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学校结核病筛查,将结核病阻挡在校门外

作者: 张玉梅 刘志琦 毛黎明 万平

做好学校结核病筛查,将结核病阻挡在校门外0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传染病,结核分枝杆菌主要侵犯人体肺部而发生肺结核,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咳嗽、咳痰,伴有低热、盗汗、消瘦、虚弱等全身症状。结核杆菌主要通过飞沫传播,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排菌者通过咳嗽、打喷嚏、吐痰等动作将含有结核杆菌的飞沫播散于空气或粉尘中,健康人吸入受到结核杆菌污染的空气而感染。如果近距离接触肺结核排菌者,健康人吸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也可能受到感染。学校作为人群密集性场所,学生每天在一起学习、生活,一旦有人感染肺结核,很容易造成结核病在校园内流行和传播。因此,学生结核病筛查是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规范开展校园结核病病例报告和处置工作

做好学校结核病筛查,将结核病阻挡在校门外1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将学生结核病筛查列为重点工作,将结核病阻挡在校园之外,避免结核病在校园内暴发流行,积极建设“无结核”校园,做到应筛尽筛。学校要明确报告人,对发现的疑似肺结核或确诊肺结核的患者,立即向所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加强对学生肺结核患者身份的核实,发现学生肺结核患者后,及时进行传染病报告并转诊患者到当地结核病定点医院进一步检查。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建立学校传染病定期通报制度,明确专人负责属地学校结核病疫情监测,利用疫情报告网络主动开展报告的学生肺结核患者的监测和追踪工作,对监测发现的肺结核或疑似肺结核病例,及时调查核实,并将结果反馈学校。发现肺结核病例时,学校应配合本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密切接触者检查工作。发生肺结核大规模传播时,属地疾控机构和学校要果断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及时控制传播范围,严防蔓延扩散,并组织全校师生及家长,开展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和知识要点科普宣讲等工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通过多部门合作及主动监测发现学校结核病病例,最大程度发现并核实学校肺结核传播信息,第一时间规范处置,积极应对风险,平息校园恐慌。

学校结核病筛查措施

症状筛查及结核菌素试验检测是发现肺结核感染者的主要手段之一。学校应将结核病相关检查纳入学生体检和在职员工常规体检工作中,并将体检结果存入健康档案。另外,《中国学校结核病防控指南》规定学生要在入校前完成结核病相关检查,最晚应在开学后1个月内完成,具体时间由学校和体检机构双方共同商量。

结核感染检测方法包括采用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进行的结核菌素皮肤试验、采用重组结合分枝杆菌融合蛋白进行的结核抗原皮肤试验及γ干扰素释放试验。进行皮肤试验时,学校要向学生家长发放《结核感染检测皮肤试验知情告知书》。对于有皮肤试验禁忌证的学生,可采用γ干扰素释放试验。

1.在校学生

(1)可采用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或γ干扰素释放试验等进行结核病检测,主要用于15岁以下的学生筛查。

(2)胸部影像学检查主要用于15 岁及以上的学生筛查。15 岁以下具有肺结核可疑症状、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检测强阳性、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者也可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

2.转学学生

(1)转学的学生要有健康体检报告单,内容按照学校统一要求检查程序进行。

(2)倡导各地和学校组织高二年级学进行健康体检,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3.教职员工

新上岗的教职员工应在上岗前完成健康体检;在职职工至少每年开展一次健康体检,一般和新生体检一起进行。健康体检内容包括可疑肺结核相关症状询问和胸部影像学检查。

筛查后的处理

结核菌素试验(PPD)应由专业医护人员将0.1 ml结核菌素在受试者左前臂内侧皮内注射。注射后,在观察室就地观察15~30分钟,注射部位尽量避免刺激,不要抓挠、碰水、涂抹任何防护品及药物;回家后48~72小时严密观察是否出现局部水泡、发热及溃疡等接种反应,应注意局部有无硬节,测试结果通过硬结(明显突起的硬化区)直径来反映。无硬结或硬结平均直径<5 mm者为阴性,阴性提示没有结核菌感染。硬结平均直径在5 mm及以上者为阳性,5~9 mm为一般阳性,10~19 mm为中度阳性,20 mm以上局部有水泡、出血、坏死及淋巴管炎者为强阳性。结素试验阳性表示结核感染,强阳性提示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病。做完结核菌素试验3天内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

1.活动性肺结核和可疑者

学校应将体检机构反馈来的结果及时告知学生,检查结果为阳性的学生,应告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到结核病定点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对于确诊的活动性肺结核或可疑肺结核患者,核对信息后由医院进行传染病报告(传染病报告卡中的学校名字、所在年级班级、本人身份证号、联系电话和现住址必须填写清楚),并纳入治疗管理。

2.单纯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结核抗原试验阳性者/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的潜伏感染者

学校应加强对单纯结核菌素试验检测强阳性/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者/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的学生和教职工的健康教育,宣传结核杆菌潜伏感染的意义。在本人自愿、知情同意的原则下,建议有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密接史或有相关危险因素的潜伏感染者,到当地结核病定点医院进行预防性治疗。未接受预防性治疗者,学校要对其加强健康监测,督促其在第一次筛查后3个月末、6个月末、12个月末,到当地结核病定点医院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如果发现可疑者,应进一步明确诊断。

3.活动性肺结核患者

结核病定点医院专科门诊要对确诊的学校肺结核患者进行报告、登记、治疗、健康教育,以及开列休、复学/休、复课诊断证明和随访管理工作。县级疾控中心在获知病例信息后,24小时内要向病例所在学校反馈,并按要求开展传染病处置工作。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