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儿童应激性高血压
作者: 张东敬 朱明丽 吕茵茵
一名14 岁的女生在跑步后,突然出现了恶心、呕吐的症状。家长认为这是跑步后的正常反应,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然而症状持续了1 周都没有好转,直到有一天女生头痛难忍,已经无法坚持上课,家长才带女生前往医院就诊。经过检查,血压竟高达149/102 mmHg,被诊断为儿童应激性高血压。那么,儿童应激性高血压究竟是什么?它的原因、症状有哪些?又该如何预防和应对呢?本文将介绍儿童应激性高血压相关知识。
什么是应激性高血压
应激性高血压是指个体在遭遇生理或心理压力时,出现暂时性的血压升高现象。这并非成人专属,儿童同样可能“中招”。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环境复杂化,儿童应激性高血压的发病率逐渐攀升,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健康隐患。《中国儿童和青少年高血压诊疗指南(2022)》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而应激性高血压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儿童应激性高血压的病因
应激性高血压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升高,女孩比男孩更易受影响。肥胖是引发儿童应激性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而家族中有高血压病史的儿童也更容易出现应激性高血压。心理问题,如学业压力、家庭关系紧张和人际关系问题等,以及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都会增加应激性高血压的发生风险。生理因素及环境因素,如剧烈运动、长期噪音暴露和过度沉迷电子产品,都可能对儿童的神经系统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引发血压升高。
儿童应激性高血压的症状
儿童应激性高血压的症状往往不显著,容易被忽视或误诊,需要细致观察才能捕捉到一些细微的线索。例如,儿童可能会出现情绪波动剧烈、身体不适、生长发育异常等。在极端情况下,甚至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
儿童应激性高血压的表现多种多样,涉及情绪、行为、身体不适和生长发育等多个方面。在情绪和行为上,儿童可能会经历剧烈的情绪波动,如突然易怒、焦虑、烦躁或情绪低落、沮丧;注意力不集中,表现为学习成绩下滑、上课走神;行为异常,如攻击性行为、退缩或睡眠问题。在身体方面,常见症状包括头痛、头晕,这可能与头部血管收缩有关,恶心、呕吐可能与血压升高引起的消化系统功能紊乱相关。儿童还可能感到心悸、胸闷,以及因高血压而引起的视力模糊。在生长发育方面,长期高血压可能导致生长迟缓及体重过度增加,这与不良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有关。其他需要注意的迹象包括,面色苍白或潮红,这是血压升高导致面部血管扩张的表现;鼻出血,这是高血压引起鼻腔血管破裂的结果。
家长发现儿童出现这些症状时,应及时带儿童就医,进行血压检查,并排除其他疾病。
儿童应激性高血压的治疗
儿童应激性高血压的管理涉及多方面的综合措施,重点在于促进儿童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并通过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来实施。这包括对日常饮食结构的优化,注重营养均衡,以及鼓励儿童参与适合其年龄和体能的体育活动。心理健康的维护同样重要,通过提供适当的心理支持和环境调整来减轻儿童的精神压力。
生物反馈疗法,或称自主神经学习法,是在行为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治疗技术和方法。它利用现代生理科学仪器,通过人体内生理或病理信息的自身反馈,消除病理过程、使患者身心健康。生物反馈疗法可以通过诱导达到放松全身的目的,逐步建立操作性条件反射,对应激性高血压尤其是紧张焦虑引起的高血压效果显著。
在必要情况下,医疗干预将作为辅助手段,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整个治疗过程中,持续的监测和评估必不可少,以确保治疗方案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由于应激可导致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在使用传统降压药物的基础上加用抗抑郁焦虑药物,如选择性5-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可以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并且达到更好的降压效果。
呵护儿童血压健康的策略
1. 定期监测血压
为了有效监控和管理儿童的血压健康,建议每年至少进行1 次全面体检,并将血压检查数据记录在健康档案中以追踪变化趋势。对于有高血压家族史、肥胖等高危因素的儿童,应更加重视血压变化,并适当提高监测频率。此外,家庭血压监测也是重要的一环,尤其是在儿童出现情绪波动或身体不适等症状时,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血压问题。
2. 健康饮食
采取低盐、低脂、低热量的饮食方式,每天盐摄入量控制在6 克以内,避免高钠的加工食品、快餐和零食,识别食品标签上的钠含量,选择低钠产品。应多吃富含钾、钙的食物如香蕉、橙子和牛奶等,保持电解质平衡和骨骼健康。此外,选择健康的烹饪方式如蒸、煮、炖,减少油炸食品的摄入,以维持健康的体重和血压水平。
3. 适量运动
选择适合儿童年龄、体质和兴趣的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或跳绳,并注意运动量循序渐进,避免剧烈运动。重要的是培养儿童坚持运动的习惯,确保每周至少进行3 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4. 确保充足睡眠与心理干预
为了保障儿童身心健康,应确保他们获得充足的睡眠,如小学生每天至少10 小时,初中生每天至少9 小时,并营造一个安静、光线适度、温度适宜的睡眠环境。同时,家长应通过多沟通来了解和引导儿童的情绪,若儿童出现严重心理问题,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结语
儿童应激性高血压可能会对儿童的身心健康造成长远影响。家长要提升对儿童应激性高血压的认识,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并实施有效的治疗方案,为儿童的健康成长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