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帮助青少年缓解心理健康问题

作者: 魏彤 张艳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养是青少年认识、处理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条件。长期以来,家长较多注重青少年的智力培养与开发,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缺乏关注,导致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普遍。因此,家长应该多关注青少年的心理状态,帮助其缓解心理健康问题。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家庭影响因素

家庭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心理学家尤里·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的生态系统理论中,环境层次的最里层是微观系统,指个体活动和交往的直接环境,而儿童青少年从出生开始最先接触的环境就是家庭。家庭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家长教育方式

不合理的教育方式会增加青少年与家长之间的隔阂,主要包括3种类型:第一,自由放任型,家长对青少年缺乏关心;第二,骄纵溺爱型,家长视青少年为掌上明珠;第三,粗暴生硬型,家长对青少年期望过高,又缺乏正确科学的教育方法。这3种不合理的教育方式易导致青少年出现孤僻、抑郁、脾气暴躁等心理健康问题。

2.家庭氛围

和睦的家庭氛围会让青少年感到幸福快乐,反之,如果家庭氛围不和睦,家长经常争吵,青少年往往会感到痛苦孤独,从而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生活在和睦家庭中的青少年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概率较小,而生活在不和睦家庭的青少年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概率较大。

家长如何正确帮助青少年缓解心理健康问题

青少年时期是个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此阶段,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也逐渐成熟,容易出现叛逆、回避家长等倾向。家长对于青少年的成长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应该多与青少年进行沟通,平衡好工作和教育。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

1.带青少年参加心理健康讲座

家庭作为影响青少年成长的直接环境因素,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家长可以带青少年参加心理健康讲座,多听取专家意见,去除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不良家庭环境因素,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2.开展亲子游戏活动

家长应与青少年进行良好的互动,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状况,采取积极有效的教育策略,让青少年在幸福的环境中成长。家长可以与社区邻居一起开展亲子活动,使青少年在活动过程中学会与他人相处,体验集体生活,加强青少年之间的沟通交流,提高青少年的学习能力与水平,从而改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

3.加强青少年间的同伴交往

同伴交往在促进青少年社会性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伴关系良好可以使青少年感到安全、愉悦与自信,同伴关系不良则会导致其社会适应困难,产生孤独、压抑、焦虑感。集体活动可以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使其在活动过程中互帮互助,体验奉献的乐趣,培养助人为乐的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心理健康。家长应该给青少年提供更多的机会,帮助他们加强与同伴之间的交往。

4.带青少年进行专业心理咨询或治疗

必要时,家长应及时带青少年向专业的心理咨询或治疗师求助。因为专业的心理疏导可以帮助青少年缓解精神压力,促进身心健康,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