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美育教学
作者: 赵立萍 唐乃富美育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目标,蕴含丰富的内容,能够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感,培养审美意识,发展审美情感。在中学化学教育中实施美育教学,能起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化学教学质量的作用。因此,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还应充分运用各种美的因素,融入美育元素,使学生在美的意境中去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进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结合教材内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深入剖析教材内容,让化学知识与美学相互交织。只要足够细心就很容易从教材中找到许多可作为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好素材。例如:可以从分子结构的对称性、化学反应的和谐性等方面,引导学生感受化学中的自然美。同时,结合化学史和化学家的故事,让学生领略到科学探索的艰辛与美好,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例如:介绍自然界优美的景色、丰富的化学矿产资源及先进生产产品和五光十色的化学工艺品等。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内容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美、产品设计和制造精良的艺术美。
例如:在讲授碳酸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天安门前的华表之美,展示与碳酸钙相关的旅游景点的照片、宣传图等,并结合教材内容逐一介绍,进而对学生进行自然美的教育。再如,在讲授高分子材料时,利用课前准备好的一些形态各异的塑料花制品、款式多样的尼龙衣物等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生活物品实施美育教学。这样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发展他们的审美能力。
利用化学实验,培养操作美和行为美
初中的化学实验,既有教师的演示实验,又有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分组实验。因此,作为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教学是实施美育的一个很好途径。充分利用化学实验这一直观、生动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操作中感受化学实验的魅力。教师应精心设计实验步骤,让学生在精确的操作中体验到严谨、规范之美。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发现其中的美,如美丽的晶体、绚丽的火焰等,进而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对化学美的敏感性。
在教学中,教师演示实验的操作成功与否,会直接影响学生对操作美和行为美的培养效果。因此,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十分关键,必不可少。①首先要认真检查仪器的数量、质量是否有误;②药品是否齐全;③先预做一次,并做好记录,找到研究实验过程中的突发问题发生原因和解决办法。确保在教学中进行演示实验和展示直观教具时,仪器装置整洁、操作演示熟练规范、处理实验事故机智敏捷,以美的感受和美的模范作用引导学生。

在学生分组实验中,一方面教师指导学生注意实验要求和操作方法,如对于某些操作要点要详细讲解,并要求学生进行单项练习,以防止实验时出现手忙脚乱的现象,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另一方面,俗话说“工多艺熟”,一次练习不可能使学生熟练掌握,如实验室制氧的收集方法,教师要安排学生到实验室多做几次,加强操作训练。当学生出现错误时,要严格要求他们按步骤做,培养其严谨的科学态度。总之,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操作时做到胆大心细,按照规范的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主动操作,同时细心观察,以培养他们准确规范、灵活娴熟的操作美。
指导绘制实验图表培养创造美和鉴赏美的能力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绘制一些实验仪器装置图是教学内容之一。在指导学生绘制实验图表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科学性和准确性,更要强调艺术性和审美性。用清晰鲜明的线条、专业的符号及适当的比例绘制出的实验仪器装置图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创造,它使人们在一目了然了解仪器装置的同时,也能得到艺术造型美的享受。在绘制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线条和色彩搭配,使图表既清晰明了又富有视觉冲击力。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注意图表的布局和比例,使其既符合实验仪器的实际大小,又显得和谐美观。例如:化工生产中的流程安排、仪表调控、设施布置会给学生带来整齐、匀称和谐美的感受。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教学目标,指导学生按要求绘制常见的仪器,如烧杯、酒精灯、试管等,以及一些实验装置图,如氧气的制取装置、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装置等。同时,结合当前中考趋势,指导学生将自己设计的实验以图表形式表示出来。此外,教师还应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图表的交流和评价。学生们在欣赏他人作品时,可以学习到不同的绘图技巧和艺术表现方法,同时也能发现自己在绘图中的不足之处。对于优秀的作品,教师应加以表扬和赞赏,对于稍差的作品也应指导如何改进。这种互相学习和评价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绘图技能,还能培养他们创造美和鉴赏美的能力。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提高了评价和鉴赏绘图美的能力,还丰富了他们的审美情感,而且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发展了他们的创美能力。
一名教师如果不重视教学过程中美的因素,这一节课是不会有艺术光彩的。正如科学家彭加勒所说:“我们所能做的工作,与其说像庸人认为的那样,我们埋头于此是为了得到物质的结果,倒不如说我们是为了感受这种审美的情感,并把这种情感传给能体验这种情感之人。”化学教师也像科学家一样,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也在传递审美的情感。
总之,美育是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实施美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大力发掘和运用美的素材,对学生实施美育教育,进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和社会的美感,提高理解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感受到美的存在,并从中获得多方面美的享受,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