾气充盛、精血充足的表现;老年人由于体内气血不足、肾精亏虚,出现发白、稀疏。这是人体生、长、壮、老的客观规律的表现。
年轻人大量脱发,是身体发出的一种健康信号。现代生活节奏快,很多人工作压力大,睡眠时间短。不恰当的生活方式会过度损耗肾精和肾阴,自然容易引起脱发。此时,要注意对头发进行保养。
头为“诸阳之会”,为百脉相通之所,头部的穴位数目约占全身穴位数的1/4。通过对穴位经脉进行刺激,可以起到通达阳气、疏利气血、促进头部血液循环、促进头发健康生长的作用,对改善大脑疲劳、缓解精神紧张和焦虑都有一定的好处。
【勤梳头】
古代养生家主张“发宜多梳”。每天早、晚用梳子顺着经络方向,从前额正中开始,以均匀的力量向头部、枕部和颈部梳划,然后梳两侧至头皮微热即可。可选用牛角、檀木、黄杨木等材质的梳子。
【穴位敲击】
用梳子或刮痧板,轻刮、轻敲头维穴(在头侧部,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4.5寸)、风池穴(双手掌心贴住耳朵,十指自然张开抱头,拇指往上推,在脖子两侧与后发际交接线的凹陷处),至头皮微微潮红为宜。

脱发是一种慢性病,需要终生管理,但也切勿给自己过大的心理压力。在积极寻求系统治疗的同时,要尽早地从生活习惯、饮食、运动等方面进行调理养护,调整自身气血状态,解决身体存在的根本问题,护发的同时也能养生。
责任编辑/王伟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