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心理教育,打造高品质初中数学课堂
作者: 金小丹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不仅要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促进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为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学校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需要逐渐将心理教育与各科教学结合在一起。面对数学学习中的诸多问题,部分初中生会出现焦虑、厌学等心理问题。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如何将学科教学巧妙地和心理教育相结合,改善学生的心理状态,是初中数学教师应思考的问题。通过二者的结合,打造高品质数学课堂,这对于学生今后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利用网络构建情境,营造心理氛围
信息化的发展为初中数学教学带来了丰富的资源,并对教师的授课方式产生了一定影响。初中数学教材中包含很多内容,在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创新思维等训练的同时,可以结合网络资源,为学生构建情境式教学。结合教材知识点,通过视频、图片等将数学知识变得绘声绘色,利用鲜明的色彩打动学生,营造积极的心理氛围,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打造健康学习、快乐学习的情境,塑造健康的学习心态,以达到教学融合的目标。
例如:在苏科版初中九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图形的相似》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尽快了解相似三角形、相似多边形的相关知识,能够通过概念对图形进行证明,教师在课堂上可结合网络和多媒体教学技术,以及网络上的相关具体案例,让学生轻松地学会知识点,并且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举一反三,彻底掌握相关知识。教师可将知识点串联制作成视频发布到班级群中,让学生进行课后温习。教师可在班级群实时提问,给予回答正确的学生一定奖励,通过激励的方式使学生学习更加有动力,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也能更好地接受教育,打造出心理教育的氛围,让学生对数学知识充满兴趣,在心理上获得一定的积极暗示,进而提升教学质量,将数学和心理教育有机结合。
挖掘教材心理资源,陶冶学生情操
数学教材是数学教师进行知识教学的核心。初中数学知识逻辑性较强,该阶段的数学教学不仅要锻炼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还要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挖掘教材中的心理教学资源,为学生做好心理教育。在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教材而又不局限于教材,让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从心理上得到启发和提升。

例如:在苏科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二节《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一课的教学中,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运用二次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一些学生会对本章节的内容产生抵触心理,觉得函数问题深不可测,为了解决抵触心理,陶冶学生的情操,教师可在课堂上穿插相关数学家的故事。例如:最早提出二次函数概念的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研究函数的相关事迹,让数学家的故事激励学生,让学生明确函数的趣味性,提升学生学习函数知识的动力。在这样的教学中,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家钻研学问的刻苦品质,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品质的发展。从教材中挖掘素材,将数学和心理教育相结合,陶冶情操,能有效调整学生的厌学情绪,实现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推广家校合作教育,拓展渗透渠道
教育不只是学校和教师的职责,家庭教育也是其中不容忽视的一环。因此,要积极推广家校共育,让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更加全面,同时不断拓展渗透教育渠道,帮助学生真正走出心理困境。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家校合作,激发学生数学学习潜能,并针对部分特殊家庭的学生进行引导,能帮助其养成良好性格。
例如:在苏科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第五章《二次函数》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观察哪些学生对本章节的内容有抵触,具体抵触的知识点有哪些,并将相关知识点记录下来,通过微信发送给家长,让家长与学生进行沟通,并认真听取家长的反馈,做到更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最终链接到课堂上做好引导,帮助其进行理解层面的突破,打消厌学情绪,以便学生学习兴趣不断提升。同时,还需要定期召开家长会,以提升学生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为主题,及时与家长面对面沟通,让家长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向。数学学习不应只局限于学校,还要将其渗透到家庭教育中,拓展心理教育渗透渠道,推广家校合作教育。
利用实践锻炼活动,强化学生心理教育
通过强化实践锻炼,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不断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同时强化学生的心理教育。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将课堂中获得的心理健康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良好品德和心性,不断拓展数学教育和心理教育相结合的空间,最终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例如:在苏科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第八章《统计和概率的简单应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统计学的真正含义,学会计算基本的概率问题,教师可结合校外资源,组织多种课外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锻炼。例如:让学生统计本年级学生的视力情况,通过实践,学会基础的统计学知识,同时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统计实践活动中的分组讨论,还能增加学生沟通合作能力,磨炼学生的意志,积累生活经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保障他们能够学以致用,做到全身心地学,开心健康地学。初中数学课堂与心理教育结合,是教育发展的趋势。教师需要结合网络,为学生营造心理健康氛围,充分挖掘初中数学中的心理教育资源,陶冶学生的情操。通过家校合作教育,将数学和心理教育有机结合。利用实践锻炼活动,强化学生心理教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观能动性,让其具备良好的学习品德和健康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