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水应如何预防和急救
作者: 朱定海溺水是一种严重的意外事故,好发于青少年。对于青少年来说,掌握救助溺水者的正确方法以及溺水急救和预防知识至关重要,这不仅可以在关键时刻挽救他人生命,还能确保自身的安全。
溺水的危害
当人溺水时,水会迅速进入呼吸道,引起呛咳,甚至窒息。如果不能及时获救,短时间内可能导致心脏骤停和脑死亡。此时即使被救起,也可能因大脑缺氧而留下严重的后遗症,如记忆力减退、智力障碍、肢体瘫痪等。溺水还可能导致肺部感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并发症,严重威胁生命安全。
溺水的原因
1.缺乏安全意识
青少年往往对水的危险性认识不足,如高估自己的游泳能力,或低估水流、水深的危险性,因此可能会在没有成年人监护的情况下擅自下水游泳或玩耍。
2.不熟悉水域环境
在河流、湖泊、池塘等野外水域游泳时,由于水中情况较复杂,往往容易遇到暗流、漩涡、水草等危险因素。这些因素可能会使游泳者失去控制,导致溺水事故的发生。
3.身体状况不佳
患有心脏病、癫痫等疾病的人在游泳时容易发病,从而导致溺水。疲劳、饥饿、饮酒等也会影响人的游泳能力和判断力,增加溺水的风险。
4.意外事故
游泳时,抽筋、被水中物体缠绕、被海浪卷走等意外情况,都可能导致溺水事故的发生。
救助溺水者的准备工作
1.确保自身安全
在救助溺水者之前,一定要确保自身的安全。如果不会游泳或游泳能力不强,不要贸然下水救人,以免自己也陷入危险之中。可以通过呼喊、报警等方式寻求帮助。
2.了解水域情况
如果决定下水救助溺水者,要先了解水域的情况,包括水深、水流、水温、有无暗流、漩涡等危险因素。
3.保持冷静
在救助溺水者的过程中,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惊慌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影响自己的判断力和行动能力。
4.通知他人
在救助溺水者之前,要尽快通知周围的人,让他们知道发生了溺水事故,并请求他们的帮助。可以拨打急救电话120和报警电话110,向专业人员求助。
救助溺水者的方法
1.岸上救助
呼喊求助:如果发现有人溺水,首先要大声呼喊,引起周围人的注意。同时,要向他们说明情况,请求他们的帮助。
寻找救援工具:在岸上寻找可以利用的救援工具,如绳子、竹竿、救生圈等。
拨打急救电话:在救助溺水者的同时,要尽快拨打急救电话120,向专业人员求助。在拨打急救电话时,要说明溺水者的情况和所在的位置,以便急救人员能够尽快赶到现场。
2.水中救助
接近溺水者:如果会游泳,并且决定下水救助溺水者,要从溺水者的背后接近,这样可以避免被溺水者抱住,从而保证自己的安全。
托起溺水者:接近溺水者后,要从背后托起,让其头部露出水面,为的是保证溺水者的呼吸道畅通,避免窒息。在托起溺水者时,要注意力度和方向,不要让溺水者再次沉入水中。
将溺水者带离危险区域:将溺水者托起后,要尽快带离危险区域,如水流湍急的地方、漩涡等。可以将溺水者带到岸边或安全的地方,等待专业人员的救援。
溺水者被救上岸后的急救措施
1.清除口鼻中的异物
当溺水者被救上岸后,要立即清除溺水者口鼻中的泥沙、水草等异物,保持呼吸道畅通。可以用手指将异物抠出,也可以将溺水者的头部侧过来,让异物自然流出。
2.进行人工呼吸
如果溺水者呼吸停止,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将溺水者的头部后仰,捏住鼻子,然后嘴对嘴进行吹气,每次吹气的时间为1秒钟左右,吹气量要足够大,使溺水者的胸部微微隆起。吹气后,要松开溺水者的鼻子,让其自然呼气。重复进行人工呼吸,直到溺水者恢复呼吸为止。
3.进行心肺复苏
如果溺水者心跳停止,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将溺水者平放在地上,解开溺水者的上衣,露出胸部。然后,双手叠加放在溺水者的胸骨中下1/3处,进行按压。按压的深度为5厘米左右,按压的频率为每分钟100次左右。每按压30次,进行2次人工呼吸。重复进行心肺复苏,直到溺水者恢复心跳为止。
预防溺水的措施
1.加强安全教育
学校和家长要加强对青少年的安全教育,让他们了解溺水的危害和预防溺水的方法。可以通过课堂教学、主题班会、宣传海报等形式,向青少年普及安全知识。
2.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青少年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要在没有成年人监护的情况下擅自下水游泳或玩耍。在游泳时,要选择安全的水域,如游泳池、有救生员的海滩等。同时,要遵守游泳场所的规定,不要发生在水中嬉戏打闹、跳水等危险行为。
3.家长加强监管
家长要加强对青少年的监管,尤其是在假期和周末等时间。要了解青少年的行踪,不要让他们单独外出游泳。如果青少年要去游泳,家长要陪同前往,并确保他们的安全。
4.学习游泳技能
青少年可以参加游泳培训班,学习游泳的基本技能和自救方法。在学习游泳的过程中,要听从教练的指导,不要擅自冒险。
青少年在不同场景下应对溺水的策略
1.在游泳池
遵守泳池规定:在游泳池游泳时,青少年应严格遵守泳池的各项规定。比如,不要在浅水区跳水,以免头部撞击池底受伤;不要在泳池边奔跑,防止滑倒摔伤。同时,要听从救生员的指挥,不得擅自进入禁止区域。
关注自身状况:游泳过程中,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果感到疲劳、头晕、心慌等不适,应立即上岸休息。若出现抽筋情况,要保持冷静,可采用拉伸肌肉的方法缓解,如小腿抽筋时,可伸直腿部,将脚尖向上翘起,用手握住脚趾向身体方向拉伸。
2.在野外水域
远离危险区域:野外水域往往存在诸多危险因素,如暗流、漩涡、礁石等。青少年应远离这些危险区域,不要在水流湍急的河流中游泳,也不要在水深不明的湖泊、池塘边玩耍。
不可擅自下水:未经专业训练和评估,贸然下水很容易发生危险。如果看到有人溺水,应立即向周围的成年人求助或拨打报警电话,切勿自行下水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