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水巷间的艺术探幽之旅
作者: 刘书美
对戏剧爱好者来说,每年的10月底是最令人期待的时候,一年一度的乌镇戏剧节将会在水乡乌镇拉开序幕。去年是乌镇戏剧节的第十年,我也同往常一样,拿上戏票,来这千年古镇做几天关于戏剧的梦。
走进乌镇,我最先感受到的就是“古镇嘉年华”的热情:上一秒我还在和迎面走来的“兔子”打招呼,下一秒就能看到桥下的广场有默剧演员在跟观众互动,还有蒸汽朋克造型的音乐巡游、英姿飒爽的花木兰、气球编成的大飞龙……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触感实验室的《神奇的点线面之飞翔的爸爸》,这是一个关于父爱的故事,简单的几根绳子和一个脚手架,一会儿搭成了海盗船,一会儿围成了拳击擂台,一会儿又变成了圣诞树,两位工人父亲努力工作,在为孩子们提供物质基础的同时,也用他们丰富的想象力为孩子搭建了一个奇幻的世界。故事并不煽情,但观众都能感受到浓浓的父爱,并且体验到想象力的魅力。说不定在你心情不好的时候,抬头看看云,根据云的形状想象出不同的事物,甚至编个故事,烦恼就不知不觉随着云远去了呢。
青年竞演每年都是乌镇戏剧节的重头戏,组委会以3个元素为主题,并从全国上百份作品中筛选出18组在戏剧节期间进行多轮共演,最终选出小镇最佳戏剧奖。我很幸运地看了两组共6个作品的演出,也投出了自己宝贵的一票。进行演出的蚌湾剧场是一个小剧场,演员和观众的距离非常近,演员不用话筒大家也能听得很清晰。就是这种纯粹的氛围,使我很快沉浸其中,听到有趣的台词就哈哈大笑,看到精彩处就会喝彩鼓掌,演员们第一时间就能得到观众的反馈。当然,也有让我和其他观众无法理解的作品,尝试理解失败后只能遗憾选择“不”。此起彼伏的欢呼声和一片尴尬的沉寂是蚌湾剧场的常态,周围人讨论的话题永远只有这些作品怎么样,仿佛与外面的世界形成了天然的屏障。当我静下心来欣赏每一个作品时,能从台上的故事里找到生活中的投影,有时会产生共鸣,有时会带来更深入的思考,有时会填补生活中的缺失,也许有些事想想也不再那么令我难受,也许有些问题换个角度就让我豁然开朗,这就是戏剧的魅力。
乌镇一共有15个剧场,特邀剧目就会根据场地的需求在不同的剧场上演。来自不同国家的作品有着很大的文化差异,不同的语言环境孕育出的戏剧表现形式也截然不同。我认为最好的接受方式就是静下心来,充满包容性地进入戏剧的世界,不带有任何杂念,告诉自己只是感受一段不同的文化而已,看不懂和不理解又有什么关系呢?
每次来到乌镇,我总感觉自己的步伐不由自主地慢了下来。小桥流水乌篷船,和蔼可亲的民宿老板,清新淡雅的茶香,还有美味丰盛的早茶,好像小镇的一切都让我快不起来,也确实没有着急的必要,这种悠闲也影响着参加戏剧节的人们。
每天晚上,北栅丝厂都会有一群人,捧着剧本围坐一起,十分投入地读着剧本中的一句句台词,路过的人想加入就可以直接加入。那天他们读的是《万尼亚舅舅》,我能听得出,他们中有专业的演员,有学表演的学生,也有单纯的戏剧爱好者,同样的热爱让这个组合显得异常和谐,读到动情处,还能听到他们爽朗的笑声。有趣的是,离他们不远的小镇图书馆里正在进行子夜朗读会,这里的人们也在分享文字。有的人会读一段充满哲思的话,有的人会朗诵自己写的一首小诗,有的人甚至会用方言念家乡的儿歌。不管你分享什么,席地而坐的人们都会报以真挚的掌声。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这么喜欢乌镇戏剧节?你可以暂时忘掉生活中的琐事和烦恼,给自己的心灵放假、补充元气。同样,读者朋友们,你们也可以给心灵找个休息站,调整好了再继续出发,拥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