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围绕英语学科开展德育工作
作者: 李艳亭
在教育体系中,德育与智育同等重要,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作为小学班主任,不仅是学生知识学习的引路人,还是他们品德塑造的关键人。在英语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从而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本文探讨小学班主任围绕英语学科开展德育工作的实践措施。
以自身的高尚道德熏陶引导学生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小学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一言一行在无形中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在围绕英语学科开展德育工作时,首先要做到以自身作则,用自身的高尚道德去熏陶和引导学生。在日常教学中,班主任以积极的态度、高尚品德和严谨的教学态度,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在教英语时,不仅要关注语言的准确性,还要注重表达的情感和态度,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和力量。其次,班主任的言行举止都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道德规范,是否能传递正能量。在与学生交流时,教师要使用礼貌用语,尊重学生的意见和感受;在处理班级事务时,要公平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最后,良好的习惯是品德形成的基础。班主任要通过日常管理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人际交往习惯。
结合教材文本内容进行德育渗透
小学英语教材不仅包含着大量的语言知识,还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班主任要充分挖掘现有资源,结合教材文本内容进行德育渗透。例如:在“ Meet my family ”教学中,关于家庭的话题,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重要性,并通过创设情境教学的方式将德育元素融入英语课堂之中。在课堂中采用模拟家庭场景、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力量。同时,还可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让他们在讲述中加深对家庭重要性的认识,学会感恩与珍惜。
在教学活动中有机地进行德育渗透
除了课堂教学之外,班主任可以组织各种教学活动进行德育渗透。定期举行以德育教育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如“诚信在我心中”“感恩父母”等,采用讨论、演讲、表演等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德育的内涵和重要性,引导他们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环保行动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生活,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进行交流和沟通,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将学生的品德表现纳入评价体系之中,定期评价学生的品德表现,激励他们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最后,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家长,家校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通过以自身高尚道德熏陶学生、结合教材文本内容进行德育渗透、在教学活动中有机地进行德育渗透,能有效地将德育工作融入英语学科的教学中,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为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