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儿童肥胖
作者: 高莉菲 胡浩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各种高热量食物陆续涌入人们视野,花样繁多的奶油蛋糕、各类油炸食品及琳琅满目的外卖食品刺激着孩子们的味蕾,不知不觉儿童肥胖的现象越来越多,导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健康问题。《中国儿童肥胖报告》中显示,最近30年来,我国的肥胖及超重儿童越来越多,如果不加控制,到2030年我国0~7岁儿童肥胖检出率将达到6.0%,肥胖儿童数将增至664万人;7岁及以上学龄儿童超重及肥胖检出率将达到28.0%,超重肥胖的儿童数将增至4 948万人。
什么是儿童肥胖?
肥胖症是由多种病因造成的综合征,它是人体能量摄入超过消耗,并以脂肪形式在人体内储存的结果。常用体重指数(BMI=体重/身高2)来衡量肥胖,一般儿童BMI值超过21 即为肥胖。肥胖可能与遗传、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精神神经及内分泌因素有关,其中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占主导。肥胖会对儿童身体健康产生很大的影响,使儿童的身体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巨大变化。
肥胖对儿童的影响
1.身高明显落后于同年龄同性别儿童
有些家长会发现,原本幼儿园又高又胖的孩子上初中后个子居然比同龄人矮了。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脂肪里面有一种叫做“芳香化酶”的物质,会刺激性激素的分泌。体内的脂肪越多,性激素分泌越多,骨骼越早发育成熟、骨龄越大,最终会导致骨骺线提前闭合。当升入初中时,其他孩子刚步入青春猛长期,而肥胖的孩子却停留在原地不再长高了。
2.黑棘皮病
细心的家长会发现孩子随着体重增加,脖子会出现黑黑的泥垢,且无法搓洗掉。
这不是孩子不注意卫生,而是其患上了“黑棘皮病”。人体内胰岛素的作用是调节体内血糖浓度,使血糖水平保持稳定。肥胖儿童摄入食物过量,继而糖的转化过多,为了维持血糖稳定,身体便会搬来胰岛素这个“救兵”,这样胰岛素越来越多,而与胰岛素结合的受体会减少,导致胰岛素无法与正常受体结合,从而出现胰岛素抵抗,刺激表皮角化细胞和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而形成黑棘皮病。
3.双腿变形


在孩子体重增长过程中,有些家长发现孩子的腿出现了变形,如X型或O型腿。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肥胖儿童不愿意户外运动,接触日光少,且脂肪组织会消耗维生素D,维生素D能促进钙、磷的吸收,体内维生素D减少会出现干骺端钙化不全,加之肥胖儿童体重增加,下肢负荷过重,易引发腿骨变形。
4.夜间打呼噜、记忆力下降、学习成绩下降
肥胖儿童大部分有夜间打呼噜、记忆力下降、学习成绩下降的情况。肥胖儿童夜间常常打呼噜,原因是脂肪堆积在上呼吸道口,易使气道堵塞,导致打呼噜甚至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长期如此,大脑缺氧会导致脑细胞损害,影响脑功能。大脑神经回路和突触可塑性受到影响,可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问题,甚至还可能影响脑部某些区域的神经元连接和神经传导物质的平衡,从而影响认知能力,导致肥胖儿童的学习成绩下降。
5.乳房过早发育
肥胖儿童常常出现乳房明显增大的情况,有些家长单纯地认为是脂肪,没有过多关注,这就导致一部分孩子乳房增大问题被忽视。肥胖儿童的乳房增大不仅仅是脂肪过多的问题,还可能是乳腺过早发育。过多的脂肪可以导致孩子体内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使男孩体内雌激素水平增高,出现女性化特征,如乳房增大,而男性生殖器如阴茎和睾丸却发育不良,给男孩造成极大心理阴影;女孩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过早启动性腺轴,导致乳房过早发育、早发月经,骨骺提前闭合,出现矮小身材。此外,多囊卵巢也是肥胖儿童需要警惕的问题,它会对女孩成年后生育造成严重影响。
6.血压、血脂升高
高油、高脂、高盐等不良饮食习惯使儿童体内脂肪过度堆积,导致代谢发生紊乱,造成代谢综合征,诱发脂肪肝、高脂血症。油脂堵在血管内壁导致血管腔狭窄,继而出现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由于心血量和心排量的增加,儿童高血压发病率明显上升。近年来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学龄前儿童高血压发病率为2%~4%,学龄期儿童为4%~9%,肥胖是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

7.免疫力下降
肥胖是一种慢性氧化过程,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更容易受到病毒、细菌等感染,进而引发支气管哮喘、肺炎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研究表明,BMI值大于30的肥胖儿童是甲流病毒的高发人群。
8.性格变孤僻、内向
因肥胖的外表及活动不灵活,肥胖儿童很容易引起同学的取笑和周围人的奚落,经常处于这种精神压力下,易出现心理-精神障碍,影响日常生活、学习,不利于身心健康成长。
小结

总之,肥胖在这8个方面悄悄地改变着儿童的身体和心理,影响着孩子的未来。2020年国家六部委联合印发《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提出以提高儿童健康水平和素养为核心,以促进儿童吃动平衡为重点,强化政府社会和个人责任,推进家庭、社会、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密切协作有效遏制肥胖流行的总体要求。针对日益增多的儿童肥胖现象,家庭、学校、社会要关注儿童肥胖,帮助儿童养成合理健康饮食的习惯,加强运动锻炼,日常规律作息,必要时采取心理行为干预措施,促进儿童循序渐进地减轻体重,保持健康的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