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似羽,逸如纱
作者: 牟思雨
低下头,伸出手,仿佛在触摸世界的脉搏。这个春天,阳光依旧灿烂,繁花依旧盛开,我却不同于以往了。
初中生活好像与我所想的不大一样,本以为我的青春会很精彩,可是现实事与愿违。面对同学说的流行词汇,我总是茫然无措,所以我并不合群。在别人交谈甚欢时,我只身一人。因此,我常常会听到不解的声音,看到异样的目光。学习的压力和融入不了的圈子使我感到不解、烦恼,孤独和迷惘如影随行。
一天,阳光格外明媚,光线透过云层,折射出点点色彩。我走出家门,漫步于街头,路上人来人往,结伴而行。霎时间,清风拂过脸颊,带来缕缕花香,将我吸引住。顺着香气,我来到一个花园前。花园的主人是一个年过花甲的老爷爷,眉目之间透露出来的是温柔与慈祥。礼貌询问过后,我走了进去。
一瞬间,我被繁花包围,各种花的香气萦绕着我,但我竟不觉得刺鼻。我低头辨认花:月季、百合、绣球、铃兰……各种优美的姿态,各种鲜艳的色彩,这般美丽的景象让我眼花缭乱。就在这时,一片纯白映入眼帘,是什么?是一小片蒲公英。
蒲公英种子的冠毛雪白至极,我伸出手轻轻抚摸,毛茸茸的,软绵绵的,活像一个个毛绒球。蒲公英有高有低,一株株都抬头挺胸,欣欣然地望着天空。嫩绿的茎,就这么扎根于这片土地上。这番柔软细腻,让我欢喜。
轻轻吸一口气,首先闻到花的甜香,再品还有青草之香。我闻着香气,心中的烦恼近乎全无,取而代之的是惬意、悠闲。蒲公英的纯白淡雅在花园里显得格格不入,既没有艳丽的色彩,也没有浓郁的香气。它为什么会被种在这儿呢?
带着疑惑,我询问了花园的主人,他的回答令我震惊:“我没有买过蒲公英种子,可能是种子飘到了这里吧。”飘到这里?那这些种子会经历什么呢?想到这时,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了一幅幅画面:风吹过,种子飘落,伴随着清风向四面八方飘去。一路上,可能遇见狂风暴雨,抑或清风朗月。它们不管不顾地飘荡着,最终抵达这里,落入土壤,开始生根发芽。
正说着,一阵清风徐徐吹来,种子离开植株,飘向远方。漫天的柔软、洁白,我情不自禁地想到一句诗“惟解漫天作雪飞”。阳光洒下来穿过一片纯白,眼前的洁白宛若被绘上了染料,沾染上了一点彩光,格外美丽。置身于这自然仙境中,我终于看透蒲公英的白了。这种白,有红的炽烈,有橙的热情,有黄的活力,有绿的清新,有青的温润,有蓝的淡雅,有紫的高贵。
随着种子落下,蒲公英的根也快枯萎了,它已然完成一株植物的使命。这么说来,它的生命短暂至极,可它仍然于这有限的生命中尽情绽放。只要有风,它便能环游世界。在这一片鲜艳繁华之中,它是那么洁白如玉、朴素无华。它没有华丽的外表,却含着一颗炽热的心。它不为名利而绽放,只为自己而活,一片繁花中,唯它淡泊。不是它与这片繁花格格不入,而是它脱离了世俗,独自清高。
我亦是如此,不是我融入不了他人,而是我自成一派。我不必在意他人眼光,因为我已足够优秀。“没有谁的生活会一直完美,但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满怀希望,满怀希望就会所向披靡。”我们为自己而活,为自己的信仰而绽放!
点评
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感悟,围绕初中生活的孤独与迷茫展开,通过对蒲公英的观察与思考,映射出作者从迷茫到自我认同。作者从蒲公英的坚韧、淡泊中汲取力量,完成了自我心理的探索与成长。
这种自我认同的过程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它提醒青少年在面对外界压力、不被理解和自我怀疑时,应像蒲公英般坚守自我,保持希望,勇敢绽放生命的光彩。这是一篇充满正能量的佳作,具有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意义。
点评人:范 葳 天津市第二十五中学
南通市海门区中南中学 七(9)班
指导老师:沈丹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