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信息化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作者: 李雨轩

小学美术信息化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0

在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教学为小学美术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优势。小学美术教师要积极借助信息化教学,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在创造性的教育活动中提升学习成效。创造性教育本质上是遵循人的创造性活动规律和创造素养培养规律,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宗旨的教育,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培养、开发学生潜能。在当今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之际,小学美术教师将创造性教育理念应用于信息化教学中,旨在借助多样化的信息化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发展创造思维,提升创造技能或方法。基于此,本文介绍在创造性教育导向下依托小学美术信息化教学,对学生创造思维及创造素养提升的路径。

借助图像教学,培育学生创造思维

小学美术信息化教学可借助图像教学来拓展欣赏空间,以此对学生创造思维进行培养。在图形教学下,教师可利用信息化工具将图片、照片或实物作品等直观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观察与思考中优化审美意识与艺术鉴赏能力,为自身创造思维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在为学生讲授《画中的线条》时,教师可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为学生呈现蕴含多种线条的图案,并向学生提问:“图中有哪些线条?都是哪些线条?”随后,让学生展开说一说身边都有哪些线条。当学生能将知识与现实结合起来时,可为学生呈现《黄河逆流》《放牧图画像砖》《八十七神仙卷》等作品,引导学生直观比较不同线条的特点,以此丰富视觉体验,感受艺术语言的魅力,助力创造思维的培育。另外,小学美术教师若想在创造性教育导向下提升小学美术信息化教学成效,对学生创造思维进行培育,还可积极利用画图程序,让学生在课堂中将知识与思维表达结合起来,增添学习乐趣。在画图程序的利用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思维探索不同颜色的组合效果,体验色彩的魅力,提升自身色彩感知水平,真正在欣赏的同时发挥创造思维,提升美术水平。

借助多媒体资源,激发学生创造力

小学美术教师在创造性教育导向下实施信息化教学,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优化多媒体资源,激发学生创造力。

在为学生讲解《变垃圾为宝》时,教师可将环保理念与美术创作结合起来,先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一些由废旧物品制作的艺术品,引导学生对这些艺术品进行赏析,并激发其动手的欲望和创作灵感。学生在创作完成后,教师可将学生的作品上传到线上平台,帮助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让学生在互相欣赏中优化思维宽度,为后续的作品创作积累丰富的素材。

美术教师通过探索小学美术信息化教学策略,并将其应用于教学中,可以为小学美术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对此,教师可借助图像教学扩展欣赏空间,进而对学生创造思维进行培育。另外,教师还可借助多媒体资源,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切实激发学生创造能力。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