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瘢痕享受“无痕”人生

作者: 苏日太

防治瘢痕享受“无痕”人生0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认为瘢痕只是影响外观,但实际上,瘢痕所带来的问题远不止于此。15 岁的明明(化名),胸部正中被蚊虫叮咬后,出现皮肤瘙痒、发红等症状。起初,他没太在意,反复抓挠,没想到叮咬处渐渐变成了一个瘢痕样包块,疼痛症状也不断加重。明明的家长带他去医院进行了切除手术,可没过多久瘢痕就复发了。瘢痕带来的种种症状一直困扰着明明,严重影响他的学习和生活质量。

瘢痕的常见症状

形态多样:瘢痕的形态各异,有些与周围皮肤齐平、颜色相近且表面光滑;有些形状不规则、高低不平,早期呈红色或紫色,后期颜色变浅;有些则是高出周围皮肤、超出原损伤部位的紫红色肿块,可呈“蟹足样”向周围浸润。

瘙痒:这是瘢痕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尤其是在瘢痕愈合过程中或天气变化、出汗时,瘙痒感可能会更加明显;有时则会在夜间或天气闷热时瘙痒难耐。

疼痛:瘢痕部位可能会出现疼痛,特别是在受到外力挤压、拉伸或运动时较为显著。疼痛的程度因人而异,有的是轻微刺痛,有的则是剧烈疼痛。

活动受限:随着瘢痕的形成和收缩,会导致皮肤出现紧绷感。如果瘢痕位于活动度较大的区域,如颈部、肘部、膝盖等,在活动时不仅可能引起疼痛,还可能限制相关部位的活动度。

哪些部位容易出现瘢痕

关节周围:由于关节活动频繁,如膝关节、肘关节等部位,会使皮肤产生较大张力,伤口在愈合过程中更容易受到牵拉,从而增加瘢痕增生的风险。

胸前区:胸前皮肤薄,而且皮下组织少,血液循环不丰富。受伤后愈合速度较慢,容易出现瘢痕增生。

肩背部:肩背部皮肤经常被衣物摩擦,而且活动时皮肤的伸展和收缩幅度较大,可能会导致瘢痕组织的过度增生。

耳部:耳部皮肤薄、软骨多,血液循环相对较差。打耳洞、耳部感染等情况可能会导致瘢痕疙瘩形成,尤其是耳垂部位。

瘢痕形成的原因

1. 外在原因

外伤:如切割伤、烧伤、烫伤、冻伤等外伤,损伤达到真皮层及以下深度,就可能导致瘢痕形成。伤口深、面积大,更容易形成瘢痕。

手术切口:手术会切开表皮和真皮,愈合后可能会留下瘢痕。不同的手术部位、切口方向和缝合方式有可能导致不同形态的瘢痕。

蚊虫叮咬:蚊虫叮咬后,皮肤会产生过敏反应和炎症,如反复抓挠,导致皮肤破损、感染,易形成瘢痕。

毛囊炎:毛囊炎是毛囊的炎症反应,不及时治疗或处理不当,炎症可能会扩散到周围组织,导致毛囊及周围皮肤受损,愈合后可能形成瘢痕。

感染:皮肤感染会引起局部组织的炎症和坏死,在愈合过程中易形成瘢痕。此外,一些全身性感染疾病也可能影响伤口的愈合,增加瘢痕形成的风险。

2. 内在原因

瘢痕一般与机体炎症反应、胶原合成与降解不平衡、异常粘多糖增多及肌成纤维细胞增生等因素有关。

皮肤通常是由表皮层、真皮层和皮下组织组成,当皮肤组织受到深度创伤后,创面会出现炎症反应,白细胞、肥大细胞、巨噬细胞等细胞浸润受伤处皮肤后,会释放出多种细胞生长因子。但是成纤维细胞和肌成纤维细胞大量增生,会合成较多的胶原和基质,从而导致胶原代谢与排列异常、异常机制沉着,由于微循环和自由基等因素影响,会促进瘢痕形成。

瘢痕的治疗方法

激光治疗:激光能穿透皮肤表层,直达真皮深层,刺激损伤部分的真皮组织进行修复。在激光照射下,真皮组织会产生更多的胶原并重新排列,从而达到平整皮肤和修复瘢痕的效果。

压力治疗:可以通过穿压力衣或戴压力手套,给瘢痕部位持续施加一些压力,使胶原纤维明显减少,粗细均匀,排列规则;真皮内弹力纤维数量增多。早期进行压力治疗可以控制瘢痕增生的形成。

注射治疗:针对难治的瘢痕,如瘢痕疙瘩,一般可以使用曲安奈德注射液和氟尿嘧啶注射液混合液,在瘢痕疙瘩处进行局部注射治疗,促使瘢痕部位的血管收缩,抑制纤维组织增生,达到治疗瘢痕的效果。

晶体磨削术:利用微小的多棱晶体高速撞击瘢痕表面,通过摩擦作用去除瘢痕表面的增生组织,促进皮肤细胞的再生和修复。

手术切除与放射治疗:瘢痕过大或严重影响躯体功能时,需要手术切除再结合放射治疗。切除术后,通过低剂量辐射干扰瘢痕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进而减少胶原蛋白的过度产生,从而降低瘢痕复发的概率。

瘢痕的预防措施

正确处理伤口:若受伤部位需要缝合,应选择正规医院,采用无张力缝合。同时,避免伤口沾水,并按时换药和拆线。

使用祛疤药物:待伤口结痂且完全脱落后,可以开始使用祛疤药物,以减少瘢痕形成。需要注意,不能过早使用祛疤药物,可能会造成感染。

避免局部过多活动:在伤口愈合期间,尽量减少受伤部位的活动,尤其是关节部位的伤口,避免因过度活动导致伤口裂开或受到牵拉,影响愈合和增加瘢痕增生的风险。

术后减张:手术后,医生通常建议在切口部位贴上减张贴,以减少切口周围皮肤的张力,使切口在无张力的环境下愈合,从而降低瘢痕增生的概率。

注意日常护理:受伤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戒烟酒;避免受伤部位直接暴露在阳光下,外出时应做好防晒措施,如穿着防晒衣、佩戴太阳镜和涂抹防晒霜等;选择宽松、柔软的衣物,减少对伤口的摩擦。

结语

瘢痕的防治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综合考虑个体差异、瘢痕类型和症状等多方面因素。通过科学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瘢痕带来的诸多不便,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突破,以及对瘢痕认识的深化,未来一定能为瘢痕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