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骨折的早期识别与急救处理
作者: 蒋凤美 蒋月娟
儿童天性活泼好动,在玩耍时面临着意外伤害的风险,其中骨折是儿童最常见的外伤类型之一,多发生在腕骨、前臂、锁骨等部位。儿童骨骼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在受到外力冲击时更容易发生骨折。早期识别儿童骨折的症状以及采取科学的急救处理措施,可以提升后续的治疗效果和缩短康复时间。本文将介绍儿童骨折有关知识,助力儿童健康成长。
儿童骨折分类与早期识别
儿童骨折的发生与骨骼的生理特点密切相关。儿童骨骼富含有机物质,具有一定的柔韧性,但强度相对较低,因此在受到外力时,骨折的类型往往与成人有所不同。儿童常见骨折类型为:
青枝骨折:青枝骨折是儿童骨折中较为常见的类型。由于儿童骨骼外层的骨膜较厚且富有弹性,当受到外力冲击时,可能不会完全断裂,出现一侧骨皮质发生破裂,另一侧骨皮质仅出现弯曲但未完全断裂的情况。例如:儿童从滑梯跌落时,前臂可能发生青枝骨折。患儿受伤部位通常伴有持续的疼痛,尤其在触碰或活动时加剧;骨折处可能出现轻度肿胀,但通常不明显,活动受文/ 蒋凤美 蒋月娟 浙江省荣军医院儿童骨折的早期识别与急救处理限程度较轻。
生长板骨折:生长板(骨骺板)位于儿童长骨两端,是骨骼发育的关键部位。外伤可能导致生长板骨折,严重时影响骨骼的正常生长发育。此类骨折症状不明显,可能仅表现为局部疼痛或轻微肿胀,患儿局部持续疼痛,尤其在负重或活动时加重,容易被忽视,如果延误治疗可能导致发育异常,如肢体不等长或关节畸形。
完全性骨折:骨折断端完全分离,骨折线贯穿整个骨骼,包括横断骨折、螺旋骨折等。这类骨折较为严重,常见于高处坠落或交通事故等严重创伤中。患儿会出现受伤部位剧烈疼痛,尤其在触碰或活动时加剧;局部迅速出现明显肿胀、皮下淤血,严重时局部皮肤可能变色;骨折部位可能出现不正常的弯曲或畸形,甚至观察到骨端突出皮肤;受伤部位会丧失正常的活动能力,如手臂骨折后无法抬起,腿部骨折后无法行走。
儿童骨折的家庭急救措施
如果家长发现儿童可能骨折,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至关重要,应遵循的急救原则和具体措施为:
避免二次损伤:尽量减少对受伤肢体的移动,避免骨折断端移位或对周围组织(如血管、神经)造成进一步损伤。
固定受伤部位:在移动儿童前,务必对受伤部位进行固定,以稳定骨折并减轻疼痛。可以使用木板、厚书等坚硬物品作为临时夹板,固定长度需覆盖骨折部位上下两个关节,以防止骨折断端活动。用绷带或布条将夹板固定在肢体上,松紧度以能容纳一指为宜,避免过紧导致血液循环受阻。
冰敷减轻肿胀:使用冰袋或冷敷袋敷于受伤部位,可帮助减轻肿胀和缓解疼痛。每次冰敷10~15 分钟,每隔1~2 小时重复1 次,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可在冰袋与皮肤之间垫一层毛巾,防止冻伤。
及时就医:进行基础急救后,应尽快将儿童送往医院接受专业诊治,确保骨折得到正确处理。
儿童骨折的医院治疗与家庭护理
在医院,医生会根据骨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大多数肢体骨折,石膏固定是常用方法,可以有效稳定骨折部位,促进自然愈合。而对于严重移位或粉碎性骨折,可能需要手术复位,并用钢针或钢板固定。
家庭康复护理同样是儿童骨折愈合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合理的饮食和科学的运动恢复能够加速骨折愈合。应注意以下两点:①逐步恢复运动:在骨折治疗的固定期结束后,应在医生或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功能训练,逐步恢复活动能力。初期可采用轻柔的被动活动,逐步过渡到主动活动,避免过度用力导致再次损伤。②饮食调理:高钙食物(如奶制品、豆制品和绿叶蔬菜)是骨骼修复的重要营养来源,同时需保证足够的维生素D 摄入,以促进钙的吸收,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如瘦肉、鸡蛋和坚果)也有助于修复受损组织。
日常预防措施
为了有效降低儿童骨折的发生风险,家长需要采取一系列积极的预防措施,从家庭环境的安全布置到日常生活中的装备选择,再到平衡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儿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首先,家庭环境的安全布置至关重要。家长应在儿童活动区域以及地板光滑的房间铺设防滑垫,如厨房、浴室和客厅,防滑垫可以有效减少滑倒的风险。此外,楼梯和阳台等高处应安装稳固的防护栏,防止攀爬时发生坠落事故。应妥善收纳家中的杂物、玩具和电线等潜在绊倒物品,避免儿童在玩耍时被绊倒。同时,锐利的家具边角可以使用软质护角进行保护,防止儿童在碰撞时受伤。
其次,选择合适的鞋类与防护装备也是预防骨折的重要环节。家长应为儿童挑选具有良好防滑性能的鞋子,尤其是在户外活动时,防滑鞋底能够增加儿童的步行稳定性,减少滑倒的可能性。在进行体育活动或户外探险时,佩戴护膝、护肘等防护装备,可以有效保护儿童的关节和骨骼,降低摔倒时受伤的严重程度。此外,选择适合儿童年龄和活动类型的运动装备,也是保障安全的重要因素。
最后,平衡能力的训练对预防跌倒具有显著效果。儿童可以通过参与跳跃、平衡木游戏、骑自行车等活动,有效提升协调性和平衡能力。这不仅有助于增强儿童的身体素质,还能提高他们在运动和日常活动中的自我保护能力。家长可以通过组织户外游戏或报名参加体育培训班,系统地培养儿童的平衡能力。此外,家庭中设置一些简单的平衡训练器材,如平衡板或软垫,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为儿童提供锻炼的机会。
儿童骨折作为常见的意外伤害,需要家长具备科学的识别能力和急救知识。早期识别骨折的症状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不仅能有效避免二次损伤,还能为后续治疗和康复奠定良好基础。同时,强化家庭安全布置和日常防护措施,可有效降低儿童骨折的发生风险。通过科学防护与及时救治,可以更好地保护儿童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