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洲寻踪
作者: 李艳梅周末,我与好友芃芃一行,从重庆赶到都江堰,寻觅古代治水功臣李冰抚琴弹曲之处——花洲。花洲,即现在都江堰景区的离堆公园,它占地百余亩,园内景点繁多。
迈入花洲大门,首先呈现于眼前的是4根数米长的卧铁(一种秦时都江堰测量水位的仪器),它们组成了一个圆形的喷泉,让人仿佛瞬间穿越回了那金戈铁马的大秦,来到滔滔水泽天府的蜀国,见到李冰正在堰边指点江水。
喷泉往前是“堰功道”,都江堰历代12位主要治水功臣的塑像分立左右。塑像们面前是100多条昂首吐水的长龙,长龙后面生长着一株枝叶如百鹤展翅蓝天的巨大银杏。古树银杏可追溯到三国时期,为名士张松所植,经典电视剧86版《西游记》里人参果树的原形就是它。
走过堰功道便进入了伏龙观。正观中站立着一尊高2.9米,冠冕长衣,笑容可掬的东汉石像,他就是大国治水功臣李冰。登上伏龙观最高处,都江堰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体工程一览无余,因此这里又叫“观澜台”。台下滚滚东去的江水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白如银的浪花,轻吻着玉垒青山。标牌显示:宋代之前,此地名“湔氐村”,嘉定四年更名“花洲”。《灌记初稿》中这样描述:宝瓶口外,浪花如雪,银山倒卷者为花洲。我一直以为“花洲”指的是鲜花众多的水岛,今日方知“花洲”本义是指满江的浪花。
我们向西来到一片林子。这里是著名的“楠木林”,轻柔的洞经音乐中,几个衣着雪袍的婀娜女子正练着青城太极,满园的鲜花仿佛和她们争宠着谁是花洲里的最美。再往南,相邻一方荷塘,碧波荡漾,水草轻舞,五彩鱼儿游戏浅底。
荷塘岸上掩藏着川派盆景的精品魅力“清溪园”。透过芃芃摄像机的镜头,一幅幅壮丽的山水画卷呈现眼前:飞泉扑石,小桥流水,白墙灰瓦,凤楼龙阙……众多的山水古桩盆景,巴山蜀水的幽、奇、险、雄、秀无一不现。我们最流连的还是那“紫薇三宝”:紫薇佛手、紫薇花瓶和紫薇屏风。三宝宛如九天下凡的仙子,翩翩起舞,散发着无尽的魅力,在花开的季节,它们的花朵细腻柔软,如点点繁星,穿越春秋岁月。
出清溪园继续向西,亭台楼阁,曲桥流水,“花洲苑”3个字格外醒目。我们徜徉于花的海洋,各种颜色的鲜花竞相绽放。其中,最为动人的花,乃是有着传奇故事的“太平花”。五代时期,蜀国国君孟昶上京觐见皇帝,他的爱妃——都江堰出生的“花蕊夫人”,在临行前千挑万选陪伴孟昶进京的鲜花就是太平花。
忽然,悠扬的琴声传入耳际,一抬头,“飞瀑琴台”4个字映入我们眼帘,原来不知不觉中来到了此行目的地——李冰抚琴弹曲处。李冰在人们的印象中,总是在江水边率民淘滩筑堰。其实,民间传说中的李冰不仅是“武林高手”,还是资深的“钓鱼翁”,但他钓的不是鱼,而是民生,在水边悟出“深淘滩,低筑堰”的世纪治水宝典。李冰更是音乐“发烧友”,心情舒畅或者治水遇到难题烦闷时,他会抚琴一曲高山流水,琴声如清风明月穿过玉垒山山谷,清脆入玉盘,又如行云流水汇入都江堰波涛,润泽天府。
看到此番美景,我与芃芃不由感慨:都江堰就是一台琴,宝瓶口、飞沙堰和鱼嘴就是它的弦,岷江水就是李冰弹出的美妙乐曲。此情此景,壮哉我国大好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