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实施学科育人的路径
作者: 周琳学科育人即以学科知识为基本载体,利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培养小学生各项能力,包括思想品质、能力水平、核心素养与社会责任意识等,目的是推动小学生全方位发展。数学作为关键学科之一,对推动实施学科育人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学生学习兴趣实施学科育人
数学知识相对抽象,同其他学科相比缺乏趣味性与吸引力,不少小学生都面临着学习兴趣不足的问题。在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发现数学的美感,多引入一些富有美感的学习材料,引领小学生从发现美做起,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热情,由此渗透美育教育,实施学科育人,使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例如:在开展“轴对称”内容时,教师首先讲解轴对称的概念,指导学生动手在练习纸上画一些难度不大的轴对称图形,像菱形、长方形、等腰三角形等,使其直观感知这些图形的对称性与规则,激起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进而提高想象能力与观察能力。然后,教师在多媒体设备的大屏幕上展示一些由简单图形构成的复杂轴对称图形,像风车、花瓣与雪花等,带领小学生认真欣赏,找出图形中存在的规律与产生的美感,使小学生发现简单图形通过变化与组合可以产生新的可能,引发他们好奇与探究之心,进一步增强学习新课兴趣。最后,教师要求小学生使用一些简单图形自主组合出自己喜欢的轴对称图案,展现他们的创造能力,从而在数学学习中收获成就感,强化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这样既可以指导小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和画图技能,还能让他们发现美、感知美与创造美,使其美育素质得到培养。
善于发现教学契机实施学科育人
教师应善于发现与创造教学契机,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灵活自如地实施学科育人,带给学生不一样的学习体验,提升他们的整体学习质量。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平时教学中,需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实时融入学科育人,从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切入,极力展现数学学科的优势,对小学生实施全方位的教育。
例如:在讲授“时、分、秒”部分内容时,教师不仅要帮助小学生理解时间的概念与单位,以及“时、分、秒”之间的关系和换算等基础性理论知识,还要借机渗透时间观念的教育,利用一些趣味性十足的活动或游戏让小学生体会到时间的重要性,从而学会合理安排与使用时间。比如教师可以安排一个4×50米接力比赛的游戏,要求学生每4人一个小组,以接力形式进行比赛,每人跑50米,用秒表记下每位同学花费的时间,比一比哪个小组用的时间最短,使小学生亲身体会到时间的流逝速度,并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协作精神与竞争意识。同时,教师要严格执行铃声响后正式上课和下课的规定,如果有迟到或者早退的小学生,要及时提出批评,要求他们说出各自的原因并进行反思,使其知道时间的宝贵,且提升纪律意识与集体责任感。另外,教师可指导小学生制订每日或每周学习计划和课余生活安排,并监督其严格落实计划,帮助他们慢慢学会合理安排个人时间,使其能够珍惜时间,增强时间观念。
紧密结合生活素材实施学科育人
数学是一门与现实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学科,特别是在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材里,有很多生活化元素。此外,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更是随处可见,为数学常规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诸多便利,还有助于学科育人的实施。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当紧密结合生活素材,把握好数学知识同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通过引入生活素材讲授数学知识和技能,顺势实施学科育人,帮助小学生培养优秀品质。
例如:教学“条形统计图”相关内容时,教师可在小学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与绘图技能后,安排“调查家庭支出”的生活化学习活动。具体内容:组织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让其采用条形统计图统计每一位小组成员最近3个月内家中的各项开支,包括电费、水费、电话费、交通费,以及购买衣物、食品与日用品等费用,再比较与分析哪个月的哪一项开支最大,询问家长原因所在,并让小学生思考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家中节省开支,减少浪费现象的出现。随后,教师要求各个小组派遣代表展示本组成员所制作的条形统计图,介绍本组调查结果,分享提出的建议,由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评价与反馈,以此让小学生进一步了解各自家庭的经济状况与消费水平,促使他们意识到节约很有必要。最后,教师倡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节约家庭开支,包括用纸、用电与用水等,并让他们向家长、朋友和亲戚宣传节约资源的方法与理念,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理性的消费观,增强节约意识,成为勤俭节约的践行者与倡导者。
借助数学练习训练实施学科育人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学习和生活习惯的关键时期。数学知识具有显著的严谨性与逻辑性等特征,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不断完善个人品格。教师应该充分借助数学学科的特点,发挥出学科育人功能,利用数学练习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扎实根基。
例如:在“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中,教师可利用课前预习、课中学习与课后复习等多个环节,合理安排练习,培养小学生认真、仔细的优良品质。在课后巩固环节,教师可以安排以下练习题:一辆公交车上面有17位乘客,到某站后上来16位乘客,下去9位乘客,那么现在公交车内是多少位乘客?有部分学生简单看一遍题目后就不假思索地列出式子17+16=33人,这明显是错误答案,主要原因在于这些学生没有认真阅读题目内容,只关注上车的乘客,却没有关注下车的乘客。这时教师应要求学生重新阅读题目,找到错误所在,且加以纠正,培养他们认真、仔细的优秀品质。
小学生正处在思维发展、意识形成与塑造价值观念的重要时期,实施学科育人是他们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之一。在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实施学科育人时,教师一方面需以新教材中的知识与内容为基本依托,另一方面要考虑到当代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与发展规律,从多个层面与不同视角渗透学科育人,全力挖掘出数学学科的育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