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结核病,守护青少年健康

作者: 吝昭君

结核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免疫力较弱的人群容易发病。由于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身体各个器官和组织尚未成熟,导致身体免疫力较弱,易受到结核病的侵袭,因此应了解结核病的相关知识,维护青少年身体健康。

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该病主要侵犯肺部,形成肺结核,但也可累及其他部位,如骨骼、肾脏和淋巴结等。结核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当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会将带有结核菌的飞沫散播到空气中,其他人吸入后有可能被感染。部分人在感染后会成为潜伏感染者,感染结核分枝杆菌但没有发病,且细菌学或影像学检查未发现活动性结核。免疫力较弱的人感染后可能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

结核病的症状

肺结核是最常见的结核病类型,患者可能会出现持续咳嗽超过2周,并伴有咳血;患者通常在夜间出现盗汗、体温升高,常表现为低热,很少出现高热;患者食欲和体重均有下降;即使没有进行剧烈活动,患者也会感到疲倦无力;严重时,会出现胸痛,甚至呼吸困难。

不同的结核类型有不同的症状,结核病可以影响全身各个系统,如骨结核会导致关节疼痛,肾结核会引发血尿等症状。

青少年结核病的成因

1.生理发育特点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其生理功能和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相比于成年人,青少年的免疫系统较弱,可更容易受到外界病原体的侵袭,包括结核分枝杆菌。此外,青春期激素水平的变化也可能影响免疫系统的稳定性,使青少年更容易感染结核菌。

2.密切接触传染源

结核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当结核病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会释放出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青少年在学校、家庭、社区等环境中,容易接触到结核病患者,尤其是在通风不良、人员密集的场所,如教室、宿舍等,更容易吸入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从而增加感染风险。

3.营养状况不佳

营养不良是结核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青少年在快速生长期对营养的需求量较大,若膳食结构不合理或存在偏食、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就可能导致营养不良。营养不良会削弱免疫系统的功能,降低身体抵抗力,使青少年更容易感染结核病。

4.缺乏健康教育和预防意识

青少年可能对结核病的认识不足,缺乏必要的健康教育和预防意识。他们可能不了解结核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忽视了对结核病的预防。

结核病的传播途径

飞沫传播是肺结核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患者一般是通过咳嗽、打喷嚏、说话或大笑等方式,将结核分枝杆菌排到空气中,然后进行飞沫传播。其他传播途径,如母婴传播和消化道传播较少见。母婴传播是孕妇如果患有结核病,可能会通过胎盘传播给胎儿。消化道传播是如果和结核病患者共同进食,且餐具没有分开,可能会摄入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食物导致感染。

不是所有感染结核菌的人都会发病。大多数人在感染后,身体的免疫系统会将结核菌控制住,使其处于“潜伏感染”的状态,潜伏感染者不具备传染性,但存在发病风险,当自身抵抗力下降时,就可能会发展成为活动性结核病。少部分免疫系统较弱的人感染结核菌后会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出现明显症状,并具有传染性。

如何预防结核病?

1.接种疫苗

预防结核病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是接种卡介苗(BCG疫苗)。在婴儿时期接种BCG疫苗后,可以有效防止儿童期重症结核的发生,如结核性脑膜炎和粟粒型结核。

2.保持良好的通风和卫生习惯

结核病菌在通风不良、空气不流通的环境中更容易传播,因此学校和家庭应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以减少感染的风险。此外,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打喷嚏和咳嗽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能减少飞沫传播的风险。

3.增强体质

增强体质可以帮助免疫系统对抗各种疾病,包括结核病。青少年可以通过均衡饮食、适当运动、规律作息、保持良好的心态、定期体检等方式增强体质,提高身体抵抗力。

4.早发现,早治疗

一旦出现持续咳嗽、低热、体重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结核病越早发现,治疗效果越好。

如何诊断结核病?

1.结核菌素皮试(PPD试验)

通过皮下注射少量的结核菌素来判断是否对结核菌有免疫反应。通常在注射后48~72小时进行结果判定,皮肤红肿的范围可以提示是否感染结核菌。

2.痰液检测

通过显微镜检查患者的痰液,寻找是否存在结核菌。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需要多次检测才能得到准确结果。

3.X线检查

胸部X线检查可以观察肺部是否有结核病变,通常肺结核患者的肺部会出现明显的阴影或病变痕迹。

4.核酸检测(PCR)

核酸检测可以精确检测到结核菌的存在,适用于快速诊断一些难以检测的非典型病例。

结核病的治疗

患结核病后需长期使用药物治疗,一般需持续6~9个月。常用治疗药物为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和吡嗪酰胺,通常为联合使用,确保能有效杀灭结核菌,防止耐药性的产生。

患者必须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如在症状稍有好转时就停止治疗,可能导致复发,甚至引发耐药性结核,从而增加治疗难度。

青少年如何做好自我保护?

1.了解结核病知识

青少年应主动了解结核病的传播途径、症状和预防措施,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如出现结核病相关症状,能及时寻求帮助。

2.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

结核病患者在未经有效治疗时,传染性较强,青少年尽量避免与其密切接触,并建议患者尽早接受治疗。

3.提高免疫力

青少年可以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免疫力,如营养均衡、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和压力等,降低感染风险。

4.积极接种疫苗

一般来说,15岁以下的青少年都可以通过接种卡介苗来预防结核病。此外,家长和学校应共同关注学生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