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共同提高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

作者: 邱林

家校合作,共同提高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0

在现代社会,教育是家庭和学校共同的责任,尤其在科学教育领域,家校合作显得尤为重要。化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其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家庭的角色

1.日常化学知识的普及

家长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来向青少年介绍化学知识。例如:家长可以解释食物的保存原理,告诉青少年如何通过冷藏减缓食物氧化的速度;说明清洁剂的去污机制,告诉青少年清洁剂中的化学物质如何与污渍反应,使其更容易被水冲洗掉。此外,家长还可以通过讨论塑料的回收利用、金属的锈蚀过程,以及植物如何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二氧化碳和水生成氧气和葡萄糖,来进一步丰富青少年的化学知识。通过这些简单的例子,青少年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自然地接触到化学知识,从而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理解。

2.科学兴趣的培养

科学兴趣的培养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阅读科普书籍、观看科学节目、参与科学活动等方式,激发青少年对化学的兴趣。例如:选择一些适合青少年阅读的化学主题书籍,如《元素的故事》《化学的奥秘》等,这些书籍通常以故事的形式介绍化学知识,更容易引起青少年的兴趣。同时,参与科学节或科学展览等活动,让青少年亲身体验科学的魅力,这种直接的体验往往比书本知识更能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这种兴趣培养对于青少年日后深入学习化学知识至关重要,能够为他们未来的科学探索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校的角色

1.课程内容的丰富

丰富课程内容是提高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学校应该设计丰富多样的化学课程,不仅包括基础的化学知识,还应该包括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化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例如:课程可以涵盖食品化学,讲解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和如何通过化学方法改善食品口感和保质期;也可以探讨环境化学,讨论空气污染和水污染的成因及其化学处理方法。

2.教学方法的创新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互动讨论、案例分析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和理解。例如:利用视频和动画展示化学反应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分子和原子是如何相互作用的。通过互动讨论,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共同探讨,这样的交流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

家校合作共育

家校合作的实践是多方面的,学校通过家长会、学校网站、社交媒体等渠道与家长共享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进度和成果,同时提供家庭可以参与的化学学习活动,如家庭小实验或主题研究项目,以增进家长对化学学科的认识。

学校还可以鼓励家长参与科学节、化学竞赛等活动,让家长更直观地了解青少年在学校的学习情况,还能促进家长与青少年之间的互动,共同完成家庭作业。这样的合作,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加深了他们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家校共育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加丰富和立体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建立起坚实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尤其是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